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挤压应力的钢制汽车发动机盖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482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挤压应力的钢制汽车发动机盖板及其制造方法,包括金属盖板本体,金属盖板本体的内侧开设有盖板仓,盖板仓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机构,加强机构上设置有加强臂,加强臂之间连接有支撑件固定圈,支撑件固定圈的内部连接有支撑件,支撑件包括金属连接件,金属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有金属把手筒,金属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撑吸热筒,支撑吸热筒远离金属把手筒的一端连接有支撑底座。本发明专利技术弧形的金属盖板本体加上弧形结构的加强机构在加强金属盖板本体的结构强度,支撑件对金属盖板本体的中部起到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金属盖板本体在发生形变时对发动机进行挤压,很大程度上的保证发动机不受到损伤。受到损伤。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挤压应力的钢制汽车发动机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盖板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抗挤压应力的钢制汽车发动机盖板及其制造方法,属于汽车配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便捷的代步工具,汽车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0003]发动机上通常会加装盖板,而作用为:起到扰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美化发动机舱,同时还可以隔绝发动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提升驾驶舒适性,在盖板专利技术之初,主要是为了发动机舱整洁,实际上发动机盖板还有很多的好处,发动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噪音,通过发动机盖板可以降低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0004]因此传统的发动机盖板并没有起到对发动的防护作用,汽车发生事故时,往往都会直接对发动机造成一定的损伤,而且后期的维修成本还比较高,现有的发动机盖板大多都是塑料材质的,除了能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并不能对发动机进行防护,而且塑料的盖板还容易破损,因此无法满足使用的需求,不仅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造成了很大影响,而且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0005]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布号CN 105626260 A,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盖板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发动机盖板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的中间开设有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的四周设有定位槽,所述盖板本体的左侧设有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的定位槽外围设有凸台和凸缘,所述的凸缘上设有螺纹孔。本专利技术中设有很多的稳定槽,且稳定槽围绕第一安装通孔分布呈三角形,让盖板和发动机实现更好的定位连接,同时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增强了稳固性;与此同时凸台、凸缘与盖板中间部分的厚度不同,大大增强了发动机盖板和发动机之间的密封性,因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发电机盖板具有连接可靠性、连接品质高、密封性能好及机械强度高等优点,让其能够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不具有一定的抗击压和防形变的能力。
[0006]因此,亟需对汽车发动机盖板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挤压应力的钢制汽车发动机盖板及其制造方法,弧形的金属盖板本体加上弧形结构的加强机构在加强金属盖板本体的结构强度,支撑件对金属盖板本体的中部起到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金属盖板本体在发生形变时对发动机进行挤压,很大程度上的保证发动机不受到损伤。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抗挤压应力的钢制汽车发动机盖板,包括金属盖板本体,所述金属盖板本体的内侧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盖板仓,所述盖板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加强机构,所述加强机构上固定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加强臂,所述加强臂之间通过第二支撑臂连接有支撑件固定圈;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弧形的金属盖板本体加上弧形结构的加强机构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强金属盖板本体的结构强度,在发动机上临时放置重物或者汽车的上部受到重创时,金属盖板本体可以起到一定的抗压作用,同时金属盖板本体内部的加强机构通过支撑件固定圈连接有第一支撑臂以及通过第二支撑臂连接有加强臂固定块,因此可以很大程度上的保证发动机不受到损伤,同时若干个加强臂对侧边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在金属盖板本体受力发生形变时,加强机构上的加强臂可以相互挤压,因此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金属盖板本体继续发生形变,有效的对发动机进行防护。
[0009]所述支撑件固定圈的内部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金属连接件,所述金属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把手筒,所述金属把手筒与所述支撑件固定圈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所述金属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撑吸热筒,所述支撑吸热筒远离所述金属把手筒的一端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用于对所述支撑件进行支撑。
[0010]优选的,所述金属连接件远离所述金属把手筒的一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金属支撑柱,所述金属支撑柱贯穿所述支撑吸热筒并与所述支撑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支撑柱远离所述支撑吸热筒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底座并连接有缓冲底座,所述缓冲底座上固定设置有轴承,所述吸热柱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缓冲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底座远离所述支撑底座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橡胶缓冲垫。
