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基接缝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6296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基接缝构造,包括铺装层、行车大悬臂结构、调平层、柔性垫片、路基土体和搭板,所述的行车大悬臂结构包括侧墙以及侧墙上的顶板和牛腿,所述的搭板水平搭在牛腿与路基土体上,且与侧墙接触,所述的柔性垫片位于侧墙和搭板的接缝上方,所述的调平层覆盖在柔性垫片上方,所述的搭板上设有水稳层,所述的铺装层覆盖在水稳层和调平层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路面连续无接缝,路面结构整体性好,施工和运维成本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基接缝构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与隧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基接缝构造。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一种地下建筑物,主要类型有山岭隧道、水底隧道和地下隧道等。城市地下隧道是城市快速路或者主干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国内的城市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多。我国城市人多地少,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尤以特大城市更为严重,为实现城市的快速交通,通常采用地面或者高架快速道路的方式,但这些方式在施工建设中会引起城市环境、土地、景观等一系列问题。
[0003]地下交通系统,具有单向性和直达性等流通特点,同时具有减少能源消耗、节省地面土地、分流车辆、减少地面交通压力等优势,因此,在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当下,采用适应城市发展趋势,满足节能、环保、快捷等要求的地下快速道路系统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传统的地下通道一般为全埋式地下通道,相对于地面快速路或者高架快速路,存在如造价较高、开挖支护风险较大的问题,此外,传统地下通道因通风消防的要求而产生较高的管理维护成本,而在驾驶体验中,特别是在长距离的隧道输送中,容易引起驾驶员视觉压抑,或者视觉疲惫等问题,进而提高了驾驶的风险。为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悬臂敞开式的隧道结构应运而生,相应的就会有行车大悬臂结构。
[0004]行车大悬臂结构与外侧路基一般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行车大悬臂结构的地下部分多为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与周边土层的刚度和弹性模量不同,在时空效应下会产生不均匀沉降,对于大悬臂结构上行车来说,容易在裂缝处产生高差,必然会存在接缝问题,传统接缝诸如桥梁的伸缩缝结构,通过钢制伸缩缝减少接缝处的裂缝、变形和不均匀沉降等问题,降低了整体性,车辆在伸缩缝处经常出现“跳车”现象,影响了行车速度、安全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基接缝构造,路面连续无接缝,路面结构整体性好,施工和运维成本低。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基接缝构造,包括铺装层、行车大悬臂结构、调平层、柔性垫片、路基土体和搭板,所述的行车大悬臂结构包括侧墙以及侧墙上的顶板和牛腿,所述的搭板水平搭在牛腿与路基土体上,且与侧墙接触,所述的柔性垫片位于侧墙和搭板的接缝上方,所述的调平层覆盖在柔性垫片上,所述的搭板上设有水稳层,所述的铺装层覆盖在水稳层和调平层上;
[0008]所述的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基接缝构造路面连续无接缝,驾车行驶感觉良好,无跳车现象,整体景观好,所述的水稳层和搭板作为刚度过渡区,可以减少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基土体刚度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形成均匀过渡,加强了路面结构的整体性。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调平层内铺装有钢筋网片。
[0010]进一步地,位于柔性垫片上方区域的钢筋网片的铺装密度,大于没有位于柔性垫片上方区域的钢筋网片的铺装密度;
[0011]在柔性垫片上方加密铺装钢筋网片可以进一步减小调平层在动载下的裂缝宽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铺装层上设有嵌缝,所述的嵌缝位于侧墙和搭板的接缝的正上方。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嵌缝内填充有柔性防水材料;
