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流体管道快速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740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接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改进型流体管道快速接头。其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与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包括连接环,连接环位于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处;连接槽,连接槽开设于第一管道靠近第二管道的一端端面,连接环一端活动连接于连接槽内侧;空槽,空槽开设于连接环位于连接槽内侧的一端表面,空槽内侧设置有弹性件与连接件,连接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一端卡合并活动连接于连接槽内侧;能在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处设置随时可拆卸的连接环,让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在接头中的部分无任何空隙,不会出现水侵蚀第一管道、第二管道表面与接头内侧的情况,同时连接环与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连接简便,只需推动即可,便于操作。便于操作。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型流体管道快速接头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接头
,特别是涉及改进型流体管道快速接头。

技术介绍

[0002]管接头是液压系统中连接管路或将管路装在液压元件上的零件,在管件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是液压管道的两个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根据管道内流体的不同,对管接头的要求也就不一样,为此,人们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管接头;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479821U的技术所公开的改进型流体管道快速接头,其虽然具有结构更加简单的、使用的零部件更少的、安装起来更加方便的、能防止管道退出,与管道之间能更加牢固地固定的、使用起来更加安全的优点,但是并未解决两个管道在连接时,连接处并无明显接触的元件,会导致水在缝隙中流通影响接头与管道表面的寿命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改进型流体管道快速接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改进型流体管道快速接头,能在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处设置随时可拆卸的连接环,让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在接头中的部分无任何空隙,不会出现水侵蚀第一管道、第二管道表面与接头内侧的情况,同时连接环与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连接简便,只需推动即可,便于操作。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改进型流体管道快速接头,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与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包括
[0006]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位于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处;
[0007]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开设于第一管道靠近第二管道的一端端面,所述连接环一端活动连接于连接槽内侧;
[0008]空槽,所述空槽开设于连接环位于连接槽内侧的一端表面,所述空槽内侧设置有弹性件与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一端卡合并活动连接于连接槽内侧。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空槽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滚珠,所述定位滚珠一端活动连接于连接槽内侧。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与定位滚珠围绕连接环一端端面呈环状设置,所述连接槽与连接环相匹配。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表面设置有防锈漆,所述定位滚珠外侧设置有防滑凸点。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环包括一个主密封环与两个副插入环,两个所述副插入环固定连接于主密封环两端端面。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密封环包括聚醚醚酮层、PVC层与第一密封层,所述聚醚醚酮层顶端表面与底端表面均固定连接于PVC层内侧,两个所述PVC层外侧均固定连接于第一密封层内侧,所述副插入环包括聚四氟乙烯层、玻璃纤维层与第二
密封层,所述聚四氟乙烯层外侧均固定连接于玻璃纤维层内侧,所述第二密封层固定连接于聚四氟乙烯层与玻璃纤维层外侧。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通过设置的密封机构,能在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处设置随时可拆卸的连接环,让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在接头中的部分无任何空隙,不会出现水侵蚀第一管道、第二管道表面与接头内侧的情况,同时连接环与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连接简便,只需推动即可,便于操作;
[0016]2、通过设置的主密封环与副插入环,能将连接环位于外侧和位于连接槽内侧的部分进行划分,让两部分的功能不完全相同,使得连接环更加实用,进一步提高密封机构性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连接环构成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3、连接环;11、连接槽;31、主密封环;32、副插入环;33、空槽;34、弹簧;35、定位滚珠;311、聚醚醚酮层;312、PVC层;313、第一密封层;321、聚四氟乙烯层;322、玻璃纤维层;323、第二密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

图3所示,改进型流体管道快速接头,包括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与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包括连接环3,连接环3位于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2的连接处;连接槽11,连接槽11开设于第一管道1靠近第二管道2的一端端面,连接环3一端活动连接于连接槽11内侧;空槽33,空槽33开设于连接环3位于连接槽11内侧的一端表面,空槽33内侧设置有弹性件与连接件,连接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一端卡合并活动连接于连接槽11内侧;空槽33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34,弹簧34另一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滚珠35,定位滚珠35一端活动连接于连接槽11内侧;
[0025]在将第一管道1放入接头之前,将连接环3推入连接槽11中,定位滚珠35首先受力挤压弹簧34,弹簧34收缩定位滚珠35回到空槽33内侧,直到连接环3彻底推入连接槽11后,定位滚珠35与连接槽11的凸起部分重叠,弹簧34伸展将定位滚珠35推入连接槽11的凸起中,即可将第一管道1与连接环3连接,将第一管道1与接头固定住后,把第二管道2从接头另
一端插入,第二管道2上的槽对准连接环3推入连接;能在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2的连接处设置随时可拆卸的连接环3,让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2在接头中的部分无任何空隙,不会出现水侵蚀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表面与接头内侧的情况,同时连接环3与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的连接简便,只需推动即可,便于操作。
[0026]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2、图3所示,弹簧34与定位滚珠35围绕连接环3一端端面呈环状设置,连接槽11与连接环3相匹配;通过该设计,能提升连接环3与第一管道1之间的连接紧密性。
[0027]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3所示,弹簧34表面设置有防锈漆,定位滚珠35外侧设置有防滑凸点;通过该设计,能有效延长弹簧34使用寿命,增强定位滚珠35与连接槽11之间的摩擦,避免打滑。
[0028]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2、图3所示,连接环3包括一个主密封环31与两个副插入环32,两个副插入环32固定连接于主密封环31两端端面;通过该设计,能有效的将连接环3不同的部位改为不同的性能,更加灵活。
[0029]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型流体管道快速接头,包括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与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密封机构包括连接环(3),所述连接环(3)位于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2)的连接处;连接槽(11),所述连接槽(11)开设于第一管道(1)靠近第二管道(2)的一端端面,所述连接环(3)一端活动连接于连接槽(11)内侧;空槽(33),所述空槽(33)开设于连接环(3)位于连接槽(11)内侧的一端表面,所述空槽(33)内侧设置有弹性件与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一端卡合并活动连接于连接槽(11)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流体管道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槽(33)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34),所述弹簧(34)另一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滚珠(35),所述定位滚珠(35)一端活动连接于连接槽(11)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流体管道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4)与定位滚珠(35)围绕连接环(3)一端端面呈环状设置,所述连接槽(11)与连接环(3)相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勇方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杰优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