[0011]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支撑件固定圈上旋合连接有支撑件,支撑件上的金属把手筒与支撑件固定圈通过螺纹旋合连接,因此通过金属把手筒可以调整整个支撑件的高度,在金属盖板本体上的侧面的中部进行挤压时,支撑件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因此可以进一步的对金属盖板本体的中部进行支撑,防止金属盖板本体在发生形变时对发动机进行挤压;同时吸热柱贯穿支撑吸热筒与支撑底座固定连接,吸热柱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缓冲底座连接,因此在通过金属把手筒将支撑件推到发动机上时,缓冲底座上橡胶缓冲垫会与发动机相抵,缓冲底座的面积较大,可以增大与发动机上的接触面积,防止压强过大,导致发动机受损,在缓冲底座与发动机接触后,在推进支撑件的过程中吸热柱与缓冲底座可以相对发生转动,因此在缓冲底座不动的情况下也可以对支撑件进行推进,结构简单,方便调节缓冲底座与发动机的距离,当然也可以使缓冲底座与发动机分离,在金属盖板本体挤压的情况下缓冲底座与发动机接触,同样可以对发动机进行防护。
[0012]优选的,所述金属连接件上设置有若干个吸热柱,所述吸热柱关于所述金属支撑柱成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吸热柱贯穿所述支撑吸热筒并延伸到所述支撑吸热筒的内部;所述支撑吸热筒上开设有若干个成中心对称的径向槽。
[0013]优选的,所述金属把手筒与所述金属连接件之间固定设置有半导体制冷件;所述半导体制冷件包括制冷件散热面和制冷件吸热面,所述制冷件散热面与所述金属把手筒固定连接,所述制冷件吸热面与所述金属连接件固定连接;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由于发动机在工作时,会向外散热,温度过高会影响发动机的效率,因此吸热筒以及吸热柱均可以将金属盖板本体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再将金属盖板本体内部的热量吸收后,再通过半导体制冷件上的制冷件吸热面进行吸收,然后在通过制冷件散热面将热量传递到金属把手筒,通过金属把手筒将金属盖板本体内部的热量散失在
空气中,防止发动机的温度过高,提升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0014]所述金属把手筒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旋转把手,所述金属把手筒远离所述半导体制冷件的一侧面连接有发动机标示,可以根据不同品牌的发动机安装不同的发动机标示,方便后期的维修,同时提升金属盖板本体的美观性。
[0015]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固定圈通过所述第二支撑臂连接有加强臂固定块,所述加强臂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加强臂固定块的上侧面上;所述加强机构与所述支撑件固定圈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臂。
[0016]优选的,所述盖板仓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加强臂槽,所述加强臂与所述加强臂槽卡合连接,且所述加强臂突出于所述加强臂槽。
[0017]优选的,所述金属盖板本体的中部开设有支撑件安装孔,所述支撑件安装孔与所述支撑件固定圈在同一竖直轴线上,所述金属把手筒的上端突出于所述金属盖板本体的外侧面;所述金属盖板本体的边缘处均固定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挤压应力的钢制汽车发动机盖板,包括金属盖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盖板本体(1)的内侧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盖板仓(101),所述盖板仓(10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加强机构(2),所述加强机构(2)上固定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加强臂(202),所述加强臂(202)之间通过第二支撑臂(204)连接有支撑件固定圈(203);所述支撑件固定圈(203)的内部连接有支撑件(3),所述支撑件(3)包括金属连接件(6),所述金属连接件(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把手筒(4),所述金属把手筒(4)与所述支撑件固定圈(203)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所述金属连接件(6)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撑吸热筒(7),所述支撑吸热筒(7)远离所述金属把手筒(4)的一端连接有支撑底座(8),所述支撑底座(8)用于对所述支撑件(3)进行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挤压应力的钢制汽车发动机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连接件(6)远离所述金属把手筒(4)的一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金属支撑柱(601),所述金属支撑柱(601)贯穿所述支撑吸热筒(7)并与所述支撑底座(8)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支撑柱(601)远离所述支撑吸热筒(7)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底座(8)并连接有缓冲底座(9),所述缓冲底座(9)上固定设置有轴承(12),所述吸热柱(602)与所述轴承(12)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12)的外圈与所述缓冲底座(9)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底座(9)远离所述支撑底座(8)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橡胶缓冲垫(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挤压应力的钢制汽车发动机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连接件(6)上设置有若干个吸热柱(602),所述吸热柱(602)关于所述金属支撑柱(601)成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吸热柱(602)贯穿所述支撑吸热筒(7)并延伸到所述支撑吸热筒(7)的内部;所述支撑吸热筒(7)上开设有若干个成中心对称的径向槽(7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挤压应力的钢制汽车发动机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把手筒(4)与所述金属连接件(6)之间固定设置有半导体制冷件(5);所述半导体制冷件(5)包括制冷件散热面(501)和制冷件吸热面(502),所述制冷件散热面(501)与所述金属把手筒(4)固定连接,所述制冷件吸热面(502)与所述金属连接件(6)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把手筒(4)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旋转把手(10),所述金属把手筒(4)远离所述半导体制冷件(5)的一侧面连接有发动机标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红鲍曦包素庆夏志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澳洋顺昌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