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覃振菲专利>正文

一种水稻秸秆粉碎还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392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机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稻秸秆粉碎还田装置,包括:移动座、电机、上粉碎机构、下粉碎机构和传动机构,上粉碎机构和下粉碎机构均包括转轴和刀盘,两个刀盘彼此错位分别用于先后切割不同的高度。在使用时,农户推着装置在田间前进,第一刀盘首先切割秸秆的上端,然后第二刀盘切割秸秆的中间段,剩下一点根部在土壤里,最后旋耕机进场将整个田地翻遍。装置采用人工推动的方式,减少了许多部件,已有的部件重量轻,整个装置实现了轻量化,可以在疏松的稻田上行驶。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刀盘和第二刀盘将秸秆粉碎成三段,基本满足了还田、改良土壤的需求。改良土壤的需求。改良土壤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秸秆粉碎还田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农机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稻秸秆粉碎还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秸秆还田是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秸秆可以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在充分利用废料的前提下,能够避免焚烧秸秆所带来的大气污染。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新鲜有机物料,在归于农田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解作用,就可以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也可供应一定的钾类养分。
[0003]在收割后的稻田里,田间虽然已经干涸但依旧疏松,常规的还田装置包括较多较重的转轴及其机架,重量较重,再加上装置本身还要容纳一些秸秆,车轮容易陷于地面,需要配合履带或较宽的车轮在田间行驶。如果可以简化装置的结构,自然可以减轻装置整体的重量,如此方便其在疏松的土壤上完成粉碎任务。
[0004]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秸秆粉碎还田装置,结构轻巧,能在疏松的田间行走,能一边粉碎秸秆一边还田。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秸秆粉碎还田装置,包括:移动座、电机、上粉碎机构、下粉碎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移动座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部件的腔室,所述移动座的底部设置有车轮或履带,所述移动座的后侧设置有扶手,如图1所示,本方案中移动座需要人工推动,整个移动座类似长方体。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移动座的上方,位于居中位置,此时移动座的左右两侧空置出来可以用于放置一些工具。
[0007]所述上粉碎机构包括竖直的第一转轴、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刀盘和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端的第一带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上下两端与所述移动座铰接,所述第一刀盘位于所述移动座的内侧,所述第一带轮位于所述移动座的上方,电机带动第一转轴旋转时第一刀盘旋转,第一刀盘旋转时用于切割被收割后的水稻。所述下粉碎机构包括竖直的第二转轴、固定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刀盘和固定在第二转轴上端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上下两端与所述移动座铰接,所述第二刀盘位于所述移动座的内侧且所在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刀盘,所述第二带轮位于所述移动座的上方且所在高度平齐所述第一带轮,电机带动第一转轴旋转时第二刀盘旋转,第二刀盘旋转时用于切割被收割后的水稻。所述第一刀盘和所述第二刀盘的最外端突出于所述移动座,并且所述第一刀盘的最外端突出于所述第二刀盘。
[0008]在使用时,农户推着装置在田间前进,如图2所示,前方有一茬半截秸秆,第一刀盘
首先切割秸秆的上端,然后第二刀盘切割秸秆的中间段,此时秸秆已经被切割出较短的长度,剩下一点根部在土壤里。最后旋耕机进场将整个田地翻遍,秸秆会均匀地分布,完成最后的还田步骤。部分秸秆会掉入在移动座的内侧,部分秸秆会随机的往外飘。采用上述方案,装置较重的部件仅仅是电机,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均为小直径棒体,第一刀盘和第二刀盘也只需要起到切割的效果,所以两者也可以为较薄的金属片体。这些部件重量轻,使得整个装置方便在田里行走,在切割时,将秸秆分成三结已足够重新还田,其改善土壤的效果接近传统粉碎机。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刀盘为圆形片体,所述第二刀盘的外侧固定有刀片。在其他方案中,第二刀盘的侧面开设槽位如此也可以形成类似刀片的结构,在高速旋转时也可用于切割。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粉碎机构设置两根第一转轴,两根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间段均设置有转盘,两个所述转盘上缠绕有皮带,所述皮带上设置有刀片,两个转盘、皮带和刀片组成第一刀盘,在两根转轴旋转时,皮带带动刀片沿长圆形的路径旋转。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增加切割的路径、增加切割的长度,提高切割效率;同时可以缩小两个转盘的直径,减小体积。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和传动带,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设置有齿轮,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传动带同时缠绕一个所述第一带轮和两个所述第二带轮。如图1所示,虽然未画出传动带,但是可以毫无异议地看出传动带围成三角形。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转轴位于皮带与两个转盘之间的间隙,采用上述方案,可以让第二转轴靠近移动座的前端,相应地第二刀盘也更加靠近外侧,可以带来更大的切割长度。在其他方案中,第二转轴在皮带的外侧,会稍微原理移动座的前端,这个时候也可以稍微增大第二刀盘的尺寸。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移动座的腹部设置有缺口。采用上述方案,部分飘入移动座内的秸秆会重新掉在地上,防止移动座内堆积秸秆。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移动座的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设置在缺口处。采用上述方案,移动座的内部相当于存在负压,移动座可以吸入秸秆振动、断裂时的碎屑,减少飞扬。被吸入的碎屑被吹向地面,也不会在移动座内堆积。
[001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装置采用人工推动的方式,减少了许多部件,已有的部件重量轻,整个装置实现了轻量化,可以在疏松的稻田上行驶。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刀盘和第二刀盘将秸秆粉碎成三段,基本满足了还田、改良土壤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一种实施例下装置的立体图;
[0017]图2是一种实施例下装置的剖视图。
[0018]主要的附图标记说明:10、移动座;11、电机;12、车轮;13、扶手;14、风机;21、第一转轴;22、第一刀盘;31、第二转轴;32、第二刀盘;41、带轮;42、齿轮;50、秸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顶部”、“底部”、“顶面”、“底面”、“内”、“外”、“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术语“第一”、
ꢀ“
第二”、
ꢀ“
第三”只是用于描述目的以及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秸秆粉碎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座、电机、上粉碎机构、下粉碎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移动座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部件的腔室,所述移动座的底部设置有车轮或履带,所述移动座的后侧设置有扶手,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移动座的上方;所述上粉碎机构包括竖直的第一转轴、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刀盘和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端的第一带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上下两端与所述移动座铰接,所述第一刀盘位于所述移动座的内侧,所述第一带轮位于所述移动座的上方,电机带动第一转轴旋转时第一刀盘旋转;所述下粉碎机构包括竖直的第二转轴、固定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刀盘和固定在第二转轴上端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上下两端与所述移动座铰接,所述第二刀盘位于所述移动座的内侧且所在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刀盘,所述第二带轮位于所述移动座的上方且所在高度平齐所述第一带轮,电机带动第一转轴旋转时第二刀盘旋转;所述第一刀盘和所述第二刀盘的最外端突出于所述移动座,并且所述第一刀盘的最外端突出于所述第二刀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振菲
申请(专利权)人:覃振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