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统计林地资源动态变化面积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575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统计林地资源动态变化面积的方法及系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拍摄存储;步骤二、图像处理;步骤三、变化对比;步骤四、数据建模,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林地资源统计技术领域。该统计林地资源动态变化面积的方法及系统,固定信息采集终端的信息采集点,为采集图像的对比提供保障,通过对图像进行涂色渲染处理,保证林地植株和空白处的鲜明对比,从而更好的计算出植株覆盖面积和裸露面积,为林地植株资源的动态变化提供数据资料,通过数据建模,对不同时间段获得的植株覆盖面积和裸露面积进行排序,对林地植株的后续变化趋势进行预判,为林地植株的维护提供数据支撑,为林地植株的动态变化提供方向研究渠道。株的动态变化提供方向研究渠道。株的动态变化提供方向研究渠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统计林地资源动态变化面积的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林地资源统计
,具体为一种统计林地资源动态变化面积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林地是主要用于林业生产的地区或天然林区的统称,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土地,在林业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关注区林地的变化,动态反映其森林保护、生态修复的状况,为林业资源的有效评估和管理、为森林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撑,目前遥感技术监测林地资源技术相对成熟,通常采用卫星进行遥感,监测成本相对较高,为此,特提出一种统计林地资源动态变化面积的方法及系统,利用定点拍照,并通过涂色渲染对比的方式,简单明确林地植株的覆盖面积,降低成本的同时,对林地植株覆盖的动态变化进行有效的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统计林地资源动态变化面积的方法及系统,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统计林地资源动态变化面积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拍摄存储:通过空间定位模块设定信息采集终端采集林地资源信息的高空固定点,控制信息采集终端在高空固定点拍摄林地资源图片,利用区域划分模块对林地区域进行区域划分,保证每一个区域都在一个信息采集终端拍摄图片的拍摄范围内后,通过分区存储模块将拍摄后的林地资源图片按照不同区域划分进行存储,同时在间隔相同时间后,重复操作,拍摄林地资源图片存储到分区存储模块中;
[0008]步骤二、图像处理:对步骤一中获得不同区域的林地资源图片,通过植株涂色模块对图像中的植株进行涂色加深,凸显植株覆盖区域,利用背景虚化模块对林地资源图片进行背景虚化,直至背景达到空白透明,获得林地资源处理图像,对相邻时间段拍摄的林地资源图片进行处理后,利用叠合验证模块将后段时间拍摄林地资源图片处理形成的林地资源处理图像和前段时间拍摄林地资源图片处理形成的林地资源处理图像进行重合对比,人工进行重合度识别,判断出植株覆盖变化位置;
[0009]步骤三、变化对比:缺失域定位模块对步骤二中获得的林地资源处理图像中的空白处进行定位,利用覆盖域定位模块对步骤二中获得的林地资源处理图像中的涂色加深部分进行定位,通过面积计算模块计算出涂色加深部分占林地处理图像总体面积的百分比,即为该林地区域的植株覆盖面积,余下部分为裸露面积,利用走向比较模块对相邻时间段拍摄的林地资源图片进行处理后的林地资源处理图像计算面积进行比较,判断植株覆盖面
积的增大或者减小,结合步骤二中植株覆盖变化位置信息判定植株覆盖和缺失的方向;
[0010]步骤四、数据建模:资料整合模块对步骤一中采集的林地资源图片、步骤二中的林地资源处理图像和步骤三中计算对应图像的植株覆盖面积和裸露面积进行分类整合,利用覆盖统计模块按照拍照顺序对资料整合模块中分类整合后的植株覆盖面积进行排序,通过走向统计模块记录植株覆盖面积变化趋势,利用趋势预判模块根据植株覆盖面积变化趋势做出后续林地植株覆盖面积变化趋势预测范围,并在展示终端中进行展示。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信息采集终端的信息采集点,为采集图像的对比提供保障,并且通过对图像进行涂色渲染处理,保证林地植株和空白处的鲜明对比,从而可以更好的计算出植株覆盖面积和裸露面积,为林地植株资源的动态变化提供数据资料,并且通过数据建模,对不同时间段获得的植株覆盖面积和裸露面积进行排序,对林地植株的后续变化趋势进行预判,为林地植株的维护提供数据支撑。
[0012]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统计林地资源动态变化面积的系统,包括信息采集终端和展示终端,所述信息采集终端和展示终端通过变化处理预测系统进行对接,所述变化处理预测系统包括拍摄存储单元、图像处理单元、变化对比单元和数据建模单元,所述拍摄存储单元和图像处理单元对接,用于将拍摄的林地资源图片传输到图像处理单元中进行处理,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和变化对比单元对接,其中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对林地资源图片进行处理,获得林地资源处理图片,并同步传输到变化对比单元中,所述变化对比单元用于接收林地资源处理图片,并根据林地资源处理图片进行林地植株覆盖面积和裸露面积进行对比,所述变化对比单元和数据建模单元对接,用于整合变化对比单元中获得的对比数据,并进行趋势判定。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拍摄存储单元包括空间定位模块、区域划分模块和分区存储模块;
[0014]所述空间定位模块用于设定信息采集终端采集林地资源信息的高空固定点;
