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耳棒料自动接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5717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耳棒料自动接种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上设置有加工机构,机箱的一侧设置有旋转夹紧机构,机箱上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位于机箱的外部,进料口的另一侧设置有夹紧机构和切断机构。该木耳棒料自动接种机,解决了人工裁截木耳棒材存在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导致工人受伤的问题。率低且容易导致工人受伤的问题。率低且容易导致工人受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耳棒料自动接种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木耳棒料自动接种机。

技术介绍

[0002]木耳是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的食用真菌,腐生在枯死的树木枝干上,单生或群生,其状扁平,形如人耳,色泽黑褐,质地呈胶质状透明,薄而有弹性,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其营养价值高,含有质白质、脂肪、糖、粗纤维、钙、磷、铁以及许多维生素,被现代营养学家盛赞为“素中之荤”。
[0003]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影响,黑木耳的发展也存在诸多不利情况:从事木耳栽培种植的人员绝大多数来自于林业转产工人,他们多年来习惯粗放经营,缺乏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只重数量,不求质量,种植技术相对落后,种植时菌种混杂,因此培植木耳的成本较高,产量还较低。
[0004]对于木耳种植技术的提高可以通过研发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木耳棒料通常在使用前,都需对其进行截断,而方便使用,而人工对木材进行截断时,劳动强度大,截断速度慢,截断过程中会出现木屑而影响周围环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木材从很久之前的人工截断慢慢的转变为机器截断,目前的木材截断多数也是人工进行截断劈开,人工截断木材及其的麻烦耗时长,而且工人在截断种植木耳所需木材时容易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木耳棒料自动接种机,解决人工裁截木耳棒材存在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导致工人受伤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木耳棒料自动接种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上设置有加工机构,机箱的一侧设置有旋转夹紧机构,机箱上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位于机箱的外部,进料口的另一侧设置有夹紧机构和切断机构。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机构包含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可转动地设置有多个辊轮。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螺纹装配有多个脚杯。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紧机构包含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进料口的另一侧,第二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螺纹装配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均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铰接在第二支架上,第三连杆的上端铰接有第四连杆,两个所述第四连杆之间铰接有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和第一连杆上均设置有带有V形缺口的夹紧块。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连杆的下端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设置在所述滑槽中,第三连杆与第五连杆之间设置有弹簧。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夹紧机构包含三爪卡盘,所述三爪
卡盘的一端设置有涡轮轴,所述涡轮轴上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啮合有蜗杆,所述蜗杆与第二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机箱的侧部,涡轮轴和蜗杆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机箱上。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切断机构包含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第三电机的驱动端设置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啮合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大齿轮的轮轴上设置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小带轮和大齿轮,所述小带轮通过皮带与所述大带轮传动配合,所述小带轮的轮轴上设置有圆锯,大带轮与第五电机的驱动端连接,第五电机设置在第二支架上。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含两个第一导轨,两个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机箱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一导轨上均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任一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螺纹装配在第四电机的驱动端上,所述第四电机设置在所述机箱顶部,两个第一块滑之间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加工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上。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木耳棒料自动接种机,人工参与度小,可大大降低工人受伤的风险,安全性能较好;(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木耳棒料自动接种机,其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木耳棒料自动接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木耳棒料自动接种机的中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木耳棒料自动接种机中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木耳棒料自动接种机中旋转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木耳棒料自动接种机中切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木耳棒料自动接种机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机箱,2.蜗轮,3.第四点击,4.三抓卡盘,5.螺母,6.第二导轨,7.加工机构,8.辊轮,9.第一支架,10.夹紧块,11.脚杯,12.第一电机,13.第二支架,14.第二连杆,15.第三连杆,16.第四连杆,17.弹簧,18.第二电机,19.涡轮轴,20.蜗轮,21.三爪卡盘,22.第六电机,23.第三电机,24.小齿轮,25.大齿轮,26.从动杆,27.第五电机,28.小带轮,29.皮带,30.大带轮,31.圆锯,33.第一滑块,34.第一导轨,35.第二滑块,36.第一连杆,37.第五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
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5]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木耳棒料自动接种机,包括机箱1,机箱1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上设置有加工机构7,机箱1的一侧设置有旋转夹紧机构,机箱1上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进料机构,进料机构位于机箱的外部,进料口的另一侧设置有夹紧机构和切断机构。
[0027]工作时,木耳棒料经进料机构从机箱1侧部的进料口送入,之后使用旋转夹紧机构和夹紧机构将木耳棒料夹紧,并通过驱动机构将加工机构7移动至指定位置,在木耳棒料上打孔,入药和加盖,最后使用切断机构将木耳棒料切断即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耳棒料自动接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上设置有加工机构(7),机箱(1)的一侧设置有旋转夹紧机构,机箱(1)上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位于机箱的外部,进料口的另一侧设置有夹紧机构和切断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耳棒料自动接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含第一支架(9),所述第一支架(9)的顶部可转动地设置有多个辊轮(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耳棒料自动接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9)的底部螺纹装配有多个脚杯(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木耳棒料自动接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含第二支架(13),所述第二支架(13)设置在进料口的另一侧,第二支架(1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上螺纹装配有第一连杆(36),所述第一连杆(36)的两端均铰接有第二连杆(14),所述第二连杆(14)的上端铰接有第三连杆(15),所述第三连杆(15)的中部铰接在第二支架(13)上,第三连杆(15)的上端铰接有第四连杆(16),两个所述第四连杆(16)之间铰接有第五连杆(37),所述第五连杆(37)和第一连杆(36)上设置均设置有带有V形缺口的夹紧块(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木耳棒料自动接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杆(16)的下端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三连杆(15)的上端设置在所述滑槽中,第三连杆(15)与第五连杆(37)之间设置有弹簧(1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木耳棒料自动接种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飞桓源张国成洪杰杨佳媛杨雪芹沈立朋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