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分散酯溶聚氨酯油墨树脂、制备方法及油墨技术

技术编号:323448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分散酯溶聚氨酯油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树脂由包含以下质量份组分的原料反应制得: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75份溶剂。
[001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多元醇由多元醇A1、多元醇A2两种组分组成,所述多元醇A1为聚氧乙烯醚和/或聚酯多元醇和/或聚四氢呋喃二醇和/或聚醚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多元醇A2为带有支链的改性聚氧乙烯醚、聚酯多元醇或聚醚酯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多元醇A1与多元醇A2质量比为0.5~20;优选地,所述多元醇A1为聚氧乙烯醚或聚酯多元醇中的一种,所述多元醇A2为带有支链的改性聚酯多元醇或聚醚酯多元醇中的一种,其中多元醇A1与多元醇A2质量比为1~15。
[001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多元醇A2的改性支链的分子量为100-1500,占所述多元醇A2分子量的20%-85%,优选25%-65%;所述多元醇A2的数均分子量为100-6000,优选为200-4000,更优选为400-3500。
[001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多元醇A2由官能度大于2的多元醇与酸支化改性反应而成,所述官能度大于2的多元醇与酸反应的摩尔比为0.6~1.5;优选地,所述官能度大于2的多元醇与酸反应的摩尔比为0.8~1.2;所述官能度大于2的多元醇选自2~3官能聚酯多元醇、3~4官能聚醚多元醇、三官能的接枝多元醇或3~4官能小分子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酸选自单元酸、二元酸或酸酐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酸选自己二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苯酐、顺酐、油酸、硬脂酸、棕榈酸、乳酸、甲酸、苯甲酸或乙酸中地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酸选自硬脂酸或乳酸、苯甲酸。
[001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多元醇A1为由二元醇与二元酸缩聚生成的端羟基聚酯化合物、聚氧乙烯醚或聚四氢呋喃二醇;所述多元醇A1的数均分子量为400-6000,优选为1000-4000。
[0017]优选地,所述的二元醇选自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甲基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4-环己基二醇、二羟基二苯砜、2,2-二(4-羟基苯基)丙烷、4,4
’-
二羟基二苯基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二元酸选自癸二酸、己二酸、壬二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多元醇A1还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聚醚多元醇,例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含有乙二醇/丙二醇的聚醚多元醇,所述的聚醚多元醇官能度为2~3,优选官能度为2。
[0018]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异氰酸酯为异氰酸酯单体与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优选地,所述异氰酸酯单体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CHDI)、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XDI)、三甲基-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HDI)、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HTDI)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胺类扩链剂选自异佛尔酮二胺、乙二胺、丙二胺、1,6-己二胺、1,4-丁二胺、新戊二胺、二环己基甲烷二胺、1,4-环己烯二胺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选自异佛尔酮二胺、乙二胺中的一种或两种。
[002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终止剂选自单胺,如二正丁胺、N

N-二乙基乙胺、十二胺、硬脂酸胺、氨丙基咪唑、二异丙胺、乙醇胺、二乙醇胺、N,N'-二异丙基乙二胺、N,N'-二乙基乙二胺、松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溶剂选自酯类、仲醇、叔醇类溶剂中的一种或多
种;优选为乙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异丁酯、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乙酸乙酯、乙酸正丙酯、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前述的可自分散酯溶聚氨酯油墨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0023]1)反应器中投入多官能多元醇及酸性化合物,通氮气,150~220℃下搅拌反应2~6小时,除去水后制得多元醇A2,留下备用;
[0024]2)将一定质量份的多元醇A1、多元醇A2、异氰酸酯、催化剂、部分溶剂投入反应器中,通氮气,在60-120℃下反应3-5小时后,加入部分溶剂得到异氰酸酯封端的预聚物溶液;
[0025]3)将所述的异氰酸酯封端的预聚物溶液降温至20-60℃,搅拌状态下加入胺类扩链剂和终止剂稀释液,反应0.5~2小时得到所述可自分散酯溶聚氨酯油墨树脂。
[0026]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一种油墨,其特征在于,含有上述所述的可自分散酯溶聚氨酯油墨树脂。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可自分散酯溶聚氨酯油墨树脂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1)本专利技术的可自分散酯溶聚氨酯油墨树脂,通过在多元醇A1的基础上,搭配加入一定比例的支化多元醇A2,将所述异氰酸酯预聚体通过引入支化链聚酯的手段,增加了聚氨酯树脂颜料的分散性,使其能够在配制油墨时不使用分散剂即达到较好的分散及储存稳定性的效果。
