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柱顶隔震的可替换隔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4165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柱顶隔震的可替换隔震支座,包括钢桁架柱顶支座、复合式可拆装垫板、隔震支座顶部平台、隔震支座底部平台和操作平台。复合式可拆装垫板设置于钢柱顶板与钢桁架柱顶支座之间,三者通过螺栓进行连接。隔震支座安装完成后,拆除钢桁架柱顶支座与钢柱顶板间的复合式可拆装垫板,使上部桁架结构直接支承于隔震支座,实现结构隔震;当后期需要对隔震支座进行维护时,可以重新安装可拆装垫板,使上部桁架结构直接支承于柱顶支座,同时隔震支座退出工作不再承受荷载,便于隔震支座拆装检修维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柱顶隔震的可替换隔震支座,便于隔震支座的安装及后期维护,能够有效保证隔震支座隔震效果的发挥。发挥。发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柱顶隔震的可替换隔震支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跨建筑钢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柱顶隔震的可替换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跨空间钢管桁架结构广泛应用于体育场馆、会展中心、交通枢纽、工业厂房等公共建筑中。当大跨空间钢管桁架结构遭受地震作用时,结构的受力模式、传力途径及应力分布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节点失效或结构整体失效,从而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甚至发生倒塌,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0003]柱顶隔震属于大跨空间钢管桁架结构振动控制技术中的一种。柱顶隔震的原理是通过在上部结构与柱顶之间设置隔震支座,利用隔震支座延长上部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使上部结构的基本周期与地震作用的卓越周期错开,同时让变形能集中于隔震系统,削弱地震作用向上部结构的传递,从而减轻结构自身的地震响应,有效地保护上部结构。
[0004]目前已应用于大跨空间结构实际工程中的隔震支座主要有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和摩擦摆隔震支座,均采用水平隔震技术。工程中在钢柱柱顶与桁架结构之间设置隔震支座时,通常将隔震支座的上、下连接板分别与上部结构和钢柱进行连接,后期更换支座时螺栓对位困难,操作难度大,费工费时。上述问题的存在使柱顶隔震技术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约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柱顶隔震的可替换隔震支座,便于隔震支座的安装及后期维护,能有效保证隔震支座隔震能力的发挥。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柱顶隔震的可替换隔震支座,包括钢桁架柱顶支座、复合式可拆装垫板、隔震支座顶部平台和隔震支座底部平台、操作平台和设置在钢柱柱顶与上部桁架结构之间的隔震支座;所述钢柱柱顶包括钢柱顶板、钢柱和钢柱加劲肋;所述上部桁架结构包括下弦杆、下弦杆套管、腹杆和主桁架下弦杆;
[0007]所述钢桁架柱顶支座由支座加劲肋、支座钢管和支座底板构成;所述支座钢管焊接于所述支座底板上,所述支座加劲肋有多道、并沿所述支座钢管圆周均匀布置焊接于所述支座底板上;所述支座加劲肋和所述支座圆管的顶部与所述桁架下弦杆套管焊接;
[0008]所述复合式可拆装垫板包括两块第一可拆装垫板和两块第二可拆装垫板,两块第二可拆装垫板的侧面接触且均开有两个呈抱合位置的半圆槽,两块第一可拆装垫板的内侧面分别与两块第二可拆装垫板的外侧面接触且开有圆头长槽;两块第一可拆装垫板和两块第二可拆装垫板的平面对齐;所述支座底板和钢柱顶板均开有螺栓孔,所述复合式可拆装垫板位于所述支座底板和钢柱顶板之间,三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0009]所述隔震支座顶部平台由槽钢和位于所述槽钢底部的工字钢构成;所述槽钢与主
桁架下弦杆、工字钢的上翼缘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工字钢的腹板两侧对称的布置有多组加劲肋,所述工字钢的下翼缘开有多个第一螺栓孔;通过螺栓将所述工字钢的下翼缘与所述隔震支座的顶端进行连接;
[0010]所述隔震支座底部平台由平台板与多道第一纵向加劲肋、多道第一横向加劲肋焊接而成,所述平台板开有多个第二螺栓孔;通过螺栓将所述平台板与隔震支座的底端进行连接。
[0011]进一步讲,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替换隔震支座还包括位于所述隔震支座底部平台前端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由操作平台板与一道第二纵向加劲肋、多道第二横向加劲肋焊接而成;所述操作平台板与所述隔震支座底部平台的平台板平齐,所述隔震支座底部平台与所述操作平台之间焊接。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替换隔震支座,其中:
[0013]所述隔震支座顶部平台、隔震支座底部平台和操作平台对称的设置于所述上部桁架结构下方的两侧,所述槽钢与工字钢的上翼缘与所述桁架下弦杆套管焊接;所述工字钢的腹板与所述支座加劲肋之间、所述工字钢的下翼缘与所述支座底板之间均为焊接。
[0014]所述隔震支座底部平台的平台板设有用于通过所述钢柱的通槽,所述平台板与所述钢柱之间焊接。
[0015]所述多道第一纵向加劲肋的下端焊接有连接板。
[0016]所有的螺栓连接处均分别设有螺栓垫板。
[0017]所述的工字钢的上翼缘与下翼缘之间设有多道工字钢加劲肋。
[0018]所述隔震支座的上部设有可伸缩套管。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柱顶隔震的可替换隔震支座,便于隔震支座的安装及后期维护,能够有效保证隔震支座隔震能力的发挥。隔震支座安装完成后,拆除柱顶支座与钢柱顶板间的可拆装垫板,使上部桁架结构直接支承于隔震支座,实现结构隔震;当后期需要对隔震支座进行维护时,可以重新安装可拆装垫板,使上部桁架结构直接支承于柱顶支座,同时隔震支座退出工作不再承受荷载,便于隔震支座拆装检修维护。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可替换隔震支座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所示可替换隔震支座的主视图;
[0023]图3是图1所示可替换隔震支座的侧视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可替换隔震支座中钢桁架柱顶支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可替换隔震支座中复合式可拆装垫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可替换隔震支座中隔震支座顶部平台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可替换隔震支座中隔震支座底部平台和操作平台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图7所示隔震支座底部平台和操作平台的侧视图;
[0029]图9是图7所示隔震支座底部平台和操作平台的主视图;
[0030]图10是图9中所示B

