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透水人行道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706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人行道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透水人行道砖。其技术方案包括:透水混凝土填充部;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采用R100强度等级活性粉末混凝土制成,所述透水混凝土填充部填充于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和耐久的性能,协同透水混凝土填充部工作,使得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透水人行道砖兼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和透水性能;解决了人行道透水砖或现铺透水混凝土层强度低、易开裂问题。易开裂问题。易开裂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透水人行道砖


[0001]本技术涉及人行道砖
,尤其涉及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透水人行道砖。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城市的地表越来越多的被建筑物和混凝土等所覆盖,这种地表的“硬化”使得降雨难以及时渗入地下,地表径流增大,排水不足造成城市内涝地表沉降等环境问题。人行道透水砖或现铺透水混凝土层作为一种环境材料,应用于道路、广场的铺设,可以使部分降雨渗入地下,减少地表径流,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目前制备的透水砖普遍采用不加入细骨料的由粗骨料与有机或复合胶凝材料配制来形成通孔达到透水效果,普遍存在材料抗压强度不够,且抗折性能也不好易开裂,耐磨性差,经过一定时间使用后大量出现开裂、面层磨损导致路面不平整等问题,鉴于以上缺陷,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透水人行道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透水人行道砖。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透水人行道砖,包括透水混凝土填充部;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采用R100强度等级活性粉末混凝土制成,所述透水混凝土填充部填充于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内。
[0005]优选的,所述透水混凝土填充部长度和宽度均为50mm

100mm。
[0006]优选的,所述透水混凝土填充部厚度为20mm

50mm。
[0007]优选的,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的框边为等壁厚结构,其壁厚为15mm

40mm。
[0008]优选的,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高度为20mm

50mm。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0]1、本技术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和耐久的性能,协同透水混凝土填充部工作,使得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透水人行道砖兼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和透水性能;解决了人行道透水砖或现铺透水混凝土层强度低、易开裂问题;
[0011]2、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磨性和耐久性,作为复合透水人行道砖框架材料可以起到良好的抗冲击、抗磨损、耐腐蚀等作用,透水混凝土填充部填充后增加人行道砖的功能性,相对于全部由活性粉末混凝土单一材料制成的人行道砖增加了透水功能,并且降低了构件造价。由此,复合材料构件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各自特性,使复合透水人行道砖达到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磨性和耐久性的情况下保持优异的功能性和性价比;
[0012]3、透水混凝土填充部在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预制好进行浇注成型,透水混凝土填充部和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紧密贴合,形成整体复合结构共同抵抗外力作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给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A

A截面图。
[0015]附图标记:1、透水混凝土填充部;2、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透水人行道砖,包括透水混凝土填充部1;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2,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2采用R100强度等级活性粉末混凝土制成,所述透水混凝土填充部1填充于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2内,所述透水混凝土填充部1长度和宽度均为50mm

100mm,所述透水混凝土填充部1厚度为20mm

50mm,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2的框边为等壁厚结构,其壁厚为15mm

40mm,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2高度为20mm

50mm;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2“田”字形框结构可随着人行道砖尺寸增加框边数量,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2填充透水混凝土填充部的部分在朝向路基一面设置有突出部,防止透水混凝土填充部1受外力作用塌陷,保证复合透水人行道砖的平整性。
[0018]通过合理的框边距设计,使得行人踏步对透水混凝土填充部磨损作用大大降低,使得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透水人行道砖兼具有很高的耐磨性能和透水性能;解决了人行道透水砖或现铺透水混凝土层易磨损等问题,通过参考一般成人步行鞋的宽度,通过试验确定任意2条平行框边净间距为50

100mm为兼顾耐磨性能与透水性能的最佳间距;
[0019]按同条件制作的普通透水混凝土试块,经检测抗压强度为23.3MPa,按同条件制作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试块,经检测抗压强度为105MPa,抗折强度为14.8MPa,弹性模量46.5GPa;由此可见,本技术提供的复合透水人行道砖优异的力学性能。
[0020]其制备方法如下:制作符合尺寸规格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模具,模具有足够的刚度和表面光洁度。模具检验合格后,将拌和好的RPC100活性粉末混凝土浇注入模具,满模并均匀分布,采用平板振动器或振动台将拌和物振动密实,去除多余活性粉末混凝土并抹光,振动完成后在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并放置在养护区养护,待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达到40MPa抗压强度时拆模。制作尺寸为380
×
380
×
40mm的平板模具,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放入平板模具中浇筑透水混凝土,并放置在养护区养护,待透水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时拆模,并放置到养护区洒水养护28天。
[0021]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公开所提出的方案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公开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公开提出的各种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透水人行道砖,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水混凝土填充部(1);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2),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2)采用R100强度等级活性粉末混凝土制成,所述透水混凝土填充部(1)填充于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透水人行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填充部(1)长度和宽度均为50mm

1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瑞军温鲲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丰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