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系统整流模块的节能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5511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整流模块的节能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一种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包括移相变压器,移相变压器包括N个绕组,每个绕组对应多个整流模块,N个绕组被预划分为M对绕组,每一对绕组中的两个绕组的移相角度对称,N为M的二倍,包括:确定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其中,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为偶数;根据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控制需要工作的绕组以及每个需要工作的绕组内处于工作状态的整流模块,以使得一对绕组内的两个绕组处于工作状态的整流模块的数量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移相变压器的供电系统输入侧的谐波,同时提高整流模块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电系统整流模块的节能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电系统节能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供电系统整流模块的节能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兴起,全球数据中心及通信机房的数量持续增长,并呈现出高功率密度和高耗能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大型或超大型的数据中心及通信机房的建设速度逐渐加快,部署机架数量大幅增长,另一方面,传统数据中心及通信机房变配电系统建设模式又存在效率低、损耗大、占地面积大、建设运维复杂和初期投资成本高等问题。
[0003]新型的供电系统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其基于移相变压器和整流器,将传统的降压配电和整流设备集中在一个设备里面,不但节省了空间,并且更加易于维护。
[0004]然而,传统供电系统的整流柜,其柜内整流模块通常是同一路交流输入,然后直流输出至同一个母线,因此传统供电系统整流柜内模块的节能机制是根据负载量计算模块的最优休眠个数,而对于上述新型供电系统,由于其基于移相变压器进行变压,其整流柜的输入是多路交流输入,如果采用与传统供电系统相同的节能控制机制,会导致输入侧谐波增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整流模块的节能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解决基于移相变压器的供电系统输入侧谐波增大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整流模块的节能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种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包括移相变压器,所述移相变压器包括N个绕组,每个绕组对应多个整流模块,所述N个绕组被预划分为M对绕组,每一对绕组中的两个绕组的移相角度对称,N为M的二倍,包括:
[0007]确定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其中,所述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为偶数;
[0008]根据所述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控制需要工作的绕组以及每个需要工作的绕组内处于工作状态的整流模块,以使得一对绕组内的两个绕组处于工作状态的整流模块的数量相同。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包括:
[0010]根据负载功率、每个整流模块的额定功率和整流模块对应的最优效率工作区间,确定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第一数量区间;
[0011]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区间,确定所述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为c,所述第一数量区间一个端点的值为正整数a,另一个端点的值为正整数b,所述第一数量区间包括a和b,且a小于等于b,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区间,确定所述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包括:
[0013]若b大于a,则c为大于等于a且小于等于b的偶数;
[0014]若b等于a,且b为奇数,则c=b+1;
[0015]若b等于a,且b为偶数,则c=b。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0017]当下一时刻到来时,根据所述下一时刻的负载功率、每个整流模块的额定功率和整流模块对应的最优效率工作区间,确定所述下一时刻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第二数量区间;
[0018]判断c是否处于所述第二数量区间;
[0019]若c处于所述第二数量区间,则所述下一时刻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为c;
[0020]若c不处于所述第二数量区间,则根据所述第二数量区间,确定所述下一时刻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包括:
[0022]根据每个整流模块的额定功率和整流模块对应的最优效率工作区间,建立负载功率与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的映射关系表,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包括多个连续的负载功率区间,针对任一负载功率区间,所述负载功率区间与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存在唯一映射关系;
[0023]根据负载功率的值确定所述负载功率的值所属的负载功率区间;
[0024]通过所述负载功率的值所属的负载功率区间和所述映射关系表,获取所述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
[00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控制需要工作的绕组以及每个需要工作的绕组内处于工作状态的整流模块包括:
[0026]若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为N的P倍,则控制所述N个绕组中每个绕组的P个整流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其中,P为正整数;
[0027]若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不是N的正整数倍,则控制所述N个绕组中每个绕组的F个整流模块处于工作状态,且所述M对绕组中的e对绕组中每个绕组再增加一个整流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其中,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为c,且c=F
×
N+2e,其中,F为正整数,e为小于M的正整数。
[00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不是N的正整数倍,该方法还包括:
[0029]执行调整步骤:判断所述移相变压器输入侧的谐波是否大于输入额定值的预设百分比,若所述移相变压器输入侧的谐波大于所述输入额定值的预设百分比,则在除所述e对绕组之外再新增一对绕组;
[0030]重复所述调整步骤,直至所述移相变压器输入侧的谐波小于等于所述输入额定值的预设百分比,或,直至所述N个绕组中每个绕组处于工作状态的整流模块数量相同。
[003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整流模块的节能控制装置,该装置应用于一种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包括移相变压器,所述移相变压器包括N个绕组,每个绕组对应多个整流模块,所述N个绕组被预划分为M对绕组,每一对绕组中的两个绕组的移相角度对称,N为M的二倍,包括:确定模块和控制模块;
[0032]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其中,所述需要工作的整流
模块的数量为偶数;
[0033]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控制需要工作的绕组以及每个需要工作的绕组内处于工作状态的整流模块,以使得一对绕组内的两个绕组处于工作状态的整流模块的数量相同。
[0034]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的步骤。
[0035]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的步骤。
[003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003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将移相变压器对应的N个绕组被预划分为M对绕组,且每一对绕组中的两个绕组的移相角度对称,使得一对绕组内的两个绕组处于工作状态的整流模块的数量相同,保证了移相角度对称的两个绕组的功率分布均摊,降低了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系统整流模块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一种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包括移相变压器,所述移相变压器包括N个绕组,每个绕组对应多个整流模块,所述N个绕组被预划分为M对绕组,每一对绕组中的两个绕组的移相角度对称,N为M的二倍,包括:确定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其中,所述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为偶数;根据所述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控制需要工作的绕组以及每个需要工作的绕组内处于工作状态的整流模块,以使得一对绕组内的两个绕组处于工作状态的整流模块的数量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包括:根据负载功率、每个整流模块的额定功率和整流模块对应的最优效率工作区间,确定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第一数量区间;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区间,确定所述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为c,所述第一数量区间一个端点的值为正整数a,另一个端点的值为正整数b,所述第一数量区间包括a和b,且a小于等于b,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区间,确定所述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包括:若b大于a,则c为大于等于a且小于等于b的偶数;若b等于a,且b为奇数,则c=b+1;若b等于a,且b为偶数,则c=b。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当下一时刻到来时,根据所述下一时刻的负载功率、每个整流模块的额定功率和整流模块对应的最优效率工作区间,确定所述下一时刻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第二数量区间;判断c是否处于所述第二数量区间;若c处于所述第二数量区间,则所述下一时刻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为c;若c不处于所述第二数量区间,则根据所述第二数量区间,确定所述下一时刻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包括:根据每个整流模块的额定功率和整流模块对应的最优效率工作区间,建立负载功率与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的映射关系表,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包括多个连续的负载功率区间,针对任一负载功率区间,所述负载功率区间与需要工作的整流模块的数量存在唯一映射关系;根据负载功率的值确定所述负载功率的值所属的负载功率区间;通过所述负载功率的值所属的负载功率区间和所述映射关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雄航汤贤椿郭开震林艺成林伟艺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科华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