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板簧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571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板簧支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分别与第一板体相邻的两侧壁固定连接,且第三板体和第二板体位于第一板体的两侧;第一板体上设有车架大梁安装结构;第二板体面向第一侧壁的一侧设有后处理器总成安装结构;第二板体背向第一侧壁的一侧设有挡泥板安装结构;第三板体背向第二侧壁的一侧设有吊耳安装结构和钢板弹簧安装结构;第一板体、第三板体、第二板体、车架大梁安装结构、后处理器总成安装结构、挡泥板安装结构、吊耳安装结构和钢板弹簧安装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一体成型,集成了板簧安装、后处理器和挡泥板三种安装功能,实现了配件品种数的减少,减少了装配工序。减少了装配工序。减少了装配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板簧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板簧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板簧支架、后处理器支架、挡泥板支架都是单件设计和制造,造成装配空间小影响整车其他功能件的布局,单个品种的总体重量偏大、品种多造成制造成本高等难点,导致整车缺乏美感并降低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集成式板簧支架。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集成式板簧支架,包括:第一板体、第三板体、第二板体、车架大梁安装结构、后处理器总成安装结构、挡泥板安装结构吊耳安装结构和钢板弹簧安装结构;
[0005]第一板体包括第一侧壁、与第一侧壁相邻的第二侧壁以及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三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板体固定连接,第二侧壁与第三板体固定连接,第一板体、第三板体和第二板体相互垂直布置,且第三板体和第二板体分别位于第一板体的两侧;
[0006]车架大梁安装结构设置于第一板体上;后处理器总成安装结构设置于第二板体面向第一侧壁的一侧;挡泥板安装结构设置于第二板体背向第一侧壁的一侧;吊耳安装结构和钢板弹簧安装结构均设置于第三板体背向第二侧壁的一侧,且吊耳安装结构和钢板弹簧安装结构沿第一侧壁到第三侧壁的方向间隔布置;
[0007]第一板体、第三板体、第二板体、车架大梁安装结构、后处理器总成安装结构、挡泥板安装结构、吊耳安装结构和钢板弹簧安装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
[0008]优选地,后处理器总成安装结构为开设在第二板体面向第一侧壁的一侧的第二螺栓孔。
[0009]优选地,挡泥板安装结构为设置在第二板体背向第一侧壁的一侧的第三螺栓孔。
[0010]优选地,第二螺栓孔和第三螺栓孔为同一螺栓通孔。
[0011]优选地,吊耳安装结构包括两个吊耳肩,两个吊耳肩对称布置,且两个吊耳肩上对应开设有用于安装板簧吊耳销的第一销孔。
[0012]优选地,吊耳肩和第三板体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强筋。
[0013]优选地,钢板弹簧安装结构包括两个钢板弹簧安装板,两个钢板弹簧安装板对称布置,两个钢板弹簧安装板上对应开设有用于安装钢板弹簧吊耳销的第二销孔。
[0014]优选地,钢板弹簧安装板和第三板体之间连接有第三加强筋。
[0015]优选地,钢板弹簧安装板设有第四减重孔。
[0016]优选地,车架大梁安装结构为开设在第一板体上的第一螺栓孔。
[0017]优选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上均开设有减重孔。
[0018]优选地,第三板体面向第二侧壁的一侧设有辅助支撑板。
[0019]优选地,第一板体靠近第二板体的一端向第二板体所在的一侧弧形凹陷形成凹
槽。
[0020]优选地,凹槽开设有工艺孔。
[0021]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出的集成式板簧支架,结构合理,通过第一板体上的车架大梁安装结构可与车架大梁固定连接,通过吊耳安装结构与吊耳固定连接,通过钢板弹簧安装结构与板簧固定连接,通过后处理器总成安装结构和挡泥板安装结构分别固定后处理器及挡泥板,集成了板簧安装、后处理器和挡泥板三种安装功能,而且第一板体、第三板体、第二板体、车架大梁安装结构、后处理器总成安装结构、挡泥板安装结构、吊耳安装结构和钢板弹簧安装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直接取消了的原先的后处理器支架和挡泥板支架,将产品结构大幅紧凑化和优化,解决了空间布置困难的问题,实现了配件品种数的减少,减少了装配工序,提高了整车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集成式板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吊耳安装结构和钢板弹簧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集成式板簧支架的前视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集成式板簧支架的俯视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集成式板簧支架的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参照图1

