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连续调节开度指示的蜗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04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连续调节开度指示的蜗轮箱,包括箱体、箱盖、蜗轮、蜗杆,蜗轮转轴中心孔与阀门的阀杆相互连接,蜗轮转轴上端固定安装指示牌;其特征是:指示牌采用套筒式结构,在套筒上平面内安装指针,套筒下部圆筒活动套装在蜗轮转轴外圆面,在套筒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至少两个径向安装孔,在蜗轮转轴外圆面设置环形槽,环形槽的上槽壁为向下倾斜的环形斜面,带端部圆锥面的螺钉通过径向安装孔顶压在环形槽的环形斜面上,将指示牌楔紧安装在蜗轮转轴的上端。指示牌可以在蜗轮转轴圆周方向连续调节,使指示牌的开度指示值与阀门实际开度值一致,开度指示准确度高。开度指示准确度高。开度指示准确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连续调节开度指示的蜗轮箱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蜗轮传动装置。本技术适用于直角旋转阀门的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蜗轮箱普遍使用于阀门传动装置,其结构一般由箱体、箱盖、蜗轮、蜗杆组成,在箱体与箱盖之间组成封闭的油腔,蜗轮、蜗杆安装在箱体与箱盖之间的油腔内,在蜗轮上下两端的蜗轮轴外圆面分别与箱盖和箱体内圆壁之间设置O形密封圈,防止油腔内机油泄漏。在蜗轮轴上端面固定安装指示牌,该指示牌上的指针与箱盖上端面平面上的刻度盘相互配合组成开度指示器。其主要缺点是:指示牌一般采用螺栓固定安装在蜗轮轴的上端面,箱体、箱盖、蜗轮、蜗杆等部件的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容易造成指示盘上的指针与箱盖上刻度盘之间的开度指示值与阀门实际开度值产生误差,开度指示准确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指示牌可圆周方向连续调整,开度指示准确的可连续调节开度指示的蜗轮箱。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箱体、箱盖、蜗轮、蜗杆,蜗轮转轴中心孔与阀门的阀杆相互连接,蜗轮转轴上端固定安装指示牌;其特征是:指示牌采用套筒式结构,在套筒上平面内安装指针,套筒下部圆筒活动套装在蜗轮转轴外圆面,在套筒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至少两个径向安装孔,在蜗轮转轴外圆面设置环形槽,环形槽的上槽壁为向下倾斜的环形斜面,带端部圆锥面的螺钉通过径向安装孔顶压在环形槽的环形斜面上,将指示牌楔紧安装在蜗轮转轴的上端。
[0005]最好是,在蜗轮转轴上端面与套筒之间设置O形橡胶密封圈。
[000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指示牌采用套筒式结构,由螺钉通过套筒上的径向安装孔楔紧安装在蜗轮转轴外圆面环形槽的环形斜面上,指示牌可以在蜗轮转轴圆周方向连续调节,使指示牌的开度指示值与阀门实际开度值一致,开度指示准确度高。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技术图1中I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的可连续调节开度指示的蜗轮箱,包括箱体1、箱盖2、蜗轮4、蜗杆3,蜗轮转轴5中心孔与阀门的阀杆相互连接,带动阀杆旋转,实现阀门启闭操作,蜗轮转轴5上端固定安装指示牌6,该指示牌6与箱盖2上端面的刻度盘相互配合组成阀门的开度指示,箱体
1与箱盖2构成油腔,蜗轮4、蜗杆3相互啮合安装在油腔内;其特征是:指示牌6采用套筒式结构,在套筒上平面内安装指针,套筒下部圆筒套装在蜗轮转轴5外圆面,在套筒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至少两个径向安装孔,在蜗轮转轴5外圆面设置环形槽,环形槽的上槽壁为向下倾斜的环形斜面,端部具有圆锥面的螺钉7通过径向安装孔顶压在环形槽的环形斜面上,将指示牌6楔紧安装在蜗轮转轴5的上端,松开螺钉7时,指示牌6可以蜗轮转轴5圆周方向旋转,对指示牌6进行连续调节,实现指示牌6的开度指示值与阀门实际开度值一致。
[0010]在蜗轮转轴5上端面与套筒之间设置O形橡胶密封圈,实现蜗轮转轴5与套筒之间的密封和柔性连接,如图2所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连续调节开度指示的蜗轮箱,包括箱体(1)、箱盖(2)、蜗轮(4)、蜗杆(3),蜗轮转轴(5)中心孔与阀门的阀杆相互连接,蜗轮转轴(5)上端固定安装指示牌(6);其特征是:指示牌(6)采用套筒式结构,在套筒上平面内安装指针,套筒下部圆筒套装在蜗轮转轴(5)外圆面,在套筒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至少两个径向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厉海斌唐晓峰郑浙湘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工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