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516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20
本申请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加热设备。加热设备包括:加热腔室,其内部限定有加热空间;加热腔室的腔壁具有自内向外层叠设置的内胆层和石墨烯发热层;智能PID恒温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和恒温主控模块,温度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在加热设备启动工作后检测加热空间的温度;恒温主控模块与温度检测模块电连接,其被配置为基于加热空间的温度,调整石墨烯发热层的供电参数,以使加热腔室处于恒温加热状态。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设备在自身加热腔室的腔壁内设置有石墨烯发热层,并利用智能PID恒温控制系统对石墨烯发热层供电参数的调整,使得加热腔室的加热空间整体能够长时间维持在稳定温度状况,从而保障对被加热物的恒温加热效果。的恒温加热效果。的恒温加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加热设备
,例如涉及一种加热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应用技术的持续发展,利用电力供能的电器设备早已成为家用设备的主要类型,其中重要的一种电器设备就是加热设备,产品范畴涵盖烤箱、热水器、微波炉等。加热设备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进而对物品实现升温加热的设备,以烤箱为例,常规烤箱一般是采用通电后发热的加热管对食物加热,如直接以红外辐射方式加热,或者,风扇循环送出流经加热管的热风进行烘烤加热;又例如,对于热水器而言,热水器一般是在水腔内设置加热棒,利用加热棒通电产生的热量在液态水间的传导实现冷水加热。
[0003]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4]常规加热设备对物品的加热多是需要将整体加热温度稳定在某一温度值或温度范围内并维持一定时长才能满足实际加热需求,然而加热设备受限于各自加热部件与整体的配合结构影响,往往难以实现恒温加热,如对于上述的烤箱产品,由于加热管体积较小且通常只布置于烤箱顶部或底部,加热管输送到烤箱腔室各空间位置的热量不均匀,导致置于烤箱腔室内的食物整体并不能很好的进行恒温加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加热设备结构形式难以维持恒温加热、加热不均匀等的技术问题。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设备包括:
[0008]加热腔室,其内部限定有加热空间;加热腔室的腔壁具有自内向外层叠设置的内胆层和石墨烯发热层,其中石墨烯发热层在通电状态下能够产生热量;
[0009]智能PID恒温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和恒温主控模块,其中,温度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在加热设备启动工作后检测加热空间的温度;恒温主控模块与温度检测模块电连接,其被配置为基于加热空间的温度,调整石墨烯发热层的供电参数,以使加热腔室处于恒温加热状态。
[00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恒温主控模块被配置为:
[0011]在石墨烯发热层按照初始供电参数运行时,获取加热空间的第一温度;
[0012]在加热空间的第一温度满足第一温度条件时,按照第一供电参数调整石墨烯发热层的工作状态;
[0013]其中,第一温度条件包括:T1≥Ts,其中,T1为加热空间的第一温度,Ts为设定温度;
[0014]第一供电参数包括最小供电电压和/或最小工作频率。
[001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恒温主控模块还被配置为:
[0016]在石墨烯发热层按照第一供电参数运行时,获取加热空间的第二温度;
[0017]在加热空间的第二温度满足第二温度条件时,按照第二供电参数调整石墨烯发热层的工作状态;
[0018]其中,第二温度条件包括:T2>Ts且

e2≥

es;其中,T2为加热空间的第二温度,

e2为第二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偏差,

es为设定偏差值;
[0019]第二供电参数包括石墨烯发热层断电。
[002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恒温主控模块还被配置为:
[0021]在加热空间的第二温度或第三温度满足第三温度条件时,按照第三供电参数调整石墨烯发热层的工作状态;
[0022]其中,对于第二温度,第三温度条件包括:T2<Ts且

e2≥

es;
[0023]对于第三温度,第三温度条件包括:T3<Ts且

e3≥

es;其中,T3为石墨烯发热层按照第二供电参数运行时获得的加热空间的第三温度,

e3为第三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偏差;
[0024]第三供电参数包括初始供电参数。
[002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内胆层具有绝缘性。
[0026]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加热腔室还包括一强化换热层,强化换热层设置于内胆层的内侧面。
[002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强化换热层的类型包括石墨烯涂层。
[002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石墨烯涂层的配制材料至少包括石墨烯、碳纳米管和铁粉。
[0029]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加热腔室还包括一绝缘层,绝缘层设置于石墨烯发热层的外侧;
[0030]绝缘层选用的材料至少为以下的一种:陶瓷涂层、聚酰亚胺。
[003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加热腔室还包括一隔热层,隔热层设置于石墨烯发热层的外侧。
[003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加热设备的类型包括烤箱、电热水器、电饭煲、电热炉、电热水壶和电烤盘。
[003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设备,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003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设备在自身加热腔室的腔壁内设置有石墨烯发热层,利用石墨烯发热层作为加热设备的发热热源,由于石墨烯发热层厚度较薄且设置于内胆层的外侧面,因而加热设备整体结构对其限制影响较小,其能够实现在加热腔室内的多个角度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以及利用智能PID恒温控制系统对石墨烯发热层供电参数的调整,进一步保证石墨烯发热层发热工作状态下加热腔室的加热空间整体能够长时间维持在稳定温度状况下,从而保障对被加热物的恒温加热效果。
[0035]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36]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0037]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烤箱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腔室腔壁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39]图3是本公开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腔室腔壁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40]图4是本公开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腔室腔壁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41]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烤箱的电控系统示意图;
[0042]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PID恒温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0043]其中,1、烤箱;11、加热腔室;12、门体;13、电控系统;21、内胆层;22、石墨烯发热层;23、强化换热层;24、绝缘层;25、隔热层;31、电源插头;32、电力调整器;33、循环控制器;34、固态继电器;41、温度检测模块;42、恒温主控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腔室,其内部限定有加热空间;所述加热腔室的腔壁具有自内向外层叠设置的内胆层和石墨烯发热层,其中所述石墨烯发热层在通电状态下能够产生热量;智能PID恒温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和恒温主控模块,其中,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加热设备启动工作后检测所述加热空间的温度;所述恒温主控模块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电连接,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加热空间的温度,调整所述石墨烯发热层的供电参数,以使所述加热腔室处于恒温加热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主控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石墨烯发热层按照初始供电参数运行时,获取所述加热空间的第一温度;在所述加热空间的第一温度满足第一温度条件时,按照第一供电参数调整所述石墨烯发热层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温度条件包括:T1≥Ts,其中,T1为所述加热空间的第一温度,Ts为设定温度;所述第一供电参数包括最小供电电压和/或最小工作频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主控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石墨烯发热层按照第一供电参数运行时,获取所述加热空间的第二温度;在所述加热空间的第二温度满足第二温度条件时,按照第二供电参数调整所述石墨烯发热层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温度条件包括:T2>Ts且

e2≥

es;其中,T2为所述加热空间的第二温度,

e2为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偏差,

es为设定偏差值;所述第二供电参数包括所述石墨烯发热层断电。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达王定远裴玉哲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