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吊弦安装位置测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7758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吊弦安装距离测量技术领域,解决了测量时,高空目测存在偏差、测量工序繁琐、安全系数较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接触网吊弦安装位置测量仪,包括内部中空,左右两端开口的壳体,壳体的后端设置有用于接触线进入的横向进线口,进线口下方的壳体内转动连接一测量轮,测量轮上连接有数字编码器,进线口上方的壳体内部滑动连接有导轮架,导轮架的上端设置有顶紧装置,导轮架下端转动连接有张紧轮,测量轮、张紧轮的中轴线均垂直于壳体的前后两端,壳体的前端设置有液晶显示窗和横向的滑动标尺,液晶显示窗与数字编码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测量工序简单、测量精度高且降低了安全风险。安全风险。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触网吊弦安装位置测量仪


[0001]本技术属于吊弦安装距离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接触网吊弦安装位置测量仪。

技术介绍

[0002]在铁路供电施工过程中,接触网吊弦安装前,都需要进行安装位置的测量,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到安装精度及后续运营中的稳定性,下面将阐述接触网吊弦安装位置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0003]接触网吊弦安装测量,根据吊弦预配表给出的精确吊弦位置,测量人员在地面(轨面)目测支柱处悬挂位置(起测点),使用皮尺或者钢尺将两棵支柱跨距内的吊弦位置标记在钢轨或者枕木上,随后吊弦安装人员根据地面标识进行安装,此测量方法问题在于:
[0004]1、测量人员在地面(轨面)目测支柱处悬挂点(起测点)位置,因接触网支柱处悬挂点(起测点)相对地面(轨面)高程一般为7

7.5米高度,目测存在偏差,造成测量结果从起点即产生误差,影响测量精度。
[0005]2、以往测量人员在测量中将使用油漆标划测量位置于钢轨和枕木或将石子直接摆放在钢轨面或轨腰处,此种标记方式缺点为标划在钢轨的位置会因列车通过而缺失,将石子直接摆放于轨面易造成行车事故,标划于轨腰位置后续安装定位易产生误差。
[0006]3、测量中使用皮尺或钢尺为测量工具,皮尺应为自身弹性原因造成误差;钢尺因其具有导电性原因,易造成钢尺搭接钢轨短路轨道信号电路,产出红光带,影响正常行车秩序,且在车站岔区进行测量时,经常发生钢尺(皮尺)在拉拽过程中,挤入道岔。
[0007]4、后续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需参照地面标记在位于7

