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荣利专利>正文

一种用紫阳绿茶制作散茯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418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紫阳绿茶制备散茯茶的方法,全程无需额外添加发酵剂等,仅通过紫阳绿茶熬制的茶汁和紫阳绿茶进行渥堆发酵、汽蒸、装篓、发花、风干,即可获得散茯茶。通过该方法制备的散茯茶便于冲泡,冲泡后的茶叶外形条索圆紧细,肥壮,匀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内质香气嫩香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叶底肥嫩完整,保留紫阳绿茶自身特色的同时,冲泡后色香味得到提升,且具有茯茶的保健功效。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紫阳绿茶制作散茯茶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制备
,涉及一种制作散茯茶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紫阳绿茶制作散茯茶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茯茶属六大茶类黑茶中的特色产品,是后发酵茶,也是全发酵茶,一般情况下,陈放年代越久香味越浓,茶汤越易冲泡出来,茶汤色泽红颜明亮,茶中的金华能有效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人体体质、延缓衰老,并有降脂、降压、调节糖类代谢的功效,对人体起着有效的药理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因此,近年来茯茶备受人们喜爱。
[0003]然而传统的茯茶加工时,在发花阶段需加入发酵剂进行发酵,工艺较为复杂,且制作而成的茯茶一般为茯茶砖,饮用前需撬开,因而不太方便;另外现有的茯茶一般采用黑毛茶制作而成,黑毛茶制作而成的茯茶色泽较深,若熬煮不当,汤色将会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紫阳绿茶制作散茯茶的方法,制备出的茶叶为散茶,无需撬开,即可熬煮或冲泡,最终获得的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叶底肥嫩完整。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紫阳绿茶制作散茯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采用紫阳绿茶熬制茶汁;
[0007]S2将茶汁与紫阳绿茶按重量比为1:23进行渥堆发酵;
[0008]S3将渥堆好的茶叶进行汽蒸、装篓、发花、风干处理后,获得散茯茶。
[0009]特别的,所述S1具体按照以下方法实施:
[0010]将紫阳绿茶放入茶滤包后,使紫阳绿茶与水按重量比为1:50进行熬煮,熬煮24小时后备用。
[0011]特别的,所述S2具体按照以下方法实施:
[0012]S21将熬煮好的茶汁均匀洒于紫阳绿茶上,并搅合均匀,搅合次数不少于3次,获得搅合均匀的茶叶;
[0013]S22将搅合均匀的茶叶放于发酵仓内进行渥堆发酵24小时,获得渥堆好的茶叶,渥堆发酵的茶叶堆放高度为70

90cm,若堆放太低,茶叶堆内温度过低不利于茶叶发酵,若堆放太高堆内温度偏高,会使茶叶结块,影响茶叶后品质及叶片条索的均匀性。
[0014]特别的,所述S3具体按照以下方法实施:
[0015]S31将渥堆好的茶叶放入蒸箱中,汽蒸10秒,所述蒸箱产生的蒸汽温度为100

110℃,若汽蒸温度太低,茶叶柔软度不够,叶片与叶片之间空隙大,影响益生菌的含量,若汽蒸温度过高,会破坏茶叶组织,对茶叶后期发酵带来不利影响。
[0016]S32将蒸好的茶叶装入竹制茶篓内,放入发花房内,摆放到木龙骨架子上,所述竹制茶篓上下摆放不超过五层,由于在茶叶自发酵全过程中,前期会有一定的水汽,为了便于
水汽的散发,相邻两层间距为15

20cm,每层相邻两个竹制茶篓前后左右间距为10

15cm,如此便于水汽的散发,不会使茶叶因局部湿度过大而产生霉变现象;
[0017]S33进入发花房后,若第一天发花房内温度过低,会使竹制茶篓表面出现水珠,温度过高会使茶叶表面失水过快,不论是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冠突散囊菌的生长,因此第一天发花房内的温度为21