图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集成式板簧支架,包括:第一板体1、第三板体3、第二板体2、车架大梁安装结构、后处理器总成安装结构、挡泥板安装结构吊耳安装结构4和钢板弹簧安装结构5;
[0028]第一板体1包括第一侧壁、与第一侧壁相邻的第二侧壁以及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三侧壁;
[0029]第一侧壁与第二板体2固定连接,第二侧壁与第三板体3固定连接,第一板体1、第三板体3、第二板体2相互垂直布置,且第三板体3和第二板体2分别位于第一板体1的两侧;
[0030]车架大梁安装结构设置于第一板体1上;
[0031]后处理器总成安装结构设置于第二板体2面向第一侧壁的一侧;
[0032]挡泥板安装结构设置于第二板体2背向第一侧壁的一侧;
[0033]吊耳安装结构4和钢板弹簧安装结构5均设置于第三板体3背向第二侧壁的一侧,且吊耳安装结构4和钢板弹簧安装结构5沿第一侧壁到第三侧壁的方向间隔布置;
[0034]第一板体1、第三板体3、第二板体2、车架大梁安装结构、后处理器总成安装结构、挡泥板安装结构、吊耳安装结构4和钢板弹簧安装结构5为一体成型结构。
[0035]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板簧支架结构合理,通过第一板体1上的车架大梁安装结构可与车架大梁固定连接,通过吊耳安装结构4与吊耳固定连接,通过钢板弹簧安装结构5与板簧固定连接,通过后处理器总成安装结构和挡泥板安装结构分别固定后处理器及挡泥板,集成了板簧安装、后处理器和挡泥板三种安装功能;而且第一板体1、第三板体3、第二板体2、车架大梁安装结构、后处理器总成安装结构、挡泥板安装结构、吊耳安装结构4和钢板弹簧安装结构5为一体成型结构,直接取消了的后处理器支架和挡泥板支架,将产品结构大幅紧
凑化和优化,解决了空间布置困难的问题,实现了装配所需配件品种数的减少,减少了装配工序,提高了整车的装配效率。
[0036]为了使该集成式板簧支架的重量较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和第三板体3上均开设有减重孔。其中,第一板体1上的减重孔为第一减重孔12,第二板体2上的减重孔为第二减重孔23,第三板体3上开设有第三减重孔32。
[0037]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减重孔12、第二减重孔23和第三减重孔32的形状、大小以及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0038]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板体3面向第二侧壁的一侧设有辅助支撑板31,以辅助支撑车架大梁下端面。
[0039]其中,辅助支撑板31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辅助支撑板31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辅助支撑板31沿第三板体3的长度或宽度方向间隔布置。
[00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靠近第二板体2的一端向第二板体2所在的一侧弧形凹陷形成凹槽13,以增强后处理器与挡泥板安装后的强度使用要求。
[0041]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凹槽13开设有工艺孔,以改善铸造工艺性。
[0042]为了提高第一板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体(1)、第三板体(3)、第二板体(2)、车架大梁安装结构、后处理器总成安装结构、挡泥板安装结构吊耳安装结构(4)和钢板弹簧安装结构(5);第一板体(1)包括第一侧壁、与第一侧壁相邻的第二侧壁以及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三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板体(2)固定连接,第二侧壁与第三板体(3)固定连接,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和第三板体(3)相互垂直布置,且第二板体(2)和第三板体(3)分别位于第一板体(1)的两侧;车架大梁安装结构设置于第一板体(1)上;后处理器总成安装结构设置于第二板体(2)面向第一侧壁的一侧;挡泥板安装结构设置于第二板体(2)背向第一侧壁的一侧;吊耳安装结构(4)和钢板弹簧安装结构(5)均设置于第三板体(3)背向第二侧壁的一侧,且吊耳安装结构(4)和钢板弹簧安装结构(5)沿第一侧壁到第三侧壁的方向间隔布置;第一板体(1)、第三板体(3)、第二板体(2)、车架大梁安装结构、后处理器总成安装结构、挡泥板安装结构、吊耳安装结构(4)和钢板弹簧安装结构(5)为一体成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后处理器总成安装结构为开设在第二板体(2)面向第一侧壁的一侧的第二螺栓孔(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挡泥板安装结构为设置在第二板体(2)背向第一侧壁的一侧的第三螺栓孔(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板簧支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良兰林贞国唐平生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