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滚筒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659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滚筒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级滚筒筛,将物料自进料管导入上滚筒内,然后启动电机带动上滚筒和下滚筒同时转动,物料在上滚筒内向右移动,在下滚筒内向左移动,经上滚筒和下滚筒根据筛孔孔径的不同分为五级并分别自上排料管、下排料管和出料管排出,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操作便捷,对物料同时进行多步分级,实用性较强;包括箱体、底柱和进料管,箱体内部设置有内腔;还包括隔板、上支架、上滚筒、上分板、上齿环、固定架、中间齿轮、电机、主动齿轮、下支架、下滚筒、下分板、下齿环、上料箱、连接管、下料箱、出料管、上漏斗、上排料管、下漏斗和下排料管,上滚筒可转动设置于上支架的顶部。支架的顶部。支架的顶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滚筒筛


[0001]本技术涉及滚筒筛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级滚筒筛。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滚筒筛是一种用于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对物料进行分级筛选,使其更好进行后续加工的辅助装置,其在滚筒筛
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滚筒筛使用时通过滚筒的转动对物料进行分级筛选,但现有的滚筒筛大多通过多个动力分别对多个滚筒进行驱动从而完成对物料的多次筛分,导致整体结构臃肿复杂,占地面积较大,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对物料进行多次分级的多级滚筒筛。
[0004]本技术的一种多级滚筒筛,包括箱体、底柱和进料管,箱体内部设置有内腔,底柱固定设置于箱体的底部,进料管的底部自箱体的左部插入内腔;还包括隔板、上支架、上滚筒、上分板、上齿环、固定架、中间齿轮、电机、主动齿轮、下支架、下滚筒、下分板、下齿环、上料箱、连接管、下料箱、出料管、上漏斗、上排料管、下漏斗和下排料管,隔板固定设置于内腔的中部,上支架固定设置于隔板的顶部,上滚筒可转动设置于上支架的顶部,进料管的右部自上滚筒的左部输入端插入上滚筒内,上分板固定设置于上滚筒的内部,上滚筒的左部筛孔小于右部筛孔的孔径,上齿环固定圈套设置于上滚筒的右部,固定架固定设置于隔板的顶部右侧,中间齿轮可转动设置于固定架的中部并与上齿环啮合,隔板的中部设置有通孔,中间齿环的底部向下穿过通孔,电机固定设置于隔板的底部,主动齿轮设置于电机的右部并与中间齿轮啮合,下支架固定于内腔的底部,下滚筒可转动设置于下支架的顶部,下分板固定设置于下滚筒的内部,下滚筒的右部筛网的孔径小于左部筛孔的孔径,下齿环圈套设置于下滚筒的右部并与主动齿轮啮合,上料箱位于上滚筒的右方,上滚筒的右部穿过并可转动设置于上料箱的左部,连接管设置于上料箱的底部并向下穿过隔板,连接管的底部自下滚筒的右部输入端插入下滚筒内,下料箱位于下滚筒的左方,下滚筒的左部输出端自下料箱的右部穿过并可转动设置于下料箱的右部,出料管设置于下料箱的底部并向左穿出箱体,上料斗固定设置于隔板的底部并位于上滚筒的下方,上排料管设置于上漏斗的底部并向左穿出箱体,上漏斗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位于上分板的左右两侧,下漏斗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底部并位于下滚筒的下方,下排料管设置于下漏斗的底部并向下穿出箱体,下漏斗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位于下分板的左右两侧,上分板和下分板的中部均设置有通料孔。
[0005]本技术的一种多级滚筒筛,还包括第一脱料板、第二脱料板、第三脱料板和第四脱料板,第一脱料板固定设置于上分板的左部,第二脱料板固定设置于上滚筒的内部右端,第三脱料板固定设置于下分板的右部,第四脱料板固定设置于下滚筒的内部左端,第一脱料板、第二脱料板、第三脱料板和第四脱料板的中部均设置有料槽。
[0006]本技术的一种多级滚筒筛,还包括固定杆,固定杆固定设置于上滚筒和下滚筒的内部。
[0007]本技术的一种多级滚筒筛,还包括弧形条,弧形条固定设置于上滚筒的输出端内侧和下滚筒的输出端内侧。
[0008]本技术的一种多级滚筒筛,还包括斜块,斜块固定设置于上料箱的内部底端。
[0009]本技术的一种多级滚筒筛,还包括支杆,支杆固定设置于隔板的顶部并与上漏斗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0]本技术的一种多级滚筒筛,还包括万向轮和加强杆,万向轮设置于底柱的底部,加强杆固定设置于底柱的中部,加强杆的顶部与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的一种多级滚筒筛,还包括固定环,固定环固定设置于箱体的左部并圈套设置于进料管的中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多级滚筒筛对物料进行活筛选分级时,将物料自进料管导入上滚筒内,然后启动电机带动上滚筒和下滚筒同时转动,物料在上滚筒内向右移动,在下滚筒内向左移动,经上滚筒和下滚筒根据筛孔孔径的不同分为五级并分别自上排料管、下排料管和出料管排出,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操作便捷,对物料同时进行多步分级,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上滚筒和第二脱料板的连接左视示意图;
