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污染物降解菌株XT4、微生物菌剂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449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染物降解菌株XT4、微生物菌剂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含有污染物降解菌株为茶叶芽孢杆菌(Bacillus thaonhiensis)XT4,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159,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茶叶芽孢杆菌(Bacillus thaonhiensis)XT4单菌株降解稠油污泥,可达到污泥石油烃含量大幅降低效果。室内试验中,接种茶叶芽孢杆菌(Bacillus thaonhiensis)菌株的稠油污泥中总石油烃含量21天的降解率为15.87%。室外试验,接种茶叶芽孢杆菌(Bacillus thaonhiensis)菌株的稠油污泥中总石油烃含量52天的降解率为43.60%。石油烃含量52天的降解率为43.60%。石油烃含量52天的降解率为43.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油污染物降解菌株XT4、微生物菌剂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含油污染物降解菌株XT4、微生物菌剂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含油污泥在我国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含油废物类,国家要求必须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资源化回收利用。含油污泥的减量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能力不仅制约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存在极大的环境污染隐患。目前含油污泥处理主要采用的是化学热洗法、萃取分离法、生物处理法、焚烧法等,但对于成分相对复杂的含油污泥,尤其是稠油污泥,传统化学热洗法清洗得不干净、不彻底,减量化效果差;萃取分离法处理成本高,萃取剂回收再利用效率不高;焚烧法成本较高、二次污染严重、一次性投资较大。目前,上述化学热洗、萃取等处理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微生物降解含油污泥具有安全性高、无二次污染、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处理含油污泥的一种经济环保的方法,因此如何筛选获得高效石油降解菌株是利用生物法处理含油污泥的关键。
[0003]中国专利申请201810115869.9公开了一株含油污泥中石油烃类的高效降解菌JN6及其应用,该菌株为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 sp.。所述的具有石油烃类降解功能的菌株JN6用途为以降解石油烃类的方式进行含油污泥的治理,该细菌以单一菌株30天内对含油污泥中总石油烃(TPH)的降解率为62.16%,该细菌对石油污染物的最适降解条件为15-40℃、pH值7-11。中国专利申请201810115860.8公开一株含油污泥中石油烃类的高效降解菌JN4及其应用,该菌株为施氏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tutzeri。所述具有石油烃类降解功能的菌株JN4用途为以降解石油烃类的方式进行含油污泥的治理。该细菌30天内对含油污泥中总石油烃(TPH)的降解率为71.05%,并对n-C10~n-C30具有明显的降解能力,通过GC-MS分析表明,该菌株对环烷烃萘烷、茚烷、高雄烃的降解能力较强,对石油污染物的最适降解条件为25-40℃、pH值5-11。中国专利申请201710022605.4公开了一株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 sp.)细菌CGMCC13201,该细菌可有效降解含油污泥、含油泥砂等被原油污染土壤中的原油。中国专利申请201410072228.1公开了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油污泥中石油降解菌,该菌株为从渤海油田含油污泥中分离出的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其保藏编号CGMCC8647,经过试验证实,RS1对饱和烃的降解率较高,达20.74%,该细菌30d内对含油污泥中总石油烃(TPH)的降解率为39.69%,该细菌对石油的最适降解条件为37℃、盐度0.5%~5%、pH6~8。
[0004]然而上述所提及的降解菌对于含油污染物的降解范围有限,对于含油污泥,特别是稠油污泥化学精细热洗处理技术处理后的残余稠油污泥并未没有体现出很好地进行降解,因此,亟需寻找到更好的降解含油污染物的微生物菌株。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进目前现有的微生物对于含油污染物降解范围的有限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
于提供一种用于降解含油污染物的微生物茶叶芽孢杆菌XT4,其能够有效的降解稠油污泥化学精细热洗处理技术处理后的残余稠油污泥。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上述茶叶芽孢杆菌XT4的微生物菌剂。
[0007]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微生物及其微生物菌剂在降解修复含油污染物中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9]一种茶叶芽孢杆菌(Bacillus thaonhiensis)XT4,该茶叶芽孢杆菌XT4已在保藏单位保藏,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19年1月11日,该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159,分类命名为Bacillus thaonhiensis。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上述茶叶芽孢杆菌XT4的16S r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茶叶芽孢杆菌XT4的菌落形态为:浅白色,圆形,半透明,光滑,湿润,边缘整齐,革兰氏阴性杆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上述茶叶芽孢杆菌XT4对石油烃类的降解条件为20-30℃,pH值6-8,优选pH值7。
[0012]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剂,该微生物菌剂含有上述茶叶芽孢杆菌XT4,并且还可以添加其他常规的辅助成分,例如滑石粉、吐温等,该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能够通过常规试验获得。
[0013]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茶叶芽孢杆菌XT4在降解修复含油污染物中的应用。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上述含油污染物包括含油污泥、被原油污染的水体、以及原油污染物。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上述含油污泥包括稠油污泥化学精细热洗处理技术处理后残余的稠油污泥。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上述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茶叶芽孢杆菌XT4接种至培养基进行培养,制成菌悬液;步骤二,将菌悬液与含油污染物混合,适当时间后重复接种,然后保存适当时间,完成降解修复。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步骤一中,所述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步骤一中,所述茶叶芽孢杆菌XT4接种至培养基进行培养的条件为30℃、180r/min,震荡3天。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步骤二中,将菌悬液与含油污染物混合13-15天后进行重复接种。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所述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的配置原料包括:每1000mL水中含有5g牛肉膏、10g蛋白胨、5g氯化钠、pH7.0~7.4。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含油污染物来自辽河油田。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含油污染物的pH值为8-9(土:水=1:5)。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上述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挑取茶叶芽孢杆菌XT4接种至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不加琼脂)中进行培养,30℃、180r/min震荡3天制成菌悬液;步骤二,将同批次的含油污泥作为一个处理收集在容器中,向其中加入所述菌
悬液300ml进行翻拌,2周后进行重复接种,同时设置不加菌剂的对照处理;步骤三,试验期间每两周搅拌一次(采用人工搅拌),以提供微生物降解石油所需要的氧气。实验过程中,根据含泥砂原油的干湿情况适当地加入部分水,以保持实验过程中,含泥砂原油处于潮湿状态,有大雨等天气盖上塑料箱上盖,试验开始的第一个月每半个月测定一次土壤总石油烃含量、含水率,从第二个月起每月测定一次土壤总石油烃含量、含水率,统计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芽孢杆菌XT4,其特征在于,其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15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芽孢杆菌XT4,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芽孢杆菌XT4的16S r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芽孢杆菌XT4,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芽孢杆菌XT4对石油烃类的降解条件为20-30℃,pH值6-8。4.一种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含有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茶叶芽孢杆菌XT4。5.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茶叶芽孢杆菌XT4在降解修复含油污染物中的应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油污染物包括含油污泥、被原油污染的水体以及原油污染物。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茶叶芽孢杆菌XT4接种至培养基进行培养,制成菌悬液;步骤二,将菌悬液与含油污染物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艳王东孙婷婷于海兰张培雨杨涛曹亚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