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用热交换节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629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房屋建筑工程领域的一种房屋建筑用热交换节能系统,包括设置在墙体内的温差感应机构和热交换通风机构,所述热交换机构包括热交换器,热交换器靠近墙体外侧的一端开有外侧通风口,靠近墙体内侧的一端开有内侧通风口,所述内侧通风口处设置有流量控制单元,流量控制单元根据墙体内外两侧的温差调节经过内侧通风口的流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房屋内外的温差控制房屋内外换气的效率,在温差较大时,降低换气效率,延长热交换的时间,使得外界的空气被充分热交换后再进入室内,在保证空气的流通时更注重房屋的保温,节能的同时提高人们的舒适性;在温差较小时,加快换气效率,进行快速换气,使得房屋能够快速通风,保证室内的空气清新。空气清新。空气清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建筑用热交换节能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为房屋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到的是一种房屋建筑用热交换节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房屋是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为人们遮风挡雨,随着当外界环境温度与房屋内的温度相差较大时,人们希望房屋具有良好的保温功能,使人们在房屋内居住舒适;但是因为人们在房屋内生活,人们具有呼吸新鲜空气的需求,所以人们同时希望房屋具有良好的通风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矛盾。目前人们通过空调新风系统来解决保温和通风的问题,但是这样在凤舞内外温差较大时会大大增加空调新风系统的负荷,增加能源消耗。所以急需一种房屋建筑用热交换节能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房屋建筑用热交换节能系统,能够在房屋换气时利用排风在夏季时预冷干燥新风,在冬季时预热加湿新风,使新风负荷显著降低。本专利技术能够根据房屋内外的温差控制房屋内外换气的效率,在温差较大时,降低换气的效率,延长热交换的时间,使得外界的空气被充分热交换后再进入室内,在保证空气的流通时更注重房屋的保温功能,节能的同时提高人们的舒适性;在温差较小时,加快换气的效率,进行快速换气,使得房屋能够快速通风,保证室内的空气清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建筑用热交换节能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现有技术缺点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屋建筑用热交换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墙体内用于测量墙体内外稳产的温差感应机构和用于交换墙体内外气流的热交换通风机构,所述热交换机构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靠近墙体外侧的一端开有外侧通风口,靠近墙体内侧的一端开有内侧通风口,所述内侧通风口处设置有流量控制单元,所述流量控制单元根据墙体内外两侧的温差调节经过内侧通风口的流量。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流量控制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墙体内的套壳,所述套壳内转动安装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与温差感应机构相连,齿轮盘靠近墙体内侧的一端表面开有涡状螺纹,所述涡状螺纹上滑动安装有封闭板;套壳靠近墙体内侧的端面上开有径向的滑动槽,所述封闭板滑动安装在滑动槽内,所述齿轮盘转动驱动封闭板封闭内侧通风口。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温差感应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墙体上的密封的感应仓,感应仓连通墙体的内外两侧,所述感应仓内水平滑动安装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密封感应仓的水平两侧;驱动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在感应仓内驱动板的两端充有膨胀气体;所述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分别与转动安装在墙体上的第二齿轮上、下齿部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同轴固定安装在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安装在墙体上;所述第三齿轮与齿轮盘传动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热交换器内部设置有热交换板,所述热交换板将热交换器分隔成新风管道、污风管道;所述外侧通风口包括相互分隔的新风进口和污风出口,内侧通风口包括新风出口、污风进口;所述外侧通风口处设置有滤网。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滤网固定安装第二转动轴上,第二转动轴转动安装在热交换器上,所述第二转动轴外接电源。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新风进口、污风出口内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风扇、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安装方向相反,第一风扇用于向墙体内侧吹气;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分别转动安装两第三转动轴上,所述第三转动轴转动安装在热交换器上,第三转动轴上还固定安装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五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传动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封闭板上固定安装有刹车杆,所述刹车杆的端部设置摩擦部,所述摩擦部用于与第二转动轴摩擦,降低第二转动轴的转速。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热交换器上还固定安装有毛刷,所述毛刷用于清理滤网。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专利技术能够在房屋换气时利用排风在夏季时预冷干燥新风,在冬季时预热加湿新风,使新风负荷显著降低。本专利技术能够根据房屋内外的温差控制房屋内外换气的效率,在温差较大时,降低换气的效率,延长热交换的时间,使得外界的空气被充分热交换后再进入室内,在保证空气的流通时更注重房屋的保温功能,节能的同时提高人们的舒适性;在温差较小时,加快换气的效率,进行快速换气,使得房屋能够快速通风,保证室内的空气清新。
[0015]2.本专利技术能够自动清洁滤网,避免人工清理,延长滤网的使用寿命,保证热交换器的换气效率。滤网在新风进口处因为过滤杂物发生堵塞,本专利技术利用污风出口吹出的风反向吹向滤网的堵塞处来自动清洁滤网的堵塞处,避免人工清理,延长滤网的使用寿命,保证热交换器的换气效率。
[0016]3.本专利技术不仅通过封闭板逐渐减小、增大内侧通风口的口径来调节热交换器的换气效率;还同时利用封闭板的移动逐渐增大、减小对第二转动轴的摩擦力,以此来控制第二转动轴的转速,进而调节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的转速,配合流量控制单元调节热交换器的换气效率,使得调节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房屋建筑用热交换节能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去除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温差感应机构和热交换机构的剖视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温差感应机构的剖视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流量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温差感应机构和流量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去除墙体和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
[002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8]1‑
墙体、2

热交换器、21

外侧通风口、211

新风进口、212

污风出口、22

内侧通风口、221

新风出口、222

污风进口、23

热交换板、31

套壳、32

齿轮盘、33

涡状螺纹、34

封闭板、35

滑动槽、41

感应仓、42

驱动板、43

第一齿条、44

第二齿条、4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建筑用热交换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墙体(1)内用于测量墙体(1)内外稳产的温差感应机构和用于交换墙体(1)内外气流的热交换通风机构,所述热交换机构包括热交换器(2),所述热交换器(2)靠近墙体(1)外侧的一端开有外侧通风口(21),靠近墙体(1)内侧的一端开有内侧通风口(22),所述内侧通风口(22)处设置有流量控制单元,所述流量控制单元根据墙体(1)内外两侧的温差调节经过内侧通风口(22)的流量;所述流量控制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墙体(1)内的套壳(31),所述套壳(31)内转动安装有齿轮盘(32),所述齿轮盘(32)与温差感应机构相连,齿轮盘(32)靠近墙体(1)内侧的一端表面开有涡状螺纹(33),所述涡状螺纹(33)上滑动安装有封闭板(34);套壳(31)靠近墙体(1)内侧的端面上开有径向的滑动槽(35),所述封闭板(34)滑动安装在滑动槽(35)内,所述齿轮盘(32)转动驱动封闭板(34)封闭内侧通风口(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用热交换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感应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墙体(1)上的密封的感应仓(41),感应仓(41)连通墙体(1)的内外两侧,所述感应仓(41)内水平滑动安装有驱动板(42),所述驱动板(42)密封感应仓(41)的水平两侧;驱动板(4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43)、第二齿条(44);在感应仓(41)内驱动板(42)的两端充有膨胀气体;所述第一齿条(43)、第二齿条(44)分别与转动安装在墙体(1)上的第二齿轮(46)上、下齿部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46)同轴设置有第三齿轮(47),所述第二齿轮(46)与第三齿轮(47)同轴固定安装在第一转动轴(48),所述第一转动轴(48)转动安装在墙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强赵强张晓琳张竹栋曹学志刘裕诚黄阳阳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