[0015]图3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标记:1、箱体;2、底柱;3、进料管;4、隔板;5、上支架;6、上滚筒;7、上分板;8、上齿环;9、固定架;10、中间齿轮;11、电机;12、主动齿轮;13、下支架;14、下滚筒;15、下分板;16、下齿环;17、上料箱;18、连接管;19、下料箱;20、出料管;21、上漏斗;22、上排料管;23、下漏斗;24、下排料管;25、第一脱料板;26、第二脱料板;27、第三脱料板;28、第四脱料板; 29、固定杆;30、弧形条;31、斜块;32、支杆;33、万向轮;34、加强杆;35、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多级滚筒筛,包括箱体1、底柱2和进料管3,箱体1内部设置有内腔,底柱2固定设置于箱体 1的底部,进料管3的底部自箱体1的左部插入内腔;还包括隔板4、上支架5、上滚筒6、上分板7、上齿环8、固定架9、中间齿轮10、电机11、主动齿轮12、下支架13、下滚筒14、下分板15、下齿环 16、上料箱17、连接管18、下料箱19、出料管20、上漏斗21、上排料管22、下漏斗23和下排料管24,隔板4固定设置于内腔的中部,上支架5固定设置于隔板4的顶部,上滚筒6可转动设置于上支架5 的顶部,进料管3的右部自上滚筒6的左部输入端插入上滚筒6内,上分板7固定设置于上滚筒6的内部,上滚筒6的左部筛孔小于右部筛孔的孔径,上齿环8固定圈套设置于上滚筒6的右部,固定架9固定设置于隔板
4的顶部右侧,中间齿轮10可转动设置于固定架9的中部并与上齿环8啮合,隔板4的中部设置有通孔,中间齿环的底部向下穿过通孔,电机11固定设置于隔板4的底部,主动齿轮12设置于电机11的右部并与中间齿轮10啮合,下支架13固定于内腔的底部,下滚筒14可转动设置于下支架13的顶部,下分板15固定设置于下滚筒14的内部,下滚筒14的右部筛网的孔径小于左部筛孔的孔径,下齿环16圈套设置于下滚筒14的右部并与主动齿轮12啮合,上料箱17位于上滚筒6的右方,上滚筒6的右部穿过并可转动设置于上料箱17的左部,连接管18设置于上料箱17的底部并向下穿过隔板4,连接管18的底部自下滚筒14的右部输入端插入下滚筒14 内,下料箱19位于下滚筒14的左方,下滚筒14的左部输出端自下料箱19的右部穿过并可转动设置于下料箱19的右部,出料管20设置于下料箱19的底部并向左穿出箱体1,上料斗固定设置于隔板4 的底部并位于上滚筒6的下方,上排料管22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滚筒筛,包括箱体(1)、底柱(2)和进料管(3),箱体(1)内部设置有内腔,底柱(2)固定设置于箱体(1)的底部,进料管(3)的底部自箱体(1)的左部插入内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4)、上支架(5)、上滚筒(6)、上分板(7)、上齿环(8)、固定架(9)、中间齿轮(10)、电机(11)、主动齿轮(12)、下支架(13)、下滚筒(14)、下分板(15)、下齿环(16)、上料箱(17)、连接管(18)、下料箱(19)、出料管(20)、上漏斗(21)、上排料管(22)、下漏斗(23)和下排料管(24),隔板(4)固定设置于内腔的中部,上支架(5)固定设置于隔板(4)的顶部,上滚筒(6)可转动设置于上支架(5)的顶部,进料管(3)的右部自上滚筒(6)的左部输入端插入上滚筒(6)内,上分板(7)固定设置于上滚筒(6)的内部,上滚筒(6)的左部筛孔小于右部筛孔的孔径,上齿环(8)固定圈套设置于上滚筒(6)的右部,固定架(9)固定设置于隔板(4)的顶部右侧,中间齿轮(10)可转动设置于固定架(9)的中部并与上齿环(8)啮合,隔板(4)的中部设置有通孔,中间齿环的底部向下穿过通孔,电机(11)固定设置于隔板(4)的底部,主动齿轮(12)设置于电机(11)的右部并与中间齿轮(10)啮合,下支架(13)固定于内腔的底部,下滚筒(14)可转动设置于下支架(13)的顶部,下分板(15)固定设置于下滚筒(14)的内部,下滚筒(14)的右部筛网的孔径小于左部筛孔的孔径,下齿环(16)圈套设置于下滚筒(14)的右部并与主动齿轮(12)啮合,上料箱(17)位于上滚筒(6)的右方,上滚筒(6)的右部穿过并可转动设置于上料箱(17)的左部,连接管(18)设置于上料箱(17)的底部并向下穿过隔板(4),连接管(18)的底部自下滚筒(14)的右部输入端插入下滚筒(14)内,下料箱(19)位于下滚筒(14)的左方,下滚筒(14)的左部输出端自下料箱(19)的右部穿过并可转动设置于下料箱(19)的右部,出料管(20)设置于下料箱(19)的底部并向左穿出箱体(1),上料斗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运忠顾桂荣廖科任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环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