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638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3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解决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燃气灶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引射器包括外环混气盘、内环混气盘、内环引射管和两个以上外环引射管,内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与各外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位于引射器的同一侧,使得内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与各外环引射管的进气端均位于一处,便于布置喷嘴以及对应的燃气管道,且便于后续检修工作的开展。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外环引射管沿周向螺旋设置,导致喷嘴分散,燃气管道较长,且需要使用三通道燃气阀。本申请通过将内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与各外环引射管的进气端设置于引射器的同一侧,喷嘴位置相对集中,可减小燃气管道长度,并且可采用两通道燃气阀门,附件结构得以简化。附件结构得以简化。附件结构得以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0001]本申请属于厨房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技术介绍

[0002]家用燃气灶燃烧器根据一次空气的进风方式有下进风式(一次空气在面板以下补充),上进风式(一次空气在面板以上补充)。上进风燃烧器的一、二次空气均来自面板以上,底壳可全密封,与传统的下进风燃烧器相比,上进风燃烧器更加安全,能够解决喷嘴被异物堵塞等问题。
[0003]上进风燃烧器由于其面板上有限的空间,其引射管结构很难做长,从而导致燃气与空气预混不完全,导致燃烧效率低,负荷难做大。为了提高引射能力,目前的上进风燃烧器一般设置多个引射管,相应的需要设置多个喷嘴,喷嘴的燃气管道以及阀门结构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目前燃气灶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0005]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引射管,包括:
[0006]内环混气盘,具有混气腔;
[0007]内环引射管,与所述内环混气盘的混气腔连通;
[0008]外环混气盘,具有混气腔;
[0009]两个以上外环引射管,与所述外环混气盘的混气腔连通;
[0010]其中,所述内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与所述两个以上外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位于所述引射器的同一侧。
[001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引射器为多环结构,包括外环混气盘与内环混气盘,多个引射管用于将燃气空气混合气流引射入外环、内环混气盘的混气腔中,保证燃烧效率。由于外环引射管的引射要求较大,本申请提供的引射器中,外环混气盘配置两个以上外环引射管,且内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与各外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位于引射器的同一侧,由此使得内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与各外环引射管的进气端均位于一处,便于布置喷嘴以及对应的燃气管道,并且便于后续检修工作的开展。
[0012]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外环引射管沿周向螺旋设置,导致喷嘴分布零散,燃气管道长度较长,并且通常需要使用三通道以上的燃气阀门。本申请通过将内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与各外环引射管的进气端设置于引射器的同一侧,喷嘴位置相对集中,可减小燃气管道长度,并且可采用两通道燃气阀门,附件结构得以简化。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射器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分隔所述内环引射管的进气区域以及所述外环引射管的进气区域。
[0014]通过设置隔板分隔内、外环引射管的进气区域,使得内环引射管的一次空气进气通道与外环引射管的一次空气进气通道分隔开,防止内、外环引射管引射一次空气的过程
中相互干扰、造成一次空气系数下降,进而提高燃烧器的引射性能。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射器还包括对接部,所述对接部设置有用于容纳进气端的容纳腔;所述隔板连接于所述对接部。
[0016]通过设置对接部,可将内、外环引射管的进气端设于对接部的容纳腔中,以此分隔引射器的一次空气进气区域与二次空气进气区域,避免一、二次空气抢气,进而提高燃烧器的引射性能。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环引射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外环引射管均包括连接的直管段和弯管段,两个所述外环引射管的所述弯管段沿周向反旋向间隔设置;
[0018]所述内环引射管平行设于两个所述外环引射管的直管段之间;
[0019]所述隔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隔板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直管段与所述内环引射管之间。
[0020]通过将外环引射管设置为包括直管段和弯管段,弯管段连接于外环混气盘,利用其弯曲结构,弯管段能够沿外环混气盘的周向延伸,增加弯管段的延伸长度,弯管段的旋向相反,以使所连接的直管段能够向引射器的同一侧延伸。内环引射管平行设置于两个直管段之间,便于引射管结构布置。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外环引射管包括两个以上间隔设置的管件。
[0022]通过将外环引射管设置为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管件,管件之间的轴向间隔同样用于一次空气进气,从而提高一次空气系数,进而提高该引射管的引射能力,增加燃烧器的热负荷。
