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壳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787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外壳断路器,尤其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该塑壳断路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灭弧室,所述壳体包括相围接的侧壁和设置于所述侧壁底端的底座;所述壳体设置有均与所述灭弧室连通的侧部出气口及底部出气口;所述侧部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灭弧室的侧面,且通过侧部排气通道贯穿所述壳体,并连通至所述侧壁之外;所述底部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灭弧室的底面,且通过底部排气通道贯穿所述壳体,并连通至所述底座之外;其中,所述底部排气通道的长度大于所述侧部排气通道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断路器灭弧及降温泄压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壳断路器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外壳断路器,尤其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断路器是安装在电源和负载单元之间的电气保护装置,以保护诸如电动机、变压器和输电线的负载单元使其免受在诸如电力传输、配电线路和私人变电设施的电路中产生的异常电流,例如由短路和接地故障引起的大电流。
[0003]具体而言,当断路器的动触头相对于静触头分离时,异常电流则被分断,此时会在动静触头之间产生电弧并且该电弧会向外喷射,同时伴有高温高压气体等,向外喷射的电弧及高温高压气体易引发诸如相间击穿以及烧蚀零件之类的问题,因而通常在断路器内设置用于减轻乃至避免前述问题的灭弧室。然而,现有的断路器灭弧及降温泄压效果较差。
[0004]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塑壳断路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断路器灭弧及降温泄压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6]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灭弧室,所述壳体包括相围接的侧壁和设置于所述侧壁底端的底座;
[0007]所述壳体设置有均与所述灭弧室连通的侧部出气口及底部出气口;所述侧部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灭弧室的侧面,且通过侧部排气通道贯穿所述壳体,并连通至所述侧壁之外;所述底部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灭弧室的底面,且通过底部排气通道贯穿所述壳体,并连通至所述底座之外;
[0008]其中,所述底部排气通道的长度大于所述侧部排气通道的长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出气口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底部出气口分别通过多个所述底部排气通道贯穿所述壳体,并连通至所述底座之外。
[0010]进一步地,所述灭弧室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之下;
[0011]所述侧部出气口有两种,分别为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出气口和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出气口,所述侧部排气通道包括第一排气通道及第二排气通道,所述第一出气口通过所述第一排气通道贯穿所述壳体,所述第二出气口通过所述第二排气通道贯穿所述壳体。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气口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气口间隔设置;和/或,所述第二出气口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出气口间隔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排气通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长度,和/或,所述底部排气通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长度。
[0014]进一步地,所述塑壳断路器还包括灭弧组件、静触头和动触头,所述静触头固接于
所述壳体,所述动触头枢接于所述壳体,且所述动触头能够相对所述静触头转动以与所述静触头接触或分离;
[0015]所述灭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一栅片组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二栅片组,且沿所述第一栅片组的引弧方向,所述第一栅片组投影于所述动触头的转动轨迹之内,沿所述第二栅片组的引弧方向,所述第二栅片组投影于所述动触头的转动轨迹之外。
[0016]进一步地,所述塑壳断路器还包括引弧件,所述引弧件的一端与所述静触头连接,另一端向下倾斜并延伸至所述第二腔室内,位于所述第二栅片组的底部下方。
[0017]进一步地,所述引弧件远离所述静触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底部出气口处。
[0018]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侧壁的顶盖,所述顶盖设置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自所述顶盖至所述底座,所述侧壁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器层、附件层、本体层、互感器层及插拔层;
[0019]其中,所述附件层开设有第一槽,所述本体层开设有第二槽,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共同形成连通所述第一排气通道与所述侧壁之外的第一开口;所述本体层开设有第三槽,所述互感器层开设有第四槽,所述第三槽与所述第四槽共同形成连通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与所述侧壁之外的第二开口。
[0020]进一步地,所述灭弧室设置于所述本体层内,且所述底部出气口设置于所述本体层,所述底部排气通道依次贯穿所述互感器层、所述插拔层及所述底座,并在所述底座上形成连通至所述底座之外的第三开口。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塑壳断路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本实施例中,侧部出气口通过侧部排气通道连通至侧壁之外,底部出气口通过底部排气通道连通至底座之外,从而该断路器于侧壁及底座均设置有排气口。这样的设置,电弧能量引起灭弧室内的气体温度和压力升高时,电弧及高温高压气体可经侧部出气口及侧部排气通道从侧壁排出,也可经底部出气口及底部排气通道从底座排出。
[0023]这样的设置,高温高压气体排出的排气口数量增多,增加了排气口的面积,同时分别位于侧壁和底座的排气口更有利于气体的流动,基于以上,该断路器加快了高温高压气体的排出速度,使断路器泄压降温效果更好。
[0024]另外,侧部排气通道的长度相对短的设置,使电弧及高温高压气体更快速的进入灭弧室,从而电弧能够更快速熄灭,且高温高压气体能够更快速经由侧部出气口及侧部排气通道排出,更有利于为断路器降压降温。
[0025]再者,底部排气通道的长度相对长的设置,增加了电弧和附着于电弧的金属颗粒流动路径,从而增加了流动的时间,增强了对于电弧和金属颗粒的冷却效果,提高了断路器的消弧灭弧的效果,进而达到快速消灭电弧的目的,并且底部出气口设置于灭弧室的底面,金属粒子能够在自重下经由底部出气口及底部排气通道排出,减少了断路器内金属粒子等杂质,提高了灭弧室内的介质恢复能力。
[0026]综上所述,该塑壳断路器内部设置优化的多气道结构,不需增加外部零件,仅断路器结构做小的修改就能保证产品零飞弧,消除壳体炸裂风险,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断路器灭弧及降温泄压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的是,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塑壳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塑壳断路器的剖视图;
[0030]图3为图2所示的塑壳断路器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11

静触头; 12

动触头;
[0033]2‑
第一栅片组; 3

第二栅片组;
[0034]41

第一腔室;42

第二腔室;
[0035]5‑
引弧件;
[0036]71

侧壁;72

顶盖;73

底座;74

控制器层;75

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灭弧室,所述壳体包括相围接的侧壁(71)和设置于所述侧壁(71)底端的底座(73);所述壳体设置有均与所述灭弧室连通的侧部出气口(8)及底部出气口(9);所述侧部出气口(8)设置于所述灭弧室的侧面,且通过侧部排气通道贯穿所述壳体,并连通至所述侧壁(71)之外;所述底部出气口(9)设置于所述灭弧室的底面,且通过底部排气通道(91)贯穿所述壳体,并连通至所述底座(73)之外;其中,所述底部排气通道(91)的长度大于所述侧部排气通道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出气口(9)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底部出气口(9)分别通过多个所述底部排气通道(91)贯穿所述壳体,并连通至所述底座(73)之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腔室(41)和第二腔室(42),所述第二腔室(42)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41)之下;所述侧部出气口(8)有两种,分别为与所述第一腔室(41)连通的第一出气口(81)和与所述第二腔室(42)连通的第二出气口(82),所述侧部排气通道包括第一排气通道及第二排气通道,所述第一出气口(81)通过所述第一排气通道贯穿所述壳体,所述第二出气口(82)通过所述第二排气通道贯穿所述壳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口(8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气口(81)间隔设置;和/或,所述第二出气口(8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出气口(82)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排气通道(9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长度,和/或,所述底部排气通道(9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壳断路器还包括灭弧组件、静触头(11)和动触头(12),所述静触头(11)固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动触头(12)枢接于所述壳体,且所述动触头(12)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贤凯徐涛卢春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