一种工程用桩基承载力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385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桩基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工程用桩基承载力检测设备,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四个方形套管,四个方形套管的内均活动插接有方形插杆,四个方形插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载重平台,载重平台的上端开凿有方孔,方孔的左右内壁均开凿有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板,两个第二滑动板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连接,转动机构用于带动两个第二滑动板在两个第一滑槽内移动,两个第二滑动板的上端均开凿有方槽,两个方槽的下内壁均开凿有半圆孔,防止人工搬运配重块发生危险,对配重块的搬运方式进行了优化。化。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用桩基承载力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桩基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工程用桩基承载力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有桩基静载的专利文件,申请号为21169047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桩基静载检测设备,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端右部设置有伸缩卡紧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紧板,所述第一卡紧板的右端中部开设有第一卡紧槽,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端左部放置有桩基,所述第一卡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U形架,所述U形架的右端上部设置有转动挤压装置,所述U形架的内腔设置有加压检测装置。
[0004]现有桩基承载力检测方式中最为准确的是静载试验法,静载实验法中需要频繁的搬运配重块,工人频繁搬运配重块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工程用桩基承载力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工程用桩基承载力检测设备。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工程用桩基承载力检测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四个方形套管,四个所述方形套管的内均活动插接有方形插杆,四个所述方形插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载重平台,所述载重平台的上端开凿有方孔,所述方孔的左右内壁均开凿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板,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板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连接,所述转动机构用于带动两个第二滑动板在两个第一滑槽内移动,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板的上端均开凿有方槽,两个所述方槽的下内壁均开凿有半圆孔,两个所述方槽内放置有方形托板,所述方形托板的上端放置有配重块,所述方形托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位于两个半圆孔内,所述螺纹管内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和底座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第二伺服电机上下移动,所述载重平台的下侧放置有两个实验桩基主体,两个所述实验桩基主体分别位于底座的左右两侧;工作时,当需要将配重块移动到载重平台上端时,打开第三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旋转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齿轮带动双向螺纹套管旋转,双向螺纹套管和两个三角弯杆相互配合带动两个三角弯杆向相远离的一端移动,两个三角弯杆带动两个第二滑动板收入到两个第一滑槽内,打开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旋转带动两个第一丝杆旋转,两个第一丝杆和两个第一滑动板相互配合带动两个第一
滑动板向相远离的一端移动,两个第一滑动板和支撑槽挤压带动支撑块向上移动,支撑块带动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二丝杆向上移动,第二丝杆带动方形托板和配重块向上移动,当配重块位于载重平台上侧时,打开第三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输出端反向旋转带动两个第二滑动板向相靠近的一端移动,方形托板卡在两个方槽内,螺纹管位于两个半圆孔内,打开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带动第二丝杆旋转,第二丝杆旋转和螺纹管相互配合实现螺纹管和第二丝杆的分离,同时打开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反向旋转实现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二丝杆的向下移动,最终实现将配重块移动到载重平台的上端,当需要将配重块取下时,反向操作即可,防止人工搬运配重块发生危险,对配重块的搬运方式进行了优化。
[0007]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三伺服电机、第三支撑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限位孔、两个三角弯杆、两个第二滑槽和双向螺纹套管,两个所述第二滑槽均开凿于载重平台的前端,两个所述第二滑槽分别和两个第一滑槽相连通,两个所述三角弯杆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二滑动板的前端,两个所述三角弯杆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二滑槽内,所述双向螺纹套管螺纹连接于两个三角弯杆,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于双向螺纹套管的圆周表面,所述限位孔开凿于载重平台的上端,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连接于限位孔内,所述第三支撑板固定连接于载重平台的下端,所述第三伺服电机固定连接于第三支撑板的右端,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于第二齿轮;工作时,打开第三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旋转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齿轮带动双向螺纹套管旋转,双向螺纹套管和两个三角弯杆相互配合带动两个三角弯杆向相远离的一端移动,两个三角弯杆带动两个第二滑动板收入到两个第一滑槽内,通过第三伺服