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双层整体电梯井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5881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装配式双层整体电梯井平台,包括上平台、下平台、支架、电动缸、内模板和支撑结构;上平台包括第一九宫格支架和第一平台板,第一九宫格支架上侧设有吊耳;支架包括四个支柱和若干横向加强筋,四个支柱对应向外两个侧面均匀分布有若干电动缸,电动缸与支柱可拆卸固定连接,内模板包括L型内模板和一字内模板,电动缸与一字内模板螺栓固定连接;下平台包括第二九宫格支架和第二平台板,第二九宫格支架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柱连接件,第二立柱连接件与支柱可拆卸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装配式构造整体性和稳定性好,施工操作简单,而双层操作平台,安全防护性能好,便于施工,平台整体可以在不同工程中重复使用,节约成本。节约成本。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双层整体电梯井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井施工平台
,具体涉及装配式双层整体电梯井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中对于电梯井灌浆时的内模安装通常采用在井内搭设落地或者悬挑满堂脚手架,并在其上铺设平台作为电梯井施工的操作平台,在平台上进行钢筋、模板、混凝土等分项工程作业,电梯井内模采用木模板,井筒内模板加固采用钢管和顶托十字交叉水平支撑于模板背楞主梁上,外模通过对拉螺杆与内模固定,施工工序包括满堂架搭设、平台铺设、钢筋绑扎、内外模组装、井筒内模板加固、浇筑混凝土、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施工下一层电梯井需要重复以上步骤。此方法工序繁杂,循环时间长,井筒内十字交叉水平加固支撑多、安拆施工困难,整体性差,模板工程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装配式双层整体电梯井平台,装配式构造整体性和稳定性好,施工操作简单,而双层操作平台,安全防护性能好,便于施工,平台整体可以在不同工程中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装配式双层整体电梯井平台,包括上平台、下平台、支架、电动缸、内模板和支撑结构;
[0006]所述上平台包括第一九宫格支架和第一平台板,所述第一平台板位于第一九宫格支架上侧,所述第一九宫格支架上侧设有吊耳;
[0007]所述支架包括四个支柱和若干横向加强筋,四个所述支柱上侧与第一九宫格支架十字交叉处一一对应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支柱对应向外两个侧面均匀分布有若干电动缸,所述电动缸与支柱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内模板包括L型内模板和一字内模板,所述电动缸与一字内模板螺栓固定连接;
[0008]下平台包括第二九宫格支架和第二平台板,所述第二平台板位于第二九宫格支架上侧,所述第二九宫格支架上侧四个十字交叉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柱连接件,所述第二立柱连接件与支柱可拆卸固定连接;
[0009]所述支撑结构对称设于已灌浆墙体两侧,同侧已灌浆墙体至少设有两个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与墙体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有开口向上的限位支座,所述限位支座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牛角,所述支撑牛角伸出限位支座,所述上平台和下平台的宽度尺寸大于两个相对称的支撑牛角之间的宽度尺寸,且所述上平台和下平台的宽度尺寸小于两个相对称的限位支座之间的宽度尺寸。
[0010]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上平台中的第一九宫格支架用于支撑第一平台板,第一九宫格支架形状为九宫格,这样其内部有很多加固结构,使第一九宫格支架结构更加稳固,第一平台板能够在灌浆时为工作人员提供操作的平台;吊耳使装配式双层整体电梯井平台能
够与外部设备如塔吊连接,用于移动装配式双层整体电梯井平台;
[0011]支架不仅将上平台和下平台连接,并通过横向加强筋加固,而且也固定连接电动缸,通过电动缸固定连接有一字内模板,将一字内模板与L型内模板相互连接能构成电梯井内模,使用时,通过电动缸控制将一字内模板伸出上平台和下平台,并与L型内模板固定型成内膜,由电动缸和支架配合支撑,同时灌浆中预留的定位钢筋与一字内模板、L型内模板固定辅助定位,防止偏移,拆除内模板时,只需先将L型内模板拆除,然后控制电动缸将一字内模板收回上平台和下平台内,等待下次使用,这样将模板、模板加固支撑相集成,大大提升了内模板的安装拆卸效率;支柱上侧与第一九宫格支架十字交叉处一一对应固定连接,支柱第二九宫格支架上侧四个十字交叉处下侧与固定连接,使支柱固定在第一九宫格支架和第二九宫格支架最坚固的位置,提高受力强度;
[0012]下平台通过第二九宫格支架内部的加固结构加固,使下平台更加稳固,第二平台板便于操作人员安装固定L型内模板,便于施工;
[0013]支撑结构与下平台配合用于支撑装配式双层整体电梯井平台,当一层电梯井混凝土养护完成,先通过上平台安装上一层的支撑结构,然后使用吊车将上平台、下平台吊起上移,由于限位支座开口向上,当下平台与上一层的支撑牛角相接触,支撑牛角向上转动,使下平台通过,待下平台完全通过后,支撑牛角随重力再次复位,此时吊车将下平台下移放置在上一层支撑结构上,这样能够快速的将上平台、下平台位移至其他楼层施工,且由于重力由支撑结构均匀承受,不会产生对墙体有害的水平推力,对墙体进行保护;