[00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环引射管包括:
[0024]第一引射管件,具有用于对接喷嘴的进气端以及出气端;
[0025]第二引射管件,具有进气端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外环混气盘的出气端;
[0026]其中,所述第一引射管件和所述第二引射管件沿进气方向顺序设置,且所述第一引射管件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引射管件的进气端具有轴向间隔。
[0027]通过将外环引射管设置为两段式结构,以此提高一次空气系数,而引射管的数量未增加,因此不会增加引射器的体积。
[00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射管件和/或所述第二引射管件具有截面面积小于所在管件的进气端的喉管段。
[0029]通过在引射管中设置喉管段,由于喉管段的截面面积小于所在管件进气端的截面面积,因此具有喉管段的管件可以利用文丘里效应,提高一次空气系数。
[00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射管件和所述第二引射管件均具有所述喉管段,且所述第一引射管件的喉管段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引射管件的喉管段的横截面积。
[0031]通过设置第一引射管件的喉管段横截面积不大于第二引射管件的喉管段,使得气流在第一引射管件的喉管段中流通时流速更大,在第二引射管件的进气端能够获得更大的气体流速,更加容易卷吸一次空气,改良两个管件轴向间隔处一次空气的进入情况。
[00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射管件的喉管段的直径为6~14mm;所述第二引射管件的喉管段的直径为10~16mm。
[003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射管件沿进气方向依次为用于对接喷嘴的进气段和所述喉管段;
[0034]所述第二引射管件沿进气方向依次为用于对接第一引射管件的进气段、所述喉管段和用于连接混气盘的过渡段。
[0035]通过设置第一引射管件包括进气段和喉管段,第二引射管件包括进气段、喉管段和过渡段,使得第一引射管件的喉管段对接第二引射管件的进气段,一方面喉管段中气体流速大,能够在第二引射管件的进气段获得更大的气体流速,另一方面第二引射管件的进气段截面面积较大,更有利于一次空气进入,进一步改良两个管件轴向间隔处一次空气的进入情况。
[003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射管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引射管件的长度。
[0037]通过设置第一引射管件的长度更小,使得两个管件之间的轴向间隔更靠近喷嘴,第二引射管件能够将未进入第一引射管件的燃气吸入,降低燃气泄漏风险。
[003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轴向间隔为6~12mm。
[0039]通过设置第一引射管件与第二引射管件之间轴向间隔为6~12mm,在该轴向间隔范围内,第二引射管件能够获得更大的一次空气系数。
[0040]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
[0041]上述的引射器;
[0042]分气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环混气盘,具有混气腔;内环引射管,与所述内环混气盘的混气腔连通;外环混气盘,具有混气腔;两个以上外环引射管,与所述外环混气盘的混气腔连通;其中,所述内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与所述两个以上外环引射管的进气端位于所述引射器的同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器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分隔所述内环引射管的进气区域以及所述外环引射管的进气区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器还包括对接部,所述对接部设置有用于容纳进气端的容纳腔;所述隔板连接于所述对接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引射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外环引射管均包括连接的直管段和弯管段,两个所述外环引射管的所述弯管段沿周向反旋向间隔设置;所述内环引射管平行设于两个所述外环引射管的直管段之间;所述隔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隔板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直管段与所述内环引射管之间。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外环引射管包括两个以上间隔设置的管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引射管包括:第一引射管件,具有用于对接喷嘴的进气端以及出气端;第二引射管件,具有进气端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外环混气盘的出气端;其中,所述第一引射管件和所述第二引射管件沿进气方向顺序设置,且所述第一引射管件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引射管件的进气端具有轴向间隔。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射管件和/或所述第二引射管件具有截面面积小于所在管件的进气端的喉管段。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射管件和所述第二引射管件均具有所述喉管段,且所述第一引射管件的喉管段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引射管件的喉管段的横截面积。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射管件的喉管段的直径为6~14mm;所述第二引射管件的喉管段的直径为10~16mm。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射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争鸣陈园园张炳卫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