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发电开关装置,包括壳体、开关、发电模块及活动座。壳体包括组装口。开关组设于组装口并位于初始位置,且开关能相对于壳体朝同一移动方向依序移动至第一触发位置与第二触发位置。发电模块设置于壳体内。活动座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体内并顶抵于发电模块与开关之间。其中开关由初始位置移动至第一触发位置时产生第一电信号,开关由第一触发位置移动至第二触发位置时产生第二电信号。置移动至第二触发位置时产生第二电信号。置移动至第二触发位置时产生第二电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发电开关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开关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自发电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开关为电力系统中常见的装置,用以使电路开路、断路或使电流传递至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以控制电器设备的启闭或运行,例如控制居家环境中的灯光的明灭或者门铃的声响等。
[0003]目前开关常见的供电方式多为市电或电池,其中通过市电供电需要设置复杂的配线,不仅影响环境美观,开关也不能随意更动位置。通过安装电池供电则需要在电池电力耗尽时进行更换或者充电,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与困扰且影响开关的使用寿命,此外,更换后的电池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自发电开关装置,包括壳体、开关、发电模块及活动座。壳体包括组装口。开关组设于组装口并位于初始位置,且开关能相对于壳体朝同一移动方向依序移动至第一触发位置与第二触发位置。发电模块设置于壳体内。活动座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体内并顶抵于发电模块与开关之间。其中,开关由初始位置移动至第一触发位置时,开关抵压活动座以触发发电模块产生第一电信号。开关由第一触发位置移动至第二触发位置时,开关释放活动座以触发发电模块产生第二电信号。
[0005]进一步地,所述发电模块包括彼此耦接的触发弹片与发电件,所述活动座顶抵于所述触发弹片与所述开关之间。
[0006]进一步地,所述开关包括连动件,所述连动件位于所述壳体内并设有抵压凸部,所述活动座靠近所述连动件的一侧设有导引凸部,所述导引凸部邻近所述抵压凸部并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顶端,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分别连接于所述顶端的相对二侧;其中,所述开关由所述初始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触发位置时,所述抵压凸部沿所述第一侧面移动至所述顶端,以抵压所述活动座带动所述触发弹片朝远离所述开关的方向移动,使所述触发弹片触发所述发电件产生所述第一电信号;其中,所述开关由所述第一触发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触发位置时,所述抵压凸部从所述顶端沿所述第二侧面移动,使所述触发弹片朝靠近所述开关的方向移动并顶抵所述活动座,以触发所述发电件产生所述第二电信号。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连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更设有弹性件,所述开关于所述第二触发位置时,所述弹性件更抵推所述连动件,使所述开关相对于所述壳体朝相反于所述移动方向的回复方向依序移动至所述第一触发位置与所述初始位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由所述第二触发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触发位置时,所述抵压凸部沿所述第二侧面移动至所述顶端,以抵压所述活动座带动所述触发弹片朝远离所述开关的方向移动,使所述触发弹片触发所述发电件产生第三电信号;所述开关由所述第一触
发位置移动至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抵压凸部从所述顶端沿所述第一侧面移动,使所述触发弹片朝靠近所述开关的方向移动并顶抵所述活动座,以触发所述发电件产生第四电信号。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连动件设有容置槽,所述弹性件容设于所述容置槽中。
[0010]进一步地,所述触发弹片具有可活动距离,所述导引凸部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可活动距离。
[0011]进一步地,所述抵压凸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多个所述抵压凸部沿所述移动方向排列设置于所述连动件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导引凸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多个所述些导引凸部沿所述移动方向排列设置于所述活动座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的所述移动方向为线性方向或旋转方向。
[0014]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座具有活动方向,所述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移动方向。
[0015]进一步地,所述自发电开关装置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耦接于所述发电模块,且所述无线通讯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与所述第二电信号发出无线控制信号。
[0016]综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发电开关装置,开关相对于壳体移动时,能带动活动座作动以触发发电模块产生电信号,而能通过电信号驱动相应的装置运作。借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发电开关装置不需安装电池供电而提高使用寿命且更加环保,也不需安装复杂线路连接市电而易于更动设置位置。
[0017]此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开关朝同一移动方向移动即可累积两个电信号(即上述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以确保电力足以驱动相应的装置运作,且避免人为操作因素造成自发电开关装置失效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发电开关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发电开关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自发电开关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自发电开关装置于第一触发位置的剖视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自发电开关装置于第二触发位置的剖视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自发电开关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自发电开关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自发电开关装置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自发电开关装置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7]附图标记列表
[0028]1~5 自发电开关装置
[0029]10 壳体
[0030]101 第一壳板
[0031]102 第二壳板
[0032]11 组装口
[0033]20,20A,20B 开关
[0034]21,21A,21B 连动件
[0035]22,22
’
,22A,22B 抵压凸部
[0036]23 容置槽
[0037]25 弹性件
[0038]26 操控端
[0039]30 发电模块
[0040]31 触发弹片
[0041]32 发电件
[0042]40 活动座
[0043]41,41
’ꢀ
导引凸部
[0044]411 第一侧面
[0045]412 第二侧面
[0046]413 顶端
[0047]50 无线通讯模块
[0048]T 厚度
[0049]D 可活动距离
[0050]L1,L2 箭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以下提出各种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缩本专利技术欲保护的范围。此外,实施例中的说明书附图省略了部份元件,以清楚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在所有说明书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将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0052]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发电开关装置1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发电开关装置1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与图2所示,自发电开关装置1包括壳体10、开关20、发电模块30及活动座40。其中自发电开关装置1可用以控制电器设备的启闭或运行。
[0053]如图1与图2所示,壳体10为中空状并包括组装口11,在此,组装口11设置于壳体10的一侧并连通于壳体10的内部空间,且组装口11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发电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电开关装置包括:壳体,包括组装口;开关,组设于所述组装口并位于初始位置,且所述开关能相对于所述壳体朝同一移动方向依序移动至第一触发位置与第二触发位置;发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及活动座,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顶抵于所述发电模块与所述开关之间;其中,所述开关由所述初始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触发位置时,所述开关抵压所述活动座以触发所述发电模块产生第一电信号;其中,所述开关由所述第一触发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触发位置时,所述开关释放所述活动座以触发所述发电模块产生第二电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模块包括彼此耦接的触发弹片与发电件,所述活动座顶抵于所述触发弹片与所述开关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发电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包括连动件,所述连动件位于所述壳体内并设有抵压凸部,所述活动座靠近所述连动件的一侧设有导引凸部,所述导引凸部邻近所述抵压凸部并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顶端,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分别连接于所述顶端的相对二侧;其中,所述开关由所述初始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触发位置时,所述抵压凸部沿所述第一侧面移动至所述顶端,以抵压所述活动座带动所述触发弹片朝远离所述开关的方向移动,使所述触发弹片触发所述发电件产生所述第一电信号;其中,所述开关由所述第一触发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触发位置时,所述抵压凸部从所述顶端沿所述第二侧面移动,使所述触发弹片朝靠近所述开关的方向移动并顶抵所述活动座,以触发所述发电件产生所述第二电信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发电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更设有弹性件,所述开关于所述第二触发位置时,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璟忠,
申请(专利权)人: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