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装溢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767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液压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装溢流阀。一种插装溢流阀,包括阀体组件及阀芯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具有阀腔,且所述阀体组件上开设有第一油口及第二油口,所述阀芯组件设于所述阀腔内并能够在所述阀腔内移动以使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二油口连通或隔断;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套及主阀座,所述主阀座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阀套靠近所述主阀座的一端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螺纹连接,所述主阀座的一端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能够与插孔内的第一定位部抵接。本实用的优点在于:阀套不会抵住插孔的第一定位部而与主阀座发生相对旋转,从而保证内螺纹与外螺纹之间的螺纹胶固定的有效性。证内螺纹与外螺纹之间的螺纹胶固定的有效性。证内螺纹与外螺纹之间的螺纹胶固定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装溢流阀


[0001]本技术涉液压阀
,特别是涉及一种插装溢流阀。

技术介绍

[0002]插装溢流阀为一种压力控制阀,在液压系统中起到稳压溢流、卸压和安全保护的作用。
[0003]请参见图1及图2,现有的插装溢流阀的阀套1的一端套接在主阀座2外,并与主阀座2螺纹连接,主阀座2和阀套1螺接的部位设有螺纹胶以加强螺接的牢固性。在插装溢流阀装入插孔3内时,插装溢流阀与插孔3的限位部分为阀套1的第二定位部5,第二定位部5与插孔3内的第一定位部4抵住,从而密封油口。由于插装溢流阀的限位部分在阀套1上,而安装时施加扭力作用部分在主阀座2上,两者的作用力不是同一个零件,当阀套1抵住后,主阀座2上作用的扭力依然存在,二者在轴向上产生的作用力不可抵消,从而可能导致主阀座2和阀套1发生相对转动,使得主阀座2和阀套1之间的螺纹胶可能存在失效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插装溢流阀,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插装溢流阀,包括阀体组件及阀芯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具有阀腔,且所述阀体组件上开设有第一油口及第二油口,所述阀芯组件设于所述阀腔内并能够在所述阀腔内移动以使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二油口连通或隔断;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套及主阀座,所述主阀座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阀套靠近所述主阀座的一端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螺纹连接,所述主阀座的一端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能够与插孔内的第一定位部抵接。
[0006]如此设置,由于主阀座的一端套接在阀套外,能够将与插孔定位的第二定位部设置在主阀座上,而与外部工具配合的作用面是设置在主阀座上的,使得受扭力的部位与跟插孔定位的第二定位部都设于主阀座上,施加于主阀座上扭力与插孔的第一定位部对于主阀座限位的作用力能够相互抵消,阀套不会被插孔内的第一定位部抵住而与主阀座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保证内螺纹与外螺纹之间的螺纹胶的有效性。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阀座靠近所述阀套的一端的端面为平面以形成所述第二定位部。
[0008]如此设置,以使第二定位部与主阀座的侧面形成尖角,从而与插孔的第一定位部的斜面形成密封,加强密封性。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阀座内设有阀座,所述主阀座与所述阀座分体设置,所述阀座设于所述阀套的一端。
[0010]如此设置,降低加工难度。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阀座的内壁设有台阶,所述阀座抵接于所述台阶。
[0012]如此设置,对于阀座进行定位。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阀座靠近所述阀芯组件的一侧设有阻尼套,所述阻尼套连接于所述阀座并与所述阀座一体式设置。
[0014]如此设置,能够减少零件数量。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插装溢流阀还包括先导组件,所述先导组件设于所述主阀座内,所述主阀座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主阀座内部连通的排油孔,所述主阀座靠近所述阀套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阻尼孔,所述先导组件能够在所述阀座内运动以使所述第二阻尼孔与所述排油孔连通或隔断。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芯组件包括主阀芯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阀座,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主阀芯,所述主阀芯能够在所述阀套内运动。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阀芯上开设有与第二阻尼孔连通的第一阻尼孔,所述第二阻尼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阻尼孔的孔径,所述第一阻尼孔与所述第一油口连通。
[0018]如此设置,能够使得第二阻尼孔右侧的高压油压力高于第二弹性件的预压缩力时,先导阀芯打开,排油孔泄油,由于第一阻尼孔孔径小于第二阻尼孔孔径,造成主阀芯两侧产生压差,油液能够推开主阀芯,油液经第二油口溢流。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阀芯一端的端面与所述主阀芯的侧面形成所述油封部,所述阀套的内壁设有油封锥形面,所述油封部能够抵接于所述油封锥形面,以将所述第一油口及所述第二油口隔断。
[0020]如此设置,弹簧槽对于第一弹性件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先导组件包括调节杆、第二弹性件及先导阀芯,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调节杆,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先导阀芯,所述先导阀芯能够封堵所述第二阻尼孔,所述调节杆能够调节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插装溢流阀,通过将主阀座的一端套接于阀套的一端外,并通过螺纹连接,能够将与插孔内的第一定位部抵接的第二定位部设置在主阀座上,在利用外部工具将插装溢流阀旋转入插孔内时,施加于主阀座上扭力与插孔的第一定位部对于主阀座限位的作用力能够相互抵消,阀套不会抵住于插孔的第一定位部而与主阀座发生相对旋转,从而保证螺纹胶固定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现有的插装溢流阀的剖视图;
[0024]图2为插孔的剖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插装溢流阀的剖视图;
[0026]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5为插装溢流阀的立体图;
[0028]图6为阀座的第一部的剖视图;
[0029]图7为阀座的第二部和阻尼套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0031]100、插装溢流阀;10、阀体组件;101、阀腔;102、第一油口;103、第二油口;11、阀套;111、外螺纹;112、第一腔;113、油封锥形面;12、主阀座;121、安装面;122、内螺纹;123、
第二定位部;1241、台阶;125、阀座;1251、阀口;126、阻尼套;1261、第二阻尼孔;127、第二腔;128、排油孔;20、阀芯组件;21、主阀芯;211、油封部;2111、第一阻尼孔;2121、弹簧槽;22、第一弹性件;30、先导组件;31、先导阀芯;32、第二弹性件;33、调节杆;331、容置槽;332、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3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装溢流阀,包括阀体组件(10)及阀芯组件(20),所述阀体组件(10)具有阀腔(101),且所述阀体组件(10)上开设有第一油口(102)及第二油口(103),所述阀芯组件(20)设于所述阀腔(101)内并能够在所述阀腔(101)内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油口(102)与所述第二油口(103)连通或隔断;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10)包括阀套(11)及主阀座(12),所述主阀座(12)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122),所述阀套(11)靠近所述主阀座(12)的一端的外壁设有外螺纹(111),所述外螺纹(111)与所述内螺纹(122)螺纹连接,所述主阀座(12)的一端设有第二定位部(123),所述第二定位部(123)能够与插孔内的第一定位部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装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座(12)靠近所述阀套(11)的一端的端面为平面以形成所述第二定位部(1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装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座(12)内设有阀座(125),所述主阀座(12)与所述阀座(125)分体设置,所述阀座(125)设于所述阀套(11)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装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座(12)的内壁设有台阶(1241),所述阀座(125)抵接于所述台阶(124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装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25)靠近所述阀芯组件(20)的一侧设有阻尼套(126),所述阻尼套(126)连接于所述阀座(125)并与所述阀座(125)一体式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装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溢流阀还包括先导组件(30),所述先导组件(30)设于所述主阀座(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刚罗占涛陶小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巨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