[0014]由于装配式双层整体电梯井平台由下平台、支架与上平台、电动缸和内模板组合而成,可以拆卸,使得该结构可以反复使用,降低了设备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0015]所述第一九宫格支架包括四个上平台基本单元和八个第一支架连接件,所述上平台基本单元包括第一L支架和第一十字支架,所述第一十字支架相邻两个支脚与第一L支架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十字支架另外两个支脚与第一L支架两个支脚均与第一支架连接件螺栓固定连接。
[0016]四个所述第一十字支架十字交叉处下侧设有第一立柱连接件,四个所述第一立柱连接件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连接件,所述第二支架连接件与支柱上端螺栓固定连接。
[0017]所述第一支架连接件和第二支架连接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支架连接件和第二支架连接件都均匀分布有一列第一调节螺栓通孔。
[0018]四个所述支柱均包括竖向支撑柱和横向连接件,所述横向连接件与横向加强筋螺栓固定连接。
[0019]所述横向连接件均匀分布有一列第二调节螺栓通孔。
[0020]所述第二九宫格支架包括四个下平台基本单元和八个第三支架连接件,所述下平台基本单元包括第二L支架和第二十字支架,所述第二十字支架相邻两个支脚与第二L支架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十字支架另外两个支脚与第二L支架两个支脚均与第三支架连接件螺栓固定连接。
[0021]所述第二立柱连接件螺栓连接有第四支架连接件,所述第四支架连接件与支柱下侧螺栓连接。
[0022]所述第三支架连接件和第四支架连接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三支架连接件和第四支
架连接件都均匀分布有一列第三调节螺栓通孔。
[0023]所述吊耳数量为四个,且所述吊耳与上平台基本单元一一对应焊接。
[002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具有以下特点:
[0025]1.采用附模装配式双层整体吊升平台,装配式构造,整体性和稳定性好,双层操作平台,安全防护性能好。
[0026]2.采用附模装配式双层整体吊升平台,不用搭设大量钢管脚手架,能节省大量人力成本及周转材料费支出。
[0027]3.采用附模装配式双层整体吊升平台,具备平台、模板、模板加固支撑集成功能,一次性拼装完成,减少了支架搭设、平台面搭拆、模板的拼装和加固等所需时间,大幅节约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0028]4.附模装配式双层整体吊升平台及支撑结构可在不同工程的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0029]5.附模装配式双层整体吊升式平台的支撑结构采用螺栓与墙体连接,无需在剪力墙上留设用于穿工字钢的洞口,施工操作简单,节省人工费用。
[0030]6.附模装配式双层整体吊升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双层整体电梯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平台(1)、下平台(2)、支架(3)、电动缸(4)、内模板(5)和支撑结构(6);所述上平台(1)包括第一九宫格支架(11)和第一平台板(12),所述第一平台板(12)位于第一九宫格支架(11)上侧,所述第一九宫格支架(11)上侧设有吊耳(13);所述支架(3)包括四个支柱(31)和若干横向加强筋(32),四个所述支柱(31)上侧与第一九宫格支架(11)十字交叉处一一对应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支柱(31)对应向外两个侧面均匀分布有若干电动缸(4),所述电动缸(4)与支柱(31)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内模板(5)包括L型内模板(51)和一字内模板(52),所述电动缸(4)与一字内模板(52)螺栓固定连接;下平台(2)包括第二九宫格支架(21)和第二平台板(22),所述第二平台板(22)位于第二九宫格支架(21)上侧,所述第二九宫格支架(21)上侧四个十字交叉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柱连接件(213),所述第二立柱连接件(213)与支柱(31)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结构(6)对称设于已灌浆墙体两侧,同侧已灌浆墙体至少设有两个支撑结构(6),所述支撑结构(6)包括与墙体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板(61),所述安装板(61)固定连接有开口向上的限位支座(62),所述限位支座(62)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牛角(63),所述支撑牛角(63)伸出限位支座(62),所述上平台(1)和下平台(2)的宽度尺寸大于两个相对称的支撑牛角(63)之间的宽度尺寸,且所述上平台(1)和下平台(2)的宽度尺寸小于两个相对称的限位支座(62)之间的宽度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双层整体电梯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九宫格支架(11)包括四个上平台基本单元(111)和八个第一支架连接件(112),所述上平台基本单元(111)包括第一L支架(1111)和第一十字支架(1112),所述第一十字支架(1112)相邻两个支脚与第一L支架(1111)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十字支架(1112)另外两个支脚与第一L支架(1111)两个支脚均与第一支架连接件(12)螺栓固定连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利平陆顺庄文寿陈文林祁星昱张洪超晏小青冉华郑学军熊进龙杨书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