23℃,湿度为65%,竹制茶篓内的茶叶每天翻倒至少2次,进入第5天时,需每天将相邻两个竹制茶篓前后左右的间距缩小1cm,室内温度调整至28℃,湿度调整至75%,在通风状态下,夏秋季节干燥21天,春冬季节干燥49天,即获得散茯茶。
[0018]特别的,所述S31中每次汽蒸2.5kg渥堆好的茶叶。
[0019]特别的,所述S32中竹制茶篓的长宽分别为300mm,高为350mm,装入竹制茶篓后,茶叶的上表面距竹制茶篓顶端15cm,待装好茶叶后将竹制茶篓顶端折弯封口并用5mm的细麻绳十字交叉捆绑牢靠即可。
[0020]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紫阳绿茶制作散茯茶的方法,无需添加发酵剂,结合自身制备的茶汁进行发酵后,即可自然生长出益生菌(冠突散囊菌),且成品为散茶,无需撬开,即可进行熬煮或冲泡,熬煮或冲泡出的茶汁汤汁嫩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叶底肥嫩完整。综上所述,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散茯茶便于冲泡,且使紫阳绿茶色香味得到很大提升的同时又具有冠突散囊菌的保健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功能及技术手段有进一步的了解,现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解释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用紫阳绿茶制作散茯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S1取1kg检验合格的紫阳绿茶,用茶滤包包好,放入50kg的蒸煮桶中熬煮24h,取出茶滤包,获得茶汁备用。
[0025]S2将检验合格的紫阳绿茶放入不锈钢搅合池内,取S1熬制好的茶汁,按茶汁与紫阳绿茶按重量比为1:23的比例将茶汁均匀洒于紫阳绿茶上,之后将两者搅合均匀,搅合次数3次;搅合完成后,放入发酵仓内进行渥堆发酵,发酵24小时即可,在渥堆发酵过程中,茶叶的堆放高度需为70cm。
[0026]S3取2.5kg渥堆好的茶叶,放入蒸箱中,汽蒸10秒,所述蒸箱产生的蒸汽温度为105℃后取出,装入300
×
300
×
350(高)

的竹制茶篓内,竹制装篓包时要特别注意,茶叶上表面离篓包口上端距离为15

,装好茶叶后竹制茶篓顶部折弯封囗并用5

细麻绳十字交叉捆绑牢靠放入发花房内进行发花,在摆放时需注意:竹制茶篓不能超过5层,相邻两层间距20cm,每层竹制茶篓相邻两个前后左右间距15cm;第一天发花房内的温度为21℃,湿度为65%,竹制茶篓内的茶叶每天翻倒2次,进入第5天时,需每天将相邻两个竹制茶篓前后左右的间距缩小1cm,室内温度调整至28℃,湿度调整至75%,在通风状态下,夏秋季节干燥21天,春冬季节干燥49天,即获得散茯茶。
[0027]实施例2
[0028]一种用紫阳绿茶制作散茯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S1取1kg检验合格的紫阳绿茶,用茶滤包包好,放入50kg的蒸煮桶中熬煮24h,取出
茶滤包,获得茶汁备用。
[0030]S2将检验合格的紫阳绿茶放入不锈钢搅合池内,取S1熬制好的茶汁,按茶汁与紫阳绿茶按重量比为1:23的比例将茶汁均匀洒于紫阳绿茶上,之后将两者搅合均匀,搅合次数不少于3次;搅合完成后,放入发酵仓内进行渥堆发酵,发酵24小时即可,在渥堆发酵过程中,茶叶的堆放高度需为90cm。
[0031]S3取2.5kg渥堆好的茶叶,放入蒸箱中,汽蒸10秒,所述蒸箱产生的蒸汽温度为110℃后取出,装入300
×
300
×
350(高)

的竹制茶篓内,竹制装篓包时要特别注意,茶叶上表面离篓包口上端距离为15

,装好茶叶后竹制茶篓顶部折弯封囗并用5

细麻绳十字交叉捆绑牢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紫阳绿茶制作散茯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紫阳绿茶熬制茶汁;S2将茶汁与紫阳绿茶按重量比为1:23进行渥堆发酵;S3将渥堆好的茶叶进行汽蒸、装篓、发花、风干处理后,获得散茯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紫阳绿茶制作散茯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按照以下方法实施:将紫阳绿茶放入茶滤包后,使紫阳绿茶与水按重量比为1:50进行熬煮,熬煮24小时后备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紫阳绿茶制作散茯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按照以下方法实施:S21将熬煮好的茶汁均匀洒于紫阳绿茶上,并搅合均匀,搅合次数不少于3次,获得搅合均匀的茶叶;S22将搅合均匀的茶叶放于发酵仓内进行渥堆发酵24小时,获得渥堆好的茶叶,渥堆发酵的茶叶堆放高度为70

9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紫阳绿茶制作散茯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按照以下方法实施:S31将渥堆好的茶叶放入蒸箱中,汽蒸10秒,所述蒸箱产生的蒸汽温度为10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荣利邓亚蓉罗瑶罗钰萱
申请(专利权)人:罗荣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