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邻近既有线沉降的挡墙式路基装置,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铁路既有线与铁路新建线,铁路新建线上对称设置有挡墙式路基,挡墙式路基具体包括悬臂挡墙与垫层,垫层固定设置在悬臂挡墙的下方,挡墙式路基下方设有多组横向排列的高压旋喷桩,铁路既有线与铁路新建线之间设有隔离桩,且隔离桩靠近铁路既有线的一侧设有金属隔离网一,金属隔离网一设置在铁路既有线路基面的上方,隔离桩设置在铁路既有线路基面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挡墙式路基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抵挡墙内新填土体对墙外铁路既有线周边土体的影响,有效的降低新旧路基过渡段的差异化沉降。降。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邻近既有线沉降的挡墙式路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控制邻近既有线沉降的挡墙式路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铁路建设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国家铁路网不断完善,对铁路既有线升级改造项目越来越多,开通运营的高速铁路不可避免的要与新建铁路交叉、并行、帮宽等,对于运营期间的铁路,在既有路基旁进行新建路基填筑、帮填等施工必然会对其产生附加的沉降变形,同时路基帮填过程中,新旧路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影响轨道平顺性,轨道的不平顺,会影响列车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给列车运行带来较大的风险。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控制邻近既有线沉降的挡墙式路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邻近既有线沉降的挡墙式路基装置,为克服上述路基帮填过程中,新旧路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提供了一种控制邻近既有线沉降的挡墙式路基装置,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协调充分发挥桩、挡墙式路基、土各自的作用,提高地基整体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控制邻近既有线沉降的挡墙式路基装置,包括铁路既有线与铁路新建线,所述铁路新建线上对称设置有挡墙式路基,所述挡墙式路基具体包括悬臂挡墙与垫层,所述悬臂挡墙的底部位于铁路既有线路基面的下方,且所述悬臂挡墙的顶面超出铁路既有线的路基面,且所述垫层固定设置在悬臂挡墙的下方,所述悬臂挡墙为直角梯形结构,且所述悬臂挡墙的上表面倾斜设置;
[0005]所述挡墙式路基下方设有多组横向排列的高压旋喷桩,每组高压旋喷桩设有多个,且其长度沿前侧到后侧依次递减;
[0006]所述铁路既有线与铁路新建线之间设有隔离桩,且所述隔离桩靠近铁路既有线的一侧设有金属隔离网一,所述金属隔离网一设置在铁路既有线路基面的上方,所述隔离桩设置在铁路既有线路基面的下方。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隔离桩为预制桩,所述隔离桩由胶合板与钢管组合而成。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挡墙式路基的中部安装有金属隔离网二。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悬臂挡墙与垫层之间设有土工格栅。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挡墙式路基之间设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上方设有填料运输及卸料区。
[0011]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提供了挡墙式路基,能够有效的抵挡墙内新填土体对墙外铁路既有线周边土体的影响,有效的降低新旧路基过渡段的差异化沉降,同时配合高压旋喷桩对挡
墙式路基加以固定,同时也可有效的解决铁路施工作业的场地有限的问题,且施工占地少、振动小、噪音较低,且通过隔离桩的设置,能够可以有效的减少铁路新建线路竖向荷载对铁路既有线路地基产生的附加的不均匀沉降,保证运营线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的悬臂挡墙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施工流程图;
[0016]图中:1、金属隔离网一;2、胶合板;3、钢管;4、高压旋喷桩;5、悬臂挡墙;6、金属隔离网二;7、垫层;8、填料运输及卸料区;9、土工格栅;10、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9]如图1
‑
2所示,一种控制邻近既有线沉降的挡墙式路基装置,包括铁路既有线与铁路新建线,铁路新