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智能功率模块的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696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功率模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功率模块的散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散热器基板,还包括插片和连接柱,所述插片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从插片的一端面贯穿至另一端面设置,散热器基板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一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与散热器基板的顶部或底部连通;当连接柱的一端依次穿过任意一个第一装配孔和插片上的连接孔后,所述插片连接于第一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用于智能功率模块的散热器,散热结构不够灵活的问题。热结构不够灵活的问题。热结构不够灵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智能功率模块的散热器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功率模块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功率模块的散热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变频驱动板进入到部件小型化、高密度安装时代,智能功率模块作为一种先进的功率开关器件,兼有GTR(大功率晶体管)高电流、低饱和电压和高耐压的优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智能功率模块内部集成了逻辑、控制、检测和保护电路,不仅使用起来方便,而且减少了系统的体积,但是这种结构使得智能功率模块内部功率密度明显提高,运行中所产生的热量不易排出、易于迅速积累而形成高温,而高温会降低电子器件的性能、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若只靠表面积较小的元件表面来散热是非常不够的,现有技术为了保证智能功率模块正常运行,常采用智能功率模块与散热器连接的结构。但在此种结构中,散热器结构单一,散热器的热量仅通过其顶部的固定翅片进行散热,散热结构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了用于智能功率模块的散热器,散热结构不够灵活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用于智能功率模块的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基板,还包括插片和连接柱,所述插片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从插片的一端面贯穿至另一端面设置,散热器基板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一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与散热器基板的顶部或底部连通;当连接柱的一端依次穿过任意一个第一装配孔和插片上的连接孔后,所述插片连接于第一凹槽内。
[0005]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基板还包括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第二侧壁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一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二装配孔与散热器基板的顶部或底部连通;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依次穿过任意一个第二装配孔和插片上的连接孔后,所述插片连接于第二凹槽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装配孔均与散热器基板的顶部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另一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装配孔,所述第三装配孔均与散热器基板的底部连通,第三装配孔与第一装配孔的位置一一对应,当连接柱的一端依次穿过任意一个第一装配孔、插片的连接孔和相对应的第三装配孔后,所述插片连接于第一凹槽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基板包括限位片,所述限位片连接于散热器基板的底部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片为两个L型限位片,所述两个L型限位片之间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用于连接智能功率模块。
[0010]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基板包括固定翅片,所述固定翅片固定连接于散热器基板
的顶部。
[0011]进一步地,包括可拆卸翅片,所述固定翅片为多个,固定翅片与固定翅片之间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可拆卸翅片与安装槽可拆卸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装配孔为直线分布。
[0013]进一步地,所述插片为L型,L型的插片中任意一平板为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安装板用于与第一凹槽连接。
[0014]本技术引入插片和连接柱,散热器基板包括第一侧壁,在第一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一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与散热器基板的顶部或底部连通,在插片上设置有连接孔;当连接柱的一端依次穿过任意一个第一装配孔和插片上的连接孔后,所述插片连接于第一凹槽内。在本技术中通过改变插片与第一凹槽的相对位置,进而实现散热器与空气的传热接触面积的可调节性目的,其中,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与传热接触面积成正比,传热接触面积越大,自然对流换热就越强,散热效果就越好。在本技术中解决了散热结构不够灵活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稳定、灵活性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插片改变位置后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散热器基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插片为L型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与智能功率模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与智能功率模块装配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现有散热器与智能功率模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基于图7的装配关系所示的现有智能功率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散热器基板;10、第一侧壁;11、第一凹槽;110、第一装配孔;12、第二侧壁;13、第二凹槽;130、第二装配孔;14、固定翅片;15、可拆卸翅片;16、安装槽;2、插片;21、连接孔;3、连接柱;4、智能功率模块;5、现有散热器;100、限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
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用于智能功率模块的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基板1,还包括插片2和连接柱3,所述插片2上设置有连接孔21,所述连接孔21从插片2的一端面贯穿至另一端面设置,散热器基板1包括第一侧壁10,所述第一侧壁10开设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的一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装配孔110,所述第一装配孔110与散热器基板1的顶部或底部连通;当连接柱3的一端依次穿过任意一个第一装配孔110和插片2上的连接孔21后,所述插片2连接于第一凹槽11内。
[0028]所述第一装配孔110、连接孔21的数量可以根据散热需求,在散热器基板1上进行自由调整及设置。其中,第一装配孔110为至少两个,以满足可调节性要求。
[0029]所述插片2和连接柱3均选用散热材质,如铝材等。
[0030]在本技术中通过改变插片2与第一凹槽11的相对位置,进而实现散热器与空气的传热接触面积的可调节性目的,其中,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与传热接触面积成正比,传热接触面积越大,自然对流换热就越强,散热效果就越好。在本技术中解决了散热结构不够灵活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稳定、灵活性强。
[0031]为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智能功率模块的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基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片(2)和连接柱(3),所述插片(2)上设置有连接孔(21),所述连接孔(21)从插片(2)的一端面贯穿至另一端面设置,散热器基板(1)包括第一侧壁(10),所述第一侧壁(10)开设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的一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装配孔(110),所述第一装配孔(110)与散热器基板(1)的顶部或底部连通;当连接柱(3)的一端依次穿过任意一个第一装配孔(110)和插片(2)上的连接孔(21)后,所述插片(2)连接于第一凹槽(11)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功率模块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基板(1)还包括第二侧壁(12),所述第二侧壁(12)与第一侧壁(10)相对设置,第二侧壁(12)开设有第二凹槽(13),第二凹槽(13)的一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装配孔(130),所述第二装配孔(130)与散热器基板(1)的顶部或底部连通;所述连接柱(3)的一端依次穿过任意一个第二装配孔(130)和插片(2)上的连接孔(21)后,所述插片(2)连接于第二凹槽(13)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功率模块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孔(110)均与散热器基板(1)的顶部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智能功率模块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1)的另一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装配孔,所述第三装配孔均与散热器基板(1)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红何成志黄冬平张天富蒋静黄超张龙飞郭明黄宇轩
申请(专利权)人:长虹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