[0029](2)本专利技术的聚氨酯油墨树脂与不加入支化多元醇A2的油墨树脂相比,在不同颜色上的着色力、光泽及储存稳定性更好;而与只加入A2不加入A1的油墨树脂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聚氨酯油墨树脂的再溶性及存储稳定性更好。
[0030](3)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可自分散酯溶聚氨酯油墨树脂,使得制备的油墨在白墨、黑墨、红墨等不同颜色上均有较好的分散性,光泽及再溶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予以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列出的实施例,还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其他任何公知的改变。
[0032]本专利技术的可自分散酯溶聚氨酯油墨树脂,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反应制得:15-30份多元醇,3-8份异氰酸酯,1-8份胺类扩链剂,0.05-0.5份反应中止剂,50-75份溶剂,其中的份为质量份。其中,所述多元醇由多元醇A1、多元醇A2两种组分组成,所述多元醇A1为聚氧乙烯醚、聚酯多元醇、聚四氢呋喃二醇、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例如多元醇A1可以单独为聚氧乙烯醚、聚酯多元醇、聚四氢呋喃二醇、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也可以为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的混合物,或者聚酯多元醇和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或者聚酯多元醇和聚四氢呋喃二醇的混合物,或者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和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甚至还可以是聚氧乙烯醚、聚酯多元醇、聚四氢呋喃二醇、聚醚多元醇四种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多元醇A1为聚氧乙烯醚或聚酯多元醇中的一种。当所述多元醇A1为多种混合时,它们的比例关系没有任何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是平均占比或者其他任何的比例。
[0033]其中,所述多元醇A1的聚酯多元醇由二元醇与二元酸缩聚生成的端羟基聚酯化合物。所述二元醇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甲基丙二醇、1,3-丁二
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分散酯溶聚氨酯油墨树脂,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以下质量份组分的原料反应制得:15-30份多元醇,3-8份异氰酸酯,1-8份胺类扩链剂,0.05-0.5份反应中止剂,50-75份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分散酯溶聚氨酯油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由多元醇A1、多元醇A2两种组分组成,所述多元醇A1为聚氧乙烯醚和/或聚酯多元醇和/或聚四氢呋喃二醇和/或聚醚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多元醇A2为带有支链的改性聚氧乙烯醚、聚酯多元醇或聚醚酯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多元醇A1与多元醇A2质量比为0.5~20;优选地,所述多元醇A1为聚氧乙烯醚或聚酯多元醇中的一种,所述多元醇A2为带有支链的改性聚酯多元醇或聚醚酯多元醇中的一种,其中多元醇A1与多元醇A2质量比为1~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分散酯溶聚氨酯油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A2的改性支链的分子量为100-1500,占所述多元醇A2分子量的20%-85%;所述多元醇A2的数均分子量为100-6000,优选为200-4000,更优选为400-3500。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自分散酯溶聚氨酯油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A2由官能度大于2的多元醇与酸支化改性反应而成,所述官能度大于2的多元醇与酸反应的摩尔比为0.6~1.5;优选地,所述官能度大于2的多元醇与酸反应的摩尔比为0.8~1.2;所述官能度大于2的多元醇选自2~3官能聚酯多元醇、3~4官能聚醚多元醇、三官能的接枝多元醇或3~4官能小分子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酸选自单元酸、二元酸或酸酐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酸选自己二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苯酐、顺酐、油酸、硬脂酸、棕榈酸、乳酸、甲酸、苯甲酸或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酸选自硬脂酸或乳酸、苯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分散酯溶聚氨酯油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A1为由二元醇与二元酸缩聚生成的端羟基聚酯化合物、聚氧乙烯醚或聚四氢呋喃二醇;所述多元醇A1的数均分子量为400-6000,优选为1000-400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分散酯溶聚氨酯油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元醇选自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甲基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4-环己基二醇、二羟基二苯砜、2,2-二(4-羟基苯基)丙烷、4,4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慧吴迪何国平贾海亭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