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排放取样管检测取样机构及废气排放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7040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气排放取样管检测取样机构及废气排放取样装置,废气排放取样管检测取样机构包括:第一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和夹持驱动组件,第一夹持部件设置有相互贯通的第一通气夹持口和第一通气连接口;第二夹持部件设置有相互贯通的第二通气夹持口和第二通气连接口,第二通气夹持口与第一通气夹持口呈横向相对间隔设置。废气排放取样装置采用上述的废气排放取样管检测取样机构,将取样管夹持固定,并且取样管的两端口分别与第一通气夹持口与第二通气夹持口对接连通,夹持驱动组件使得第一通气夹持口在横向上远离第二通气连接口,这时的取样管可自动掉落,实现取样管的自动取样,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安全可靠,精准。精准。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气排放取样管检测取样机构及废气排放取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检测的
,特别涉及一种废气排放取样管检测取样机构及废气排放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工业废气进行检测时,现有技术一般通过取样管来提取样本,再进行检测。现有的技术都是采用人工采样的方式,将取样管在烟囱内停留设定的时间,这样就需要工作人员站在烟囱上一段时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耗时耗力,并且有些工作人员为了贪求方便,一般都难以到达规定的取样时间即刻把取样管取出,这样导致之后的检测不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排放取样管检测取样机构及气排放取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废气排放取样管检测取样机构,其包括:至少一个取样管检测取样单元,所述取样管检测取样单元包括:第一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和夹持驱动组件,第一夹持部件设置有第一通气通道,所述第一通气通道设置有相互贯通的第一通气夹持口和第一通气连接口;第二夹持部件设置有第二通气通道,所述第二通气通道设置有相互贯通的第二通气夹持口和第二通气连接口,所述第二通气夹持口与第一通气夹持口呈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通气夹持口与第一通气夹持口之间形成取样夹持间隙,以所述第二通气夹持口相对所述第一通气夹持口的方向为横向;夹持驱动组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件传动连接、并使得所述第一通气夹持口在横向上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通气连接口的夹持驱动端。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预先将废气排放取样口与第一通气连接口或者第二通气连接口其中一个连通,在取样时,将取样管横向放置于第二通气夹持口与第一通气夹持口之间形成的取样夹持间隙内,并且取样管的两端口分别与第一通气夹持口与第二通气夹持口相对,夹持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夹持部件横向移动,使得第一通气夹持口在横向上靠近第二通气连接口,将取样管夹持固定,并且取样管的两端口分别与第一通气夹持口与第二通气夹持口对接连通,之后废气经过取样管时,废气中的颗粒尘埃可附着于取样管的内壁,经过一段时间取样完毕后,夹持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夹持部件反向移动,使得第一通气夹持口在横向上远离第二通气连接口,这时的取样管可自动掉落,实现取样管的自动取样,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安全可靠,精准。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气夹持口在横向移动轨迹的两端分别为靠近第二通气连接口的所述夹持位和远离所述第二通气连接口的松开位,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相对所述第一夹持部件横向自由滑动设置,所述夹持驱动组件包括直线单向驱动构
件和弹性复位构件,所述直线单向驱动构件设置有与第一夹持部件传动连接的伸缩驱动轴,所述直线单向驱动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在横向上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一通气夹持口从所述夹持位横移至所述松开位,所述弹性复位构件用于外力消除后使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带动第一通气夹持口复位至所述夹持位。
[0008]为了便于取样管的放入,工人在将取样管放入取样夹持间隙内时,可手动推动第一夹持部件横向往外移动,使得取样管的两端口分别与第一通气夹持口、第二通气夹持口相对,这时在弹性复位构件的作用下,使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带动第一通气夹持口复位至所述夹持位,使得取样管夹紧于第一通气夹持口与第二通气夹持口之间,当取样完后,直线单向驱动构件上的伸缩驱动轴驱动第一夹持部件移动,使得所述第一通气夹持口从所述夹持位横移至所述松开位,自动松开,本方案中的伸缩驱动轴在自由状态下,可自由伸缩的,当需要驱动第一夹持部件移动时,直线单向驱动构件才给伸缩驱动轴提供驱动力,进而直线单向驱动构件一般采用单向直线电机。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复位构件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伸缩驱动轴的外周,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持部件、直线单向驱动构件抵触。