B剖切位置的剖面图。
[0031]图中:
[0032]1‑
支座加劲肋
ꢀꢀꢀꢀꢀꢀꢀꢀꢀꢀꢀ2‑
支座钢管
ꢀꢀꢀꢀꢀꢀꢀꢀꢀꢀꢀꢀ3‑
支座底板
[0033]4‑
下弦杆
ꢀꢀꢀꢀꢀꢀꢀꢀꢀꢀꢀꢀꢀꢀꢀ5‑
螺栓垫板
ꢀꢀꢀꢀꢀꢀꢀꢀꢀꢀꢀꢀ6‑
第一可拆装垫板
[0034]7‑
第二可拆装垫板
ꢀꢀꢀꢀꢀꢀꢀ8‑
钢柱顶板
ꢀꢀꢀꢀꢀꢀꢀꢀꢀꢀꢀꢀ9‑
钢柱
[0035]10

螺栓
ꢀꢀꢀꢀꢀꢀꢀꢀꢀꢀꢀꢀꢀꢀꢀꢀ
11

钢柱加劲肋
ꢀꢀꢀꢀꢀꢀꢀꢀꢀ
12

下弦杆套管
[0036]13

槽钢
ꢀꢀꢀꢀꢀꢀꢀꢀꢀꢀꢀꢀꢀꢀꢀꢀ
14

工字钢
ꢀꢀꢀꢀꢀꢀꢀꢀꢀꢀꢀꢀꢀ
15

工字钢加劲肋
[0037]16

隔震支座
ꢀꢀꢀꢀꢀꢀꢀꢀꢀꢀꢀꢀ
17

平台板
ꢀꢀꢀꢀꢀꢀꢀꢀꢀꢀꢀꢀꢀ
18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柱顶隔震的可替换隔震支座,包括钢桁架柱顶支座、复合式可拆装垫板、隔震支座顶部平台和隔震支座底部平台、操作平台和设置在钢柱柱顶与上部桁架结构之间的隔震支座(16);所述钢柱柱顶包括钢柱顶板(8)、钢柱(9)和钢柱加劲肋(11);所述上部桁架结构包括下弦杆(4)、下弦杆套管(12)、腹杆(20)和主桁架下弦杆(2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桁架柱顶支座由支座加劲肋(1)、支座钢管(2)和支座底板(3)构成;所述支座钢管(2)焊接于所述支座底板(3)上,所述支座加劲肋(1)有多道、并沿所述支座钢管(2)圆周均匀布置焊接于所述支座底板(3)上;所述支座加劲肋(1)和所述支座圆管(2)的顶部与所述桁架下弦杆套管(12)焊接;所述复合式可拆装垫板包括两块第一可拆装垫板(6)和两块第二可拆装垫板(7),两块第二可拆装垫板(7)的侧面接触且均开有两个呈抱合位置的半圆槽,两块第一可拆装垫板(6)的内侧面分别与两块第二可拆装垫板(7)的外侧面接触且开有圆头长槽;两块第一可拆装垫板(6)和两块第二可拆装垫板(7)的平面对齐;所述支座底板(3)和钢柱顶板(8)均开有螺栓孔,所述复合式可拆装垫板位于所述支座底板(3)和钢柱顶板(8)之间,三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隔震支座顶部平台由槽钢(13)和位于所述槽钢(13)底部的工字钢(14)构成;所述槽钢(13)与主桁架下弦杆(21)、工字钢(14)的上翼缘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工字钢(14)的腹板两侧对称的布置有多组加劲肋(15),所述工字钢(14)的下翼缘开有多个第一螺栓孔;通过螺栓将所述工字钢(14)的下翼缘与所述隔震支座(16)的顶端进行连接;所述隔震支座底部平台由平台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庆华张晓龙张晋元芦燕刘铭劼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