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739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火炬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包括:下筒体,与输送湿酸性火炬气的连接管道连通;燃料组件,用于供给燃料;火炬头,包括火炬筒体和两个点火组件,火炬筒体与下筒体连通,每个点火组件均包括长明灯、高空点火器及爆燃管,每个点火组件的长明灯和爆燃管沿火炬筒体的径向分布;伴烧组件,固定在火炬筒体上且包括第一伴烧管和第二伴烧管,第二伴烧管沿火炬筒体的外周设置且其上端设有若干个伴烧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增设的伴烧组件能够向外流出燃料,燃料的燃烧能够增加火炬筒体内的湿酸性火炬气的燃烧效率,简化了对湿酸性火炬气的处理过程。对湿酸性火炬气的处理过程。对湿酸性火炬气的处理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火炬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冶金和化工行业,有时会排放湿酸性火炬气,直接排放不但污染环境,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使用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对该湿酸性火炬气进行燃烧处理,以使处理后的气体满足排放标准。现有的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在处理湿酸性火炬气时,经常会存在湿酸性火炬气燃烧不完全的情况,因此,需要对处理后的气体进行二次处理,处理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使得湿酸性火炬气能够彻底燃烧,无需进行二次处理。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包括:下筒体,与输送湿酸性火炬气的连接管道连通;燃料组件,用于供给燃料;火炬头,设置在所述下筒体的上端且包括火炬筒体和两个点火组件,所述火炬筒体与所述下筒体连通,两个所述点火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火炬筒体的外侧且所述点火组件的火焰出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火炬筒体的中心轴线相交,每个所述点火组件均包括长明灯、高空点火器及爆燃管,所述长明灯、所述高空点火器及所述爆燃管均与所述燃料组件连通,所述长明灯和所述高空点火器在所述火炬筒体上对应的圆心角为20
°‑
30
°
,每个所述点火组件的所述长明灯和所述爆燃管均沿所述火炬筒体的径向分布;伴烧组件,固定在所述火炬筒体上,所述伴烧组件包括第一伴烧管和第二伴烧管,所述第一伴烧管沿所述火炬筒体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伴烧管的一端与所述燃料组件连通,所述第一伴烧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伴烧管连通,所述第二伴烧管沿所述火炬筒体的外周设置,所述第二伴烧管的上端设有若干个伴烧孔。
[0006]作为一种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还包括:氮气组件,其能够向所述火炬筒体内通入由下至上流动的氮气;阻火器,设置在所述连接管道的出口。
[0007]作为一种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还包括破风圈,所述破风圈包括多个沿所述火炬筒体的外周间隔分布的破风板,所述破风板固定在所述火炬筒体的外侧且沿所述火炬筒体的轴向延伸,所述破风板的上端朝向靠近所述火炬筒体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
[0008]作为一种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还包括分液罐,湿酸性火炬气通过所述分液罐和所述下筒体进入所述火炬筒体。
[0009]作为一种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分液罐上设有压力传感
器和压力调节件,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分液罐内的湿酸性火炬气的压力,所述压力调节件被配置为调节湿酸性火炬气的压力。
[0010]作为一种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分液罐的进口处设有供氮总管,所述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还包括能够与所述供氮总管连通的补氮组件,所述补氮组件能够由下至上通过所述下筒体向所述火炬筒体提供氮气。
[0011]作为一种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高空点火器包括:点火器内管,与所述燃料组件连通,所述点火器内管沿所述火炬筒体的轴向设有若干个依次分布的第一连通孔;点火器外管,套设在所述点火器内管上且两者围成与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的混合腔,所述点火器外管沿所述火炬筒体的轴向设有若干个依次分布的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用于将所述混合腔与外界连通。
[0012]作为一种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火炬筒体内的流体封,所述流体封位于所述火炬筒体的下部且包括若干个沿所述火炬筒体的轴向间隔分布的喇叭筒,每个所述喇叭筒的大口端均位于其小口端的下方,沿所述火炬筒体的轴向由下至上,所述喇叭筒的小口端的直径依次增大。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公开的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的燃料组件能够为点火组件提供燃料,从而点燃火炬筒体内的湿酸性火炬气,增设的伴烧组件能够向外流出燃料,燃料的燃烧能够增加火炬筒体内的湿酸性火炬气的燃烧效率,使得湿酸性火炬气得到彻底燃烧,无需对其进行二次处理,简化了对湿酸性火炬气的处理过程。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的俯视图;
[0016]图2是图1沿A

A的剖视图;
[0017]图3是图2沿B

B的剖视图。
[0018]图中:
[0019]1、火炬筒体;
[0020]2、点火组件;21、长明灯;22、高空点火器;221、点火器内管;222、点火器外管;2220、第二连通孔;23、爆燃管;
[0021]3、破风圈;31、破风板;
[0022]4、伴烧组件;41、第一伴烧管;42、第二伴烧管;420、伴烧孔;
[0023]5、流体封;
[0024]6、稳焰块;60、稳焰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
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筒体,与输送湿酸性火炬气的连接管道连通;燃料组件,用于供给燃料;火炬头,设置在所述下筒体的上端且包括火炬筒体(1)和两个点火组件(2),所述火炬筒体(1)与所述下筒体连通,两个所述点火组件(2)对称设置在所述火炬筒体(1)的外侧且所述点火组件(2)的火焰出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火炬筒体(1)的中心轴线相交,每个所述点火组件(2)均包括长明灯(21)、高空点火器(22)及爆燃管(23),所述长明灯(21)、所述高空点火器(22)及所述爆燃管(23)均与所述燃料组件连通,所述长明灯(21)和所述高空点火器(22)在所述火炬筒体(1)上对应的圆心角为20
°‑
30
°
,每个所述点火组件(2)的所述长明灯(21)和所述爆燃管(23)均沿所述火炬筒体(1)的径向分布;伴烧组件(4),固定在所述火炬筒体(1)上,所述伴烧组件(4)包括第一伴烧管(41)和第二伴烧管(42),所述第一伴烧管(41)沿所述火炬筒体(1)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伴烧管(41)的一端与所述燃料组件连通,所述第一伴烧管(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伴烧管(42)连通,所述第二伴烧管(42)沿所述火炬筒体(1)的外周设置,所述第二伴烧管(42)的上端设有若干个伴烧孔(4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还包括:氮气组件,能够向所述火炬筒体(1)内通入由下至上流动的氮气;阻火器,设置在所述连接管道的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湿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还包括破风圈(3),所述破风圈(3)包括多个沿所述火炬筒体(1)的外周间隔分布的破风板(31),所述破风板(31)固定在所述火炬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博纳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