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粘接移动终端的中框与待粘接件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胶黏剂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粘接移动终端的中框与待粘接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移动终端的中框是其框架,其上承载着各个零配件,在组装阶段,中框需要与显示屏、前后盖等待粘接件进行粘接以形成完整的移动终端。以手机为例,所述中框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组装阶段,需要在手机中框的顶面粘接显示屏和前盖且底面粘接后盖。目前移动终端的中框与待粘接件的粘接位置通常位于中框四周近边缘处,粘接方式一般采取边框粘接与泡棉胶补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中框与待粘接件的粘接位置上设置点胶槽,在粘结位置处避开点胶槽的位置贴上泡棉胶,接着在点胶槽中施以适量PUR胶料,保证将中框与待粘接件贴合后有一部分PUR胶料从中框和待粘接件的粘接面溢出,贴合后进行预压激活泡棉胶,随后将外观面上多余的PUR胶料擦去,之后随静置时间缓慢湿气固化。此工艺虽然一般可以保证衔接缝隙完整填充且没有段差,但是在有些结构设计中,移动中框与待粘接件之间的缝隙缓慢增大,造成PUR胶料在未完全固化时被迫分层或与粘接面脱离,这种粘接方式会使得移动终端的中框与待粘接件之间留出空隙,对于防尘、防灰、防水等性能均会造成影响且会影响美观。
[0003]此外,目前为了追求大显示区域和美观效果,显示屏和后盖等待粘接件采用3D曲面结构的越来越多,3D曲面结构的显示屏和后盖由于粘接后与中框之间的缝隙更大,结构变形更为复杂,因此产生的反弹力也更大,更易造成这种分层或脱离现象,最终导致PUR胶料固化后存在更严重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粘接移动终端的中框与待粘接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贴泡棉胶:在中框四周近边缘的粘接位置贴上泡棉胶,得到泡棉胶中框;(2)贴合待粘接件:将待粘接件安装到泡棉胶中框上得到贴合件,所述贴合件中待粘接件与中框通过泡棉胶贴合,且待粘接件与中框之间位于泡棉胶外围的区域具有缝隙;(3)预压激活泡棉胶:将贴合件的中框与待粘接件进行压合以预压激活泡棉胶,随后静置至中框与待粘接件之间位于泡棉胶外围区域的缝隙大小无变化,得到预压激活件;(4)点胶:将UV湿气双阶段固化胶点入预压激活件的中框与待粘结件之间位于泡棉胶外围区域的缝隙外观面,所述UV湿气双阶段固化胶通过流动性填满该缝隙,得到点胶件;所述UV湿气双阶段固化胶在25℃下的粘度为100
‑
10000cps且触变为1.0
‑
1.5;(5)第一次UV光照固化:朝着点胶件的中框与待粘接件之间位于泡棉胶外围区域的缝隙外观面照射UV,直至胶水储能模量升至104‑
107Pa,得到第一次UV光照件;(6)擦胶:通过保压夹具对第一次UV光照件的中框和待粘接件进行夹持以使两者压合,随后将超出缝隙外观面的UV湿气双阶段固化胶擦去,得到擦胶件;(7)第二次UV光照固化:朝着擦胶件的中框与待粘接件之间位于泡棉胶外围区域的的缝隙外观面照射UV,使UV湿气双阶段固化胶完全UV固化,得到第二次UV光照件;(8)湿气固化:将第二次UV光照件静置,UV湿气双阶段固化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进行湿气固化,待湿气固化至少30min后,拆除保压夹具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粘接移动终端的中框与待粘接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粘接件为显示屏、前盖或后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粘接移动终端的中框与待粘接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粘接位置的外侧边缘与中框四周内侧边缘的距离为0.5
‑
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粘接移动终端的中框与待粘接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泡棉胶的厚度L为0.05mm以上,优选为0.05
‑
0.3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粘接移动终端的中框与待粘接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贴合件中待粘接件与中框之间位于泡棉胶外围区域的缝隙宽度D为0.05mm以上,优选为0.05
‑
0.3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粘接移动终端的中框与待粘接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和步骤(6)中所述压合的压力各自独立地为5
‑
110kg。7.根据权利要求1
‑
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粘接移动终端的中框与待粘接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UV湿气双阶段固化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粘接移动终端的中框与待粘接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聚合物选自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蓖麻油多元醇以及聚丁二烯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多元醇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
‑
5000;所述多异氰酸酯为分子链终端带有两个及以上异氰酸酯基团的化合物;所述催化剂选自2,2
‑
二吗啉基二乙基醚、有机铋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以及辛酸亚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γ
‑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
‑
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γ
‑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
‑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
‑
β
‑
(氨乙基)
‑
γ
‑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γ
‑
(2,3
‑
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β
‑
(3,4
‑
环氧环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淼,许逊福,刘涛,曹阳,
申请(专利权)人:韦尔通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