[0015]所述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对林地区域进行区域划分,保证每一个区域都在一个信息采集终端拍摄图片的拍摄范围内;
[0016]所述分区存储模块用于将拍摄后的林地资源图片按照不同区域划分进行存储。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定固定点进行拍照,并且对林地区域进行区域划分,保证划分的区域可以被一个信息采集终端拍摄到,降低图片处理难度的同时,保证对林地区域统计的完整性,同时通过分类存储的方式对图片进行存储,保证图片资料的迅速查找。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包括植株涂色模块、背景虚化模块和叠合验证模块;
[0019]所述植株涂色模块用于对信息采集终端采集图像中的植株进行涂色加深,凸显植株覆盖区域;
[0020]所述背景虚化模块用于对信息采集终端采集的林地资源图片进行背景虚化,直至背景达到空白透明,作为林地资源处理图像;
[0021]所述叠合验证模块用于将后段时间拍摄林地资源图片处理形成的林地资源处理图像和前段时间拍摄林地资源图片处理形成的林地资源处理图像进行重合对比,人工进行重合度识别,判断出植株覆盖变化位置。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拍摄的图片进行涂色渲染后,对图片背景进行虚化透
明处理,有效突出植株的覆盖面,进而为林地的植株覆盖面积计算提供便利条件,并且在叠合验证模块的设置,利用人工进行重合度识别对比,便于对比前后两段时间的林地植株覆盖面积的同时,可以判断出林地植株覆盖的变化,为林地植株的动态变化提供方向研究渠道。
[002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变化对比单元包括缺失域定位模块、面积计算模块、覆盖域定位模块和走向比较模块,所述缺失域定位模块和覆盖域定位模块均与面积计算模块对接,所述面积计算模块与走向比较模块对接。
[002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缺失域定位模块用于对图像处理单元中获得的林地资源处理图像中的空白处进行定位;
[0025]所述面积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出涂色加深部分占林地处理图像总体面积的百分比,即为该林地区域的植株覆盖面积,余下部分为裸露面积;
[0026]所述覆盖域定位模块用于对图像处理单元中获得的林地资源处理图像中的涂色加深部分进行定位;
[0027]所述走向比较模块用于对相邻时间段拍摄的林地资源图片进行处理后的林地资源处理图像计算面积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统计林地资源动态变化面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拍摄存储:通过空间定位模块(8)设定信息采集终端(1)采集林地资源信息的高空固定点,控制信息采集终端(1)在高空固定点拍摄林地资源图片,利用区域划分模块(9)对林地区域进行区域划分,保证每一个区域都在一个信息采集终端(1)拍摄图片的拍摄范围内后,通过分区存储模块(10)将拍摄后的林地资源图片按照不同区域划分进行存储,同时在间隔相同时间后,重复操作,拍摄林地资源图片存储到分区存储模块(10)中;步骤二、图像处理:对步骤一中获得不同区域的林地资源图片,通过植株涂色模块(11)对图像中的植株进行涂色加深,凸显植株覆盖区域,利用背景虚化模块(12)对林地资源图片进行背景虚化,直至背景达到空白透明,获得林地资源处理图像,对相邻时间段拍摄的林地资源图片进行处理后,利用叠合验证模块(13)将后段时间拍摄林地资源图片处理形成的林地资源处理图像和前段时间拍摄林地资源图片处理形成的林地资源处理图像进行重合对比,人工进行重合度识别,判断出植株覆盖变化位置;步骤三、变化对比:缺失域定位模块(14)对步骤二中获得的林地资源处理图像中的空白处进行定位,利用覆盖域定位模块(16)对步骤二中获得的林地资源处理图像中的涂色加深部分进行定位,通过面积计算模块(15)计算出涂色加深部分占林地处理图像总体面积的百分比,即为该林地区域的植株覆盖面积,余下部分为裸露面积,利用走向比较模块(17)对相邻时间段拍摄的林地资源图片进行处理后的林地资源处理图像计算面积进行比较,判断植株覆盖面积的增大或者减小,结合步骤二中植株覆盖变化位置信息判定植株覆盖和缺失的方向;步骤四、数据建模:资料整合模块(18)对步骤一中采集的林地资源图片、步骤二中的林地资源处理图像和步骤三中计算对应图像的植株覆盖面积和裸露面积进行分类整合,利用覆盖统计模块(19)按照拍照顺序对资料整合模块(18)中分类整合后的植株覆盖面积进行排序,通过走向统计模块(20)记录植株覆盖面积变化趋势,利用趋势预判模块(21)根据植株覆盖面积变化趋势做出后续林地植株覆盖面积变化趋势预测范围,并在展示终端(2)中进行展示。2.一种统计林地资源动态变化面积的系统,包括信息采集终端(1)和展示终端(2),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终端(1)和展示终端(2)通过变化处理预测系统(3)进行对接,所述变化处理预测系统(3)包括拍摄存储单元(4)、图像处理单元(5)、变化对比单元(6)和数据建模单元(7),所述拍摄存储单元(4)和图像处理单元(5)对接,用于将拍摄的林地资源图片传输到图像处理单元(5)中进行处理,所述图像处理单元(5)和变化对比单元(6)对接,其中图像处理单元(5)用于对林地资源图片进行处理,获得林地资源处理图片,并同步传输到变化对比单元(6)中,所述变化对比单元(6)用于接收林地资源处理图片,并根据林地资源处理图片进行林地植株覆盖面积和裸露面积进行对比,所述变化对比单元(6)和数据建模单元(7)对接,用于整合变化对比单元(6)中获得的对比数据,并进行趋势判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统计林地资源动态变化面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存储单元(4)包括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凡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太湖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