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末端烯烃的2-芳基戊二烯酸酯及其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4728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含末端烯烃的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末端烯烃的2

芳基戊二烯酸酯及其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化学合成
,涉及一种含末端烯烃的2

芳基戊二烯酸酯及其合成方法,具体是一种单取代烯基苯乙烯的alpha位碳氢烯基化方法,可以高效合成含末端烯烃的2

芳基戊二烯酸酯。

技术介绍

[0002]芳基乙烯来源广泛,且是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不仅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和树脂的合成,也是众多药物和天然产物的重要片段。因此,研究苯乙烯的高效化学转化,得到高附加值的新型化学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芳基乙烯的直接碳氢官能团化反应代表了一种高效,简洁,高步骤/原子经济性的化学转化方法。但是,单取代苯乙烯的选择性活化和官能团化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包括:1)碳氢反应位点较多,除了芳基碳氢键,还有三个烯基碳氢键参与竞争;2)苯乙烯的活性高,容易发生聚合、加成等副反应。
[0004][0005]碳氢键官能团化中的导向基策略应用广泛,相关方法具有很好的立体和区域选择性。目前,导向基策略对苯乙烯烯基碳氢键选择性活化的报道集中在烯基的 beta位,alpha位的活化还未有报道过(Chem.Soc.Rev.,2021,50,3263

3314)。 Gul
í
as团队开发了一种涉及C

H活化的新型杂环化方法。在催化量的[Cp*RhCl2]2和Cu(OAc)2的参与下,邻乙烯基苯酚和炔烃经(5+2)环加成反应生成苯并氧杂环庚烷。机理研究表明,C

H键的断裂是决速步骤(J.Am.Chem.Soc.2014,136,3, 834

837);Nachtsheim课题组报道了2

乙烯基苯酚的beta位烯基碳氢键的直接炔基化反应。该方法使用高价碘的炔基化试剂,以及使用[(Cp*RhCl2)2]作为过渡金属催化剂,能够在温和条件下以高产率和优异的化学和立体选择性合成各种多取代的1,3

烯炔,产率高达98%。(Angew.Chem.,Int.Ed.,2015,54,4949

4952)。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钯催化下的单取代苯乙烯的alpha位碳氢烯基化方法。该方法以8

氨基喹啉酰胺作为N,N

双配位的导向基团,以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作为烯基化试剂,高效实现烯基的alpha位选择性碳氢烯基化反应,一步得到含末端烯烃结构的2

芳基戊二烯酸酯产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含末端烯烃的2

芳基戊二烯酸酯。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为含末端烯烃的2

芳基戊二烯酸酯化合物,其结构式(Ⅰ)如下:
[0009][0010]式(Ⅰ)中,Ar为苯基,带取代基的苯基,萘基,噻吩基中的一种;R为酯基;苯基的取代基为C1~C3烷基、烷氧基、卤代烃基团或卤素;
[0011]作为优选,Ar为带甲基、甲氧基或二甲氧基的苯基时,R为叔丁酯基或4
‑ꢀ
甲氧基苯基。
[0012]作为优选,Ar为带甲基或丙基苯基时,R为叔丁酯基。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含末端烯烃的2

芳基戊二烯酸酯为下列之一:(E)
‑4‑
(2

(喹啉
‑8‑
基氨甲酰基)苯基)戊

2,4

二烯酸叔丁酯、(E)
‑4‑
(5

甲基
‑2‑
(喹啉
‑8‑
基氨甲酰基) 苯基)戊

2,4

二烯酸叔丁酯、(E)
‑4‑
(4

甲基
‑2‑
(喹啉
‑8‑
基氨甲酰基)苯基)戊

2,4

二烯酸叔丁酯、(E)
‑4‑
(2

甲基
‑6‑
(喹啉
‑8‑
基氨甲酰基)苯基)戊

2,4

二烯酸叔丁酯、 (E)
‑4‑
(3

甲基
‑6‑
(喹啉
‑8‑
基氨甲酰基)苯基)戊

2,4

二烯酸叔丁酯、(E)
‑4‑
(5

甲氧基
‑2‑
(喹啉
‑8‑
基氨甲酰基)苯基)戊

2,4

二烯酸叔丁酯、(E)
‑4‑
(5


‑2‑
(喹啉
‑8‑
基氨甲酰基)苯基)戊

2,4

二烯酸叔丁酯、(E)
‑4‑
(5


‑2‑
(喹啉
‑8‑
基氨甲酰基)苯基)戊
ꢀ‑
2,4

二烯酸叔丁酯、(E)
‑4‑
(5

三氟甲基
‑2‑
(喹啉
‑8‑
基氨甲酰基)苯基)戊

2,4

二烯酸叔丁酯、(E)
‑4‑
(4,5

二甲氧基
‑2‑
(喹啉
‑8‑
基氨甲酰基)苯基)戊

2,4

二烯酸叔丁酯、 (E)
‑4‑
(4,5

二氟
‑2‑
(喹啉
‑8‑
基氨甲酰基)苯基)戊

2,4

二烯酸叔丁酯、(E)
‑4‑
(4


ꢀ‑2‑
(喹啉
‑8‑
基氨甲酰基)苯基)戊

2,4

二烯酸叔丁酯、(E)
‑4‑
(4


‑2‑
(喹啉
‑8‑
基氨甲酰基)苯基)戊

2,4

二烯酸叔丁酯、(E)
‑4‑
(4

甲氧基
‑2‑
(喹啉
‑8‑
基氨甲酰基)苯基)戊

2,4

二烯酸叔丁酯、(E)
‑4‑
(3

(喹啉
‑8‑
基氨甲酰基)萘基)戊

2,4

二烯酸叔丁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含末端烯烃的2

芳基戊二烯酸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结构式(Ⅰ)如下:式(Ⅰ)中,Ar为苯基,带取代基的苯基,萘基或噻吩基;R为酯基;带取代基的苯基中取代基为C1~C3烷基、烷氧基、卤代烃基团或卤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末端烯烃的2

芳基戊二烯酸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式(Ⅰ)中Ar为带甲基、甲氧基或二甲氧基的苯基时,R为叔丁酯基或4

甲氧基苯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末端烯烃的2

芳基戊二烯酸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式(Ⅰ)中Ar为带甲基或丙基苯基时,R为叔丁酯基。4.一种含末端烯烃的2

芳基戊二烯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如下:将式Ⅱ喹啉乙烯基苯酰胺衍生物、式Ⅲ丙烯酸酯类化合物、钯盐催化剂、酸、氧化剂置于有机溶剂中,于气体氛围一定温度下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经后处理得到含末端烯烃的2

芳基戊二烯酸酯;反应式如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喹啉乙烯基苯酰胺衍生物为N

(喹啉
‑8‑
基)
‑2‑
乙烯基苯酰胺、4

甲基

N

(喹啉
‑8‑
基)
‑2‑
乙烯基苯酰胺、5

甲基

N

(喹啉
‑8‑
基)
‑2‑
乙烯基苯酰胺、3

甲基

N

(喹啉
‑8‑
基)
‑2‑
乙烯基苯酰胺、6

甲基

N

(喹啉
‑8‑
基)
‑2‑
乙烯基苯酰胺、4

甲氧基

N

(喹啉
‑8‑
基)
‑2‑
乙烯基苯酰胺、4



N

(喹啉
‑8‑
基)
‑2‑
乙烯基苯酰胺、4



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坚钟国富沈聪钟良军廖怡檑丁丽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