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正发专利>正文

一种无动力负压式定向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677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动力负压式定向排气装置,即一种公共卫生产品,包括插套安装在外层筒内两端延伸出来的内层通气管,内层通气管的顶部周围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口,内层通气管的顶部开口上安装引流遮罩盖,内层通气管的顶端和外层筒均安装在室外,内层通气管的尾端则安装在室内。本装置无需动力就能实现持续型的室内用负压定向抽风排气排毒装置,利用自然能源的自然风建立灌流体系构成负压排风口,实现室外连续排风,适用于医院、家用,更适合封闭的聚集性场所使用,可以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聚集性感染。集性感染。集性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动力负压式定向排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室内、屋内用定向排风排气排毒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无动力负压式定向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并形成大规模存在,俨然已经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基于这种大环境影响,对房间通风排气排毒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普遍的对室内通风排气技术,是依赖于空调或风扇这类主动排风排气的电气设备,但是这类设备往往需要额外的动力提供,需要7乘24小时连续运行,不仅设备负担和投入成本增加,还导致耗电问题严重,特别是一些通风性差的房间,更依赖于室内负压带来的排气效果,连续运行的排气排毒,能很大程度上降低携带病毒的气体在室内存留的几率,因此,需要一种低能耗的定向负压通风排毒设备,是全球范围内日益增长的民生卫生安全需求。而目前,无动力持续型负压定向通风排毒排气设备还未见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专利技术人经过研发设计,提供了一种无需动力就能实现持续型的室内用负压定向抽风排气排毒装置,具备无需能源消耗,自助构成负压,室外连续排风的效果,能使室内的气流构成负压环境,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病毒在室内滞留的情况,非常适用于医院或者家用,且本装置结构科学合理,成本低廉,绿色环保,抽风效果好,负压吸能大。
[0004]具体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动力负压式定向排气装置,包括插套安装在外层筒内两端延伸出来的内层通气管,所述内层通气管的顶部周围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口,内层通气管的顶部开口上安装引流遮罩盖,且外层筒的开口面高于引流遮罩盖的底部,所述外层筒的内壁与内层通气管的外壁之间通过若干条沿管道方向设立的导风支条安装,相邻的导风支条之间配合外层筒和内层通气管形成一个个导风通道,所述出气口开设在导风通道的路径上,导风通道前后均为通口,内层通气管的顶端和外层筒均安装在室外,内层通气管的尾端则安装在室内。
[0005]进一步的,引流遮罩盖为圆锥形或圆弧形。
[0006]进一步的,所述外层筒的顶部开口边缘设有向内收的锥形过渡开口状。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外层筒、内层通气管、引流遮罩盖的尺寸规格随所要安装在的室内空间大小和所需的流量进行适配性调整设定。
[0008]进一步的,所述内层通气管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均可。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外层筒和内层通气管的形状为方形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室内还设有通风进气口,通风进气口安装在洁净空气的区域,并在通风进气口安装有滤膜,并在室内安装有紫外灯箱。
[001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介绍:
[0012]外层筒也作为外套筒,通过内部的若干根导风支条安装在内层通气管外露在室外的端头部上,其用于遮罩位于内层通气管上的出气口,同时,外层筒和内层通气管之间前后形成可进风的夹层空腔,内层通气管端部的引流遮罩盖外露在端部,用于引导气流和风向,其整体置于室外,外界的气流经过引流遮罩盖时,会顺其表面的弧面顺势进入外层筒和内层通气管之间的夹层之间的导风通道内高速流过,即从导风通道的一端流到另外一端,在这个流动的过程中气流高速经过出气口形成灌流,在出气口上形成负压力,从而将内层通气管内的气流向外吸引出,则内层通气管在室内的另一端则构成负压吸风区域,从而将室内的气体向室外吸引,形成定向负压吸风排风,也同时将空气中可能混杂的病毒分子随之向外吸出排放,达到室内的负压吸风环境的目的。引流遮罩盖和外层筒的结构设计,使得从各个方向经过的风,都能从导风通道经过,无论是横向风、纵向风、斜向风,只要经过外层筒的开口区,则会顺引流遮罩盖向内流动,也可以从外层筒的尾端部进入,从顶部出风,都可以实现对出气口产生负压效应;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利用了自然风、自然能源实现室内定向同风排气排毒的功能。无需动力就能实现持续型的室内用负压定向抽风排气排毒效果,具备无需能源消耗的优势,自然在出气口产生负压面,产生室外连续排风的效果,
[0015](2)能使安装本技术的室内的气流构成负压环境,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病毒在室内滞留的情况,非常适用于医院或者家用,特别是封闭的聚集性场所使用,可以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聚集性感染。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无动力负压式定向排气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0017]图2为一种无动力负压式定向排气装置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0018]图3为一种无动力负压式定向排气装置的内层通气管的结构立体图;
[0019]图4为一种无动力负压式定向排气装置的内部气流循环原理示意图;
[0020]图5、6为本装置的使用状态效果示意图;
[0021]其中:1—外层筒、2—内层通气管、3—出气口、4—引流遮罩盖、 5—导风支条、6—导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无动力负压式定向排气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外层筒1,插套安装在外层筒1内两端延伸出来的内层通气管2,所述内层通气管2的顶部周围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口3,内层通气管2的顶部开口上安装引流遮罩盖4,所述外层筒1的内壁与内层通气管2的外壁之间通过若干条沿管道方向设立的导风支条5安装,相邻的导风支条5之间配合外层筒1和内
层通气管2形成一个个导风通道6,所述出气口 3开设在导风通道6的路径上,导风通道6前后均为通口,内层通气管2的顶端和外层筒1均安装在室外,内层通气管2的尾端则安装在室内。实际使用时:外层筒1也作为外套筒,通过内部的若干根导风支条5安装在内层通气管2外露在室外的端头部上,其用于遮罩位于内层通气管2上的出气口3,同时,外层筒1和内层通气管2之间前后形成可进风的夹层空腔,内层通气管2端部的引流遮罩盖4外露在端部,用于引导气流和风向,其整体置于室外,外界的气流经过引流遮罩盖4时,会顺其表面的弧面顺势进入外层筒1和内层通气管2之间的夹层之间的导风通道6内高速流过,即从导风通道6的一端流到另外一端,在这个流动的过程中气流高速经过出气口3,在出气口3 上形成负压力,从而将内层通气管2内的气流向外吸引出,则内层通气管2在室内的另一端则构成负压吸风区域,从而将室内的气体向室外吸引,形成定向负压吸风排风,也同时将空气中可能混杂的病毒分子随之向外吸出排放,达到室内的负压吸风环境的目的。引流遮罩盖 4和外层筒1的结构设计,使得从各个方向经过的风,都能从导风通道6经过,无论是横向风、纵向风、斜向风,只要经过外层筒1的开口区,因此本装置可以正装横装均可,都会顺引流遮罩盖4向内流动,也可以从外层筒1的尾端部进入,从顶部出风,都可以实现对出气口 3产生负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动力负压式定向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筒(1),插套安装在外层筒(1)内两端延伸出来的内层通气管(2),所述内层通气管(2)的顶部周围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口(3),内层通气管(2)的顶部开口上安装引流遮罩盖(4),所述外层筒(1)的内壁与内层通气管(2)的外壁之间通过若干条沿管道方向设立的导风支条(5)安装,且外层筒(1)的开口面高于引流遮罩盖(4)的底部,相邻的导风支条(5)之间配合外层筒(1)和内层通气管(2)形成一个个导风通道(6),所述出气口(3)开设在导风通道(6)的路径上,导风通道(6)前后均为通口,内层通气管(2)的顶端和外层筒(1)均安装在室外,内层通气管(2)的尾端则安装在室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负压式定向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正发
申请(专利权)人:唐正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