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医药污水灭菌装置,包括灭菌桶和搅拌杀菌单元;灭菌桶:上表面的前侧安装有开关组,所述灭菌桶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L型的固定杆下端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杆上端的相对侧面与漏斗左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搅拌杀菌单元:包括齿轮、电机、轴承、进液管、转盘、出液孔和搅拌叶片,所述轴承固定在灭菌桶上表面的中部,且轴承的内圈与进液管上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液管的下端穿过灭菌桶上表面中部的通孔延伸至灭菌桶的内部,本生物医药污水灭菌装置,可将化学试剂加入到污水的中部,使化学试剂能快速的与污水混合均匀,降低污水灭菌的时间,提高提高生物医药污水的灭菌效率,便于使用。便于使用。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医药污水灭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灭菌设备
,具体为一种生物医药污水灭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灭菌是指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灭菌常用的方法有化学试剂灭菌、射线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和过滤除菌等。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培养基灭菌一般采用湿热灭菌,空气则采用过滤除菌,在对生物医药污水进行灭菌时大多采用化学试剂灭菌的方式,目前在加入化学试剂时通常直接倒入污水中,通过搅拌使其与污水中的细菌和其他种类的菌类接触进行灭杀,但是污水灭菌桶内的污水一般水位都比较深,化学试剂从上到下的扩散速度非常的缓慢,导致污水灭菌速度慢,严重影响污水灭菌处理的效率,不便于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医药污水灭菌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灭菌桶和搅拌杀菌单元;
[0004]灭菌桶:上表面的前侧安装有开关组,所述灭菌桶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L型的固定杆下端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杆上端的相对侧面与漏斗左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
[0005]搅拌杀菌单元:包括齿轮、电机、轴承、进液管、转盘、出液孔和搅拌叶片,所述轴承固定在灭菌桶上表面的中部,且轴承的内圈与进液管上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液管的下端穿过灭菌桶上表面中部的通孔延伸至灭菌桶的内部,所述转盘的内部为中空,转盘上表面的中部与进液管的下端固定连接,且转盘的内部与进液管连通,所述出液孔设有四个,四个出液孔等角度的开设在转盘的侧面,所述搅拌叶片设有四个,四个搅拌叶片固定在转盘的侧面,且四个搅拌叶片呈十字形设置,所述电机安装在灭菌桶上表面的右侧,且电机的输出轴与右侧的齿轮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左侧的齿轮的内侧面与进液管上端的侧面固定连接,且两个齿轮互相啮合,所述进液管的上端位于漏斗下端的外侧,所述电机的输入端与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设置的搅拌杀菌单元可将化学试剂甩出到污水的中部,并通过搅拌使化学试剂与污水快速的混合均匀,提高化学试剂灭菌的速度,其混合速度快,可有效的缩短污水灭菌的时间,提高生物污水的灭菌效率,便于使用。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固定板和固定孔,所述固定板为L型,且固定板设有四个,四个固定板的上端与灭菌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四个固定板之间的间距相等,四个固定板下端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设置的固定板和固定孔可将灭菌桶进行固定,防止电机工作时灭菌桶发生晃动。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电磁阀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上端与灭菌桶下表面的出水口连接,且排水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输入端与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设置排水管和电磁阀和在灭菌后将污水进行快速的排放。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进水管和活性炭过滤器,所述进水