[0014]在嵌缝位于侧墙和搭板的接缝上方开槽并填充柔性防水材料,可以增加铺装层表面延性,有利于形成均匀过渡,加强了构造的整体性。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柔性防水材料为聚氨酯。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柔性垫片为橡胶垫片。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侧墙为等厚度墙、变厚度墙或等厚度墙与扶壁柱的组合型式。
[0018]进一步地,所述的顶板为等厚度板、变厚度板、肋板式结构或箱型结构。
[0019]进一步地,所述的顶板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钢—砼组合结构。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如下有益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构造包括铺装层、行车大悬臂结构、调平层、柔性垫片、路基土体和搭板,行车大悬臂结构包括侧墙以及侧墙上的顶板和牛腿,搭板水平搭在牛腿与路基土体上,且与侧墙接触,柔性垫片位于侧墙和搭板的接缝上方,调平层覆盖在柔性垫片上,搭板上设有水稳层,铺装层覆盖在水稳层和调平层上,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基接缝构造路面连续无接缝,驾车行驶感觉良好,无跳车现象,整体景观好,水稳层和搭板作为刚度过渡区,可以减少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基土体8刚度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形成均匀过渡,加强了路面结构的整体性,结构稳定;
[0022](2)本专利技术调平层内铺装有钢筋网片,位于柔性垫片上方区域的钢筋网片的铺装密度,大于没有位于柔性垫片上方区域的钢筋网片的铺装密度,在柔性垫片上方加密铺装钢筋网片可以进一步减小调平层在动载下的裂缝宽度,提高行车舒适度;
[0023](3)本专利技术铺装层上设有嵌缝,嵌缝位于侧墙和搭板的接缝的正上方,嵌缝内填充有柔性防水材料,在嵌缝位于侧墙和搭板的接缝上方开槽并填充柔性防水材料,可以增加铺装层表面延性,有利于形成均匀过渡,加强了构造的整体性;
[0024](4)本专利技术构造需要维护时,可根据维护需要更换相应结构层,维护方便,现场维护时便于管理,运营费用低;
[0025](5)本专利技术施工工序仅涉及到钢筋绑扎、混凝土和水稳浇筑、敷设铺装层、开槽嵌缝等环节,工序简便,现场施工难度低。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搭板和水稳层安装完成时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调平层安装完成时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截面图;
[0030]图中标号说明:
[0031]1.防撞结构,2.附属结构,3.铺装层,4.凹槽,5.行车大悬臂结构,6.调平层,7.柔性垫片,8.路基土体,9.搭板,10.水稳层,11.钢筋网片,51.顶板,52.侧墙,53.牛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33]实施例1
[0034]一种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基接缝构造,包括铺装层3、行车大悬臂结构5、调平层6、柔性垫片7、路基土体8和搭板9,行车大悬臂结构5包括侧墙5以及侧墙5上的顶板51和牛腿53,顶板51为悬挑结构,地道内与外界联通,为半敞开式,搭板9水平搭在牛腿53与路基土体8上,且与侧墙5接触,柔性垫片7为橡胶垫片,位于侧墙5和搭板9的接缝上方,调平层6覆盖在柔性垫片7上,搭板9上设有水稳层10,铺装层3覆盖在水稳层10和调平层6上;
[0035]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基接缝构造路面连续无接缝,驾车行驶感觉良好,无跳车现象,整体景观好,水稳层10和搭板9作为刚度过渡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基接缝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装层(3)、行车大悬臂结构(5)、调平层(6)、柔性垫片(7)、路基土体(8)和搭板(9),所述的行车大悬臂结构(5)包括侧墙(5)以及侧墙(5)上的顶板(51)和牛腿(53),所述的搭板(9)水平搭在牛腿(53)与路基土体(8)上,且与侧墙(5)接触,所述的柔性垫片(7)位于侧墙(5)和搭板(9)的接缝上方,所述的调平层(6)覆盖在柔性垫片(7)上,所述的搭板(9)上设有水稳层(10),所述的铺装层(3)覆盖在水稳层(10)和调平层(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基接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平层(6)内铺装有钢筋网片(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基接缝构造,其特征在于,位于柔性垫片(7)上方区域的钢筋网片(11)的铺装密度,大于没有位于柔性垫片(7)上方区域的钢筋网片(11)的铺装密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彬陈宇缪乾徐璁叶志荣陆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