7.5米高度进行安装,参照地面标记方式多为线坠垂吊方式,受风偏及摆动因素,安装位置采集存在误差。
[0008]因此,一种可同步进行安装与测量、夹持在线索上的高精度的接触网吊弦安装位置测量仪亟待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吊弦安装中,测量时,高空目测存在偏差、测量工序繁琐、安全系数较低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网吊弦安装位置测量仪,该测量仪夹持在接触线上,可同步进行安装与测量工作,避免了高空目测的导致的测量误差,如受接触线上线夹的影响,可将测量标尺推出,外端抵接在测量原点,最终安装位置的距离加上测量表尺上指定的数值即可。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接触网吊弦安装位置测量仪包括内部中空,左右两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后端设置有用于接触线进入的横向进线口, 进线口下方的壳体内转动连接一测量轮,测量轮上连接有数字编码器,进线口上方的壳体内部滑动连接有导轮架,导轮架可相对壳体上下滑动,导轮架的上端设置有顶紧装置,导轮架下端转动连接有张紧轮,测量轮、张紧轮的中轴线均垂直于壳体的前后两端,顶
紧装置可将导轮架压紧,进而使接触线压紧在测量轮与张紧轮之间,壳体的前端设置有液晶显示窗和横向的滑动标尺,液晶显示窗与数字编码器电性连接。
[0011]优选地,顶紧装置包括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竖向设置且与壳体螺纹连接,第一螺栓的下端抵紧在导轮架上端的中心。
[0012]优选地,顶紧装置包括多个顶紧弹簧,壳体内固定设置有水平的压板,多个顶紧弹簧均匀固定在压板和导轮架之间。
[0013]优选地,测量轮的一端设置有与其同轴联动的第一齿轮,数字编码器固定在壳体内,数字编码器上具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
[0014]优选地,导轮架包括凹形板,凹形板开口向下,顶紧装置抵紧在凹形板的上端,凹形板的下端固定有两个同一高度的纵轴,张紧轮为两个,且转动连接在纵轴上,壳体上对应纵轴的位置设置有竖向的滑槽孔,两个纵轴的外端均设置有挡块,挡块抵接在壳体的外壁上。
[0015]优选地,壳体前端的上部设置有横向的长槽孔和刻度线,滑动标尺设置在横槽孔的前方,滑动标尺可通过第二螺栓紧固在壳体上,第二螺栓依次穿过滑动标尺的一端和长槽孔,第二螺栓的头部与滑动标尺之间设置有第一螺母且留有调节间隙,第二螺栓的末端连接有第二螺母。
[0016]优选地,壳体的下部具有弧形的把手。
[0017]优选地,进线口设置在壳体后端的中部,测量轮、两个张紧轮的中心点两两连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成等腰三角形。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触网吊弦安装位置测量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1. 本技术夹持在接触线上,可同步进行安装与测量工作,避免了高空目测的导致的测量误差和繁杂的标记工序,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效率;
[0020]2. 本技术在测量时如受接触线上线夹的影响,可将测量标尺推出,外端抵接在起测点(接触网支柱处悬挂点),最终安装位置的距离加上测量表尺上指定的数值即可。
[0021]3. 本技术减去了由地面向高空引点的环节,避免了因测量工具的使用产生的安全问题,降低了安全风险。
[0022]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实施例1的正视图;
[0025]图2为实施例1的左视图;
[0026]图3为实施例2的左视图;
[0027]图4为实施例1与实施例2中张紧轮和测量轮在正视图中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8]图中:1

壳体;1.1

横向进线口;1.2

滑槽孔;1.3

长槽孔;1.4

刻度线;2

测量轮;
3

数字编码器;4

导轮架;4.1

凹形板;4.2

纵轴;4.3挡块;5

张紧轮;6

液晶显示窗;7

滑动标尺;8.1

第一螺栓;8.2

第二螺栓;8.3

第一螺母;8.4

第二螺母;9

顶紧弹簧;10

压板;11.1

第一齿轮;11.2

第二齿轮;12

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网吊弦安装位置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左右两端开口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后端设置有用于接触线进入的横向进线口(1.1), 进线口(1.1)下方的壳体(1)内转动连接一测量轮(2),测量轮(2)上连接有数字编码器(3),进线口(1.1)上方的壳体(1)内部滑动连接有导轮架(4),导轮架(4)可相对壳体(1)上下滑动,导轮架(4)的上端设置有顶紧装置,导轮架(4)下端转动连接有张紧轮(5),测量轮(2)、张紧轮(5)的中轴线均垂直于壳体(1)的前后两端,顶紧装置可将导轮架(4)压紧,进而使接触线压紧在测量轮(2)与张紧轮(5)之间,壳体(1)的前端设置有液晶显示窗(6)和横向的滑动标尺(7),液晶显示窗(6)与数字编码器(3)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吊弦安装位置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装置包括第一螺栓(8.1),第一螺栓(8.1)竖向设置且与壳体(1)螺纹连接,第一螺栓(8.1)的下端抵紧在导轮架(4)上端的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吊弦安装位置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装置包括多个顶紧弹簧(9),壳体(1)内固定设置有水平的压板(10),多个顶紧弹簧(9)均匀固定在压板(10)和导轮架(4)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接触网吊弦安装位置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轮(2)的一端设置有与其同轴联动的第一齿轮(11.1),数字编码器(3)固定在壳体(1)内,数字编码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磊李晋顾华峰刘海波曹敏山韩瑞晶胡云鹏孙家兴张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