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家用加热设备领域,其具体公开一种加热烹调器,包括壳体、电源板、操控板、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电源板配置为向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供给电力,操控板配置为接收使用者的操作指令;壳体内配置有将第一风扇排出的冷却风的一部分向电源板侧引导的第一风道、将第一风扇排出的冷却风的一部分向操控板侧引导的第二风道、将第一风扇排出的冷却风的一部分向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侧引导的第三风道和第一风扇,还配置有用于向第二加热装置补充冷却风的第二风扇。本发明专利技术加热烹调器能使大风量吹向散热区域并对每个区域设计单独的散热路径,有效提高散热效果,以保证加热烹调器各元器件寿命和使用安全。以保证加热烹调器各元器件寿命和使用安全。以保证加热烹调器各元器件寿命和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烹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加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烹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聚嗨盘具有节能、方便、卫生等多种优点而得到消费者喜爱,但是聚嗨盘的元器件中的功率管、发热盘、IGBT等在工作中产生的热量必须及时散发,元器件温度过高会影响到电子元件工作的稳定性,散热不及时易导致电子元件烧坏、炸机等情况,且近些年,聚嗨盘的加热面板多采用质地坚硬、密实均匀、绿色环保的微晶玻璃板,其在高温环境下极易开裂损坏。目前,行业普遍采用风冷散热,即在机器内部设置散热风扇,利用散热风扇强制对流的方式进行散热,这种散热方式结构简单、直接。市面上大多数聚嗨盘的散热系统多采用单风道散热结构,此种散热结构使风分散,不能集中散热,其风量小、散热效果差、风道设计不合理,尤其是在长时间使用聚嗨盘后,内部元器件过热,因此导致其整体散热效果较差,经常出现断电保护,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风道、双面板、散热效果更好的加热烹调器,有效实现了薄型空间内的功能布局和通风散热。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加热烹调器,包括壳体、电源板、操控板、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其中电源板配置为向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供给电力,其中操控板配置为接收使用者的操作指令。壳体内配置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和第一风扇;其中第一风道适于将从第一风扇排出的冷却风的一部分向电源板侧引导,其中第二风道适于将从第一风扇排出的冷却风的一部分向操控板侧引导;其中第三风道适于将从第一风扇排出的冷却风的一部分向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侧引导;壳体内还配置有用于向第二加热装置补充冷却风的第二风扇,第二风扇和第三风道流体连通。
[0006]进一步地,第一风扇为涡轮风扇,所述第二风扇为轴流风扇。
[0007]进一步地,第二风扇配置在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之间,并且其出风口朝向第二加热装置。
[0008]进一步地,壳体上位于第一风扇的出风口处配置有第一导风板和第一导风。
[0009]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和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风道的进风口,第一导风板和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风道的进风口,第一导风板和第一导风板之间形成第三风道的进风口。
[0010]进一步地,第一风扇的吸气口包括配置在壳体底壁上的底吸气部和配置在壳体侧壁上侧吸气部。
[0011]进一步地,壳体上具有用于在侧吸气部和第一风道之间形成阻隔的隔板。
[0012]进一步地,壳体包括用于载置烹饪容器的顶板;用于支撑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
热装置的下壳;以及用于结合下壳形成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上壳。
[0013]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和第一导风板均形成在所述上壳上。
[0014]进一步地,上壳上形成有引导第二风扇排出的冷却风流向第二加热装置的导风盖。
[0015]进一步地,第一风扇配置在壳体的第一端部处,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二者的出风口均配置在壳体上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处。
[0016]进一步地,第一风道的出风口和第三风道连通,且第一风道中的冷却风经由第三风道后排出。
[0017]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具有双散热风扇,通过将涡流风扇的气流使用隔板分成三条风道,使元器件、电热装置和控制单元单独进行散热,防止电热装置的热量传导至其他低热部件,不利于整体散热,其风道结构用于对气流进行导向,其中,第一风道在轴流风扇壳体的阻挡下与第三风道连通,将第一风道内的气流导入第三风道内,实现气流流动方向的切换,增加的轴流风扇,其引入的气流通过导风盖导入第三通道内,对第二加热装置进行散热,轴流风扇可以补充散热风,增大了风量和风压,有效的将发热元件的热量带走,其结构简单便于实现,能够保证风道结构单向进风和出风,防止出现因空气对流使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独特的风道设置,使本专利技术能够从多方位同时进风及排风,有利于向空气中散热,避免局部温升过高。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加热烹调器的爆炸图;
[0021]图2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加热烹调器的结构视图;
[0022]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3]图4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加热烹调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0025]图6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加热烹调器的仰视图;
[0026]图7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加热烹调器中第一风道s1的流向图;
[0027]图8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加热烹调器中第二风道s2的流向图;
[0028]图9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加热烹调器中第三风道s3的流向图;
[0029]图10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加热烹调器中第二风扇的风向示意图。
[0030]图1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加热烹调器的总成结构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1.壳体2.电源板3.操控板4.第一加热装置5.第二加热装置6.第一风扇7.第二风扇s1.第一风道s2.第二风道s3.第三风道11.顶板12.下壳13.上壳121.固定座122.支撑座123.底吸气部124.侧吸气部125.底出风口126.侧出风口127.第四进风口128.第二出风口131.第一端部132.第二端部133.前端部134.后侧壁135.隔板136.定位部137.导风盖138.第一导风板139.第二导风板14.电源线21.隔热板31.控制面板311.温控旋钮312.功能按钮
313.显示板
[0033]61.卡槽62.第一进风口63.第二进风口64.第三进风口8.锅体9.锅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6]除非另作定义,本专利文件中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烹调器,包括壳体、电源板、操控板、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其中所述电源板配置为向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供给电力,其中所述操控板配置为接收使用者的操作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配置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和第一风扇;其中所述第一风道适于将从所述第一风扇排出的冷却风的一部分向所述电源板侧引导;其中所述第二风道适于将从所述第一风扇排出的冷却风的一部分向所述操控板侧引导;其中所述第三风道适于将从所述第一风扇排出的冷却风的一部分向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侧引导;所述壳体内还配置有用于向第二加热装置补充冷却风的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和第三风道流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为涡轮风扇,所述第二风扇为轴流风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扇配置在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之间,并且其出风口朝向第二加热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位于第一风扇的出风口处配置有第一导风板和第一导风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风道的进风口,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卫蒙,张冒军,李福惠,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永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