管的前端与灭菌桶上端侧面的进水口连接,且进水管上固定有活性炭过滤器,设置的活性炭过滤器可将进入到灭菌桶内的污水进行过滤,防止大颗粒的杂质进入到灭菌桶内而造成出液孔的堵塞。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紫外线灯管和支撑杆,所述紫外线灯管设有四个,四个紫外线灯管等角度的安装在灭菌桶内侧面的下侧,四个紫外线灯管的输入端与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支撑杆固定在灭菌桶内底部的中部,且支撑杆的上端与转盘下表面的中部转动连接,设置的紫外线灯管可发射紫外线对污水中的菌类进行灭活,设置的支撑杆可对转盘提供支撑,提高转盘转动时的稳定性。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齿轮转动,使齿轮带动进液管和转盘转动,使加入到化学试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出液孔甩出到外部,使加入的化学试剂处于污水的中部,并随着搅拌叶片的搅拌使污水中部的化学试剂快速的与污水混合均匀,其混合速度快,可有效的缩短污水灭菌的时间,提高生物污水的灭菌效率,便于使用,通过固定板上的固定孔可方便的将灭菌桶固定在使用的位置,提高灭菌桶的稳定性,通过排水管和电磁阀可在灭菌后将灭菌桶内的污水进行排放,通过进水管可方便的与外部的污水管路进行连接,并通过活性炭过滤器可对进入到灭菌桶内的污水进行过滤,避免大颗粒的杂质进入到灭菌桶内,通过紫外线灯管可在化学试剂灭菌的同时对菌类进行灭活,进一步提高灭菌的效果,通过支撑杆可对转盘提供支撑,提高转盘转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灭菌桶、2开关组、3固定杆、4漏斗、5搅拌杀菌单元、51齿轮、52电机、53轴承、54进液管、55转盘、56出液孔、57搅拌叶片、6固定板、7固定孔、8电磁阀、9排水管、10进水管、11活性炭过滤器、12紫外线灯管、1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
[0016]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医药污水灭菌装置,
[0017]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灭菌桶1和搅拌杀菌单元5;
[0018]灭菌桶1:上表面的前侧安装有开关组2,灭菌桶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L型的固定杆3下端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杆3上端的相对侧面与漏斗4左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
[0019]搅拌杀菌单元5:包括齿轮51、电机52、轴承53、进液管54、转盘55、出液孔56和搅拌叶片57,轴承53固定在灭菌桶1上表面的中部,且轴承53的内圈与进液管54上端的侧面固定连接,进液管54的下端穿过灭菌桶1上表面中部的通孔延伸至灭菌桶1的内部,转盘55的内部为中空,转盘55上表面的中部与进液管54的下端固定连接,且转盘55的内部与进液管54连通,出液孔56设有四个,四个出液孔56等角度的开设在转盘54的侧面,搅拌叶片57设有四个,四个搅拌叶片57固定在转盘55的侧面,且四个搅拌叶片57呈十字形设置,电机52安装在
灭菌桶1上表面的右侧,且电机52的输出轴与右侧的齿轮51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左侧的齿轮51的内侧面与进液管54上端的侧面固定连接,且两个齿轮51互相啮合,进液管54的上端位于漏斗4下端的外侧,电机52的输入端与开关组2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电机52带动齿轮51转动,使齿轮51带动进液管54和转盘55转动,使加入到化学试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出液孔56甩出到外部,使加入的化学试剂处于污水的中部,并随着搅拌叶片57的搅拌使污水中部的化学试剂快速的与污水混合均匀,其混合速度快,可有效的缩短污水灭菌的时间,提高生物污水的灭菌效率,便于使用。
[002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固定板6和固定孔7,固定板6为L型,且固定板6设有四个,四个固定板6的上端与灭菌桶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四个固定板6之间的间距相等,四个固定板6下端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7,通过固定板6上的固定孔7可方便的将灭菌桶1固定在使用的位置,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医药污水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灭菌桶(1)和搅拌杀菌单元(5);灭菌桶(1):上表面的前侧安装有开关组(2),所述灭菌桶(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L型的固定杆(3)下端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杆(3)上端的相对侧面与漏斗(4)左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搅拌杀菌单元(5):包括齿轮(51)、电机(52)、轴承(53)、进液管(54)、转盘(55)、出液孔(56)和搅拌叶片(57),所述轴承(53)固定在灭菌桶(1)上表面的中部,且轴承(53)的内圈与进液管(54)上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液管(54)的下端穿过灭菌桶(1)上表面中部的通孔延伸至灭菌桶(1)的内部,所述转盘(55)的内部为中空,转盘(55)上表面的中部与进液管(54)的下端固定连接,且转盘(55)的内部与进液管(54)连通,所述出液孔(56)设有四个,四个出液孔(56)等角度的开设在转盘(55)的侧面,所述搅拌叶片(57)设有四个,四个搅拌叶片(57)固定在转盘(55)的侧面,且四个搅拌叶片(57)呈十字形设置,所述电机(52)安装在灭菌桶(1)上表面的右侧,且电机(52)的输出轴与右侧的齿轮(51)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左侧的齿轮(51)的内侧面与进液管(54)上端的侧面固定连接,且两个齿轮(51)互相啮合,所述进液管(54)的上端位于漏斗(4)下端的外侧,所述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李新生,秦玉飞,姜万举,赵新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研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