[0010]其中本方案中的弹性复位构件采用复位弹簧,并且复位弹簧套设于伸缩驱动轴的外周,这样对复位弹簧起到限位安装的作用。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废气排放取样管检测取样机构还包括固定座,所述第二夹持部件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可横向滑动地安装于固定座上。
[0012]本方案为了提高第一夹持部件移动的稳定性,将第一夹持部件可横向滑动地安装于固定座上。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样管检测取样单元还包括进气控制阀,所述进气控制阀设置于第二通气连接口处。
[0014]本方案中的第二通气连接口与废气排放取样口连通,废气从第二通气连接口进入,本方案通过进气控制阀来控制废气的通断,避免在拿取取样管时,工作人员吸到废气而影响到身心健康。本方案中的进气控制阀的出口通过软管与第二通气连接口连接,进气控制阀的进口与废气排放取样口连通。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样管检测取样单元还包括单向出气阀门,所述单向出气阀门设置于第一通气连接口处。
[0016]单向出气阀门可确保废气不会逆问导流而影响到取样的准确度。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样管检测取样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取样管检测取样单元呈间隔并联设置。
[0018]本方案设置多个取样管检测取样单元,可同时使用多个取样管进行取样。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废气排放取样管检测取样机构还包括引风机,所述引风机与所述第一通气连接口连通。
[0020]本方案通过引风机对废气进行抽取,将废气排放管中的废气匀速地经过取样管。本方案中的引风机通过软管与第一通气连接口连接。
[002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废气排放取样装置,其包括上述的废气排放取样管检测取样机构,还包括取样箱体、进气总管和出气总管,在所述取样箱体内设置有取样腔室,所述
废气排放取样管检测取样机构安装于取样腔室内,所述进气总管伸入取样腔室内并与所述第二通气连接口连接,所述出气总管伸入取样腔室内并与第一通气连接口连接。
[0022]本方案将废气排放取样管检测取样机构安装于取样箱体取样腔室内,起到隔绝保护的作用,通过进气总管与废气排放取样口连接,出气总管将取样后的废气往外排又或者导入外设的空气净化器进行净化再往外排。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取样腔室底部设置有取样管出料槽,所述取样箱体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取样管出料槽连通的取样管出料口,所述取样箱体的上部设置有与取样腔室连通的取样管放入口,所述取样管出料口和取样管放入口分别配置有取料箱门、放入箱门。
[0024]当取样完后,取样管会自动掉落至取样管出料槽,人们打开取料箱门从取样管出料口取出取样管,而在放入取样管时,打开放入箱门,将取样管放入废气排放取样管检测取样机构。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排放取样管检测取样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取样管检测取样单元,所述取样管检测取样单元包括:第一夹持部件(100),其设置有第一通气通道,所述第一通气通道设置有相互贯通的第一通气夹持口(110)和第一通气连接口(120);第二夹持部件(200),其设置有第二通气通道,所述第二通气通道设置有相互贯通的第二通气夹持口(210)和第二通气连接口(220),所述第二通气夹持口(210)与第一通气夹持口(110)呈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通气夹持口(210)与第一通气夹持口(110)之间形成取样夹持间隙,以所述第二通气夹持口(210)相对所述第一通气夹持口(110)的方向为横向;夹持驱动组件,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件(100)传动连接、并使得所述第一通气夹持口(110)在横向上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通气连接口(220)的夹持驱动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排放取样管检测取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夹持口(110)在横向移动轨迹的两端分别为靠近第二通气连接口(220)的所述夹持位和远离所述第二通气连接口(220)的松开位,所述第二夹持部件(200)相对所述第一夹持部件(100)横向自由滑动设置,所述夹持驱动组件包括直线单向驱动构件(300)和弹性复位构件(400),所述直线单向驱动构件(300)设置有与第一夹持部件(100)传动连接的伸缩驱动轴(310),所述直线单向驱动构件(30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部件(100)在横向上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一通气夹持口(110)从所述夹持位横移至所述松开位,所述弹性复位构件(400)用于外力消除后使所述第一夹持部件(100)带动第一通气夹持口(110)复位至所述夹持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气排放取样管检测取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构件(400)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伸缩驱动轴(310)的外周,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持部件(100)、直线单向驱动构件(300)抵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气排放取样管检测取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尧余仙符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瀚兽环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