电机输出端的正反旋转,实现两个第二滑动板在两个第一滑槽内左右移动,便于两个第二滑动板密封方孔,第二滑动板起到支撑方形托板的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块、支撑槽、第一伺服电机、两个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一丝杆、两个第一滑动板、连接板、第二支撑板和转轴,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均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端,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于第二伺服电机的下端,所述支撑槽开凿于支撑块的下端,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板均滑动连接于支撑槽内,两个所述第一丝杆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第一滑动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丝杆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端,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撑板内,左侧所述第一丝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左侧第一支撑板的右端,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固定连接于右侧第一支撑板的右端,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一支撑板,右侧所述第一丝杆的右端固定连接于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工作时,打开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旋转带动两个第一丝杆旋转,两个第一丝杆和两个第一滑动板相互配合带动两个第一滑动板向相远离的一端移动,两个第一滑动板和支撑槽挤压带动支撑块向上移动,通过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正反旋转,实现带动支撑块上下移动。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槽设置为等腰梯形,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板的上端分别滑动连接于支撑槽的两个斜面;工作时,便于第一滑动板左右移动带动支撑块上下移动。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丝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板分别和两个第一丝杆相匹配,两个所述三角弯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双向螺纹套管和两个三角弯杆均
相匹配;工作时,便于两个第一丝杆同向旋转带动两个第一滑动板反向移动,便于双向螺纹套管的旋转带动两个三角弯杆反向移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方案中当需要将配重块移动到载重平台上端时,打开第三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旋转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齿轮带动双向螺纹套管旋转,双向螺纹套管和两个三角弯杆相互配合带动两个三角弯杆向相远离的一端移动,两个三角弯杆带动两个第二滑动板收入到两个第一滑槽内,打开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旋转带动两个第一丝杆旋转,两个第一丝杆和两个第一滑动板相互配合带动两个第一滑动板向相远离的一端移动,两个第一滑动板和支撑槽挤压带动支撑块向上移动,支撑块带动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二丝杆向上移动,第二丝杆带动方形托板和配重块向上移动,当配重块位于载重平台上侧时,打开第三伺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用桩基承载力检测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四个方形套管(2),四个所述方形套管(2)的内均活动插接有方形插杆(3),四个所述方形插杆(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载重平台(28),所述载重平台(28)的上端开凿有方孔(29),所述方孔(29)的左右内壁均开凿有第一滑槽(30),两个所述第一滑槽(30)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板(22),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板(22)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连接,所述转动机构用于带动两个第二滑动板(22)在两个第一滑槽(30)内移动,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板(22)的上端均开凿有方槽(23),两个所述方槽(23)的下内壁均开凿有半圆孔(24),两个所述方槽(23)内放置有方形托板(26),所述方形托板(26)的上端放置有配重块(27),所述方形托板(2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管(25),所述螺纹管(25)位于两个半圆孔(24)内,所述螺纹管(25)内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杆(15),所述第二丝杆(1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4),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4)和底座(1)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第二伺服电机(14)上下移动,所述载重平台(28)的下侧放置有两个实验桩基主体(4),两个所述实验桩基主体(4)分别位于底座(1)的左右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用桩基承载力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三伺服电机(16)、第三支撑板(17)、第一齿轮(18)、第二齿轮(19)、限位孔(5)、两个三角弯杆(21)、两个第二滑槽(31)和双向螺纹套管(20),两个所述第二滑槽(31)均开凿于载重平台(28)的前端,两个所述第二滑槽(31)分别和两个第一滑槽(30)相连通,两个所述三角弯杆(21)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二滑动板(22)的前端,两个所述三角弯杆(21)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二滑槽(31)内,所述双向螺纹套管(20)螺纹连接于两个三角弯杆(21),所述第二齿轮(19)固定连接于双向螺纹套管(20)的圆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承成胡朝彬贺占海王铎道齐旭锋崔立强张长斌董铁飞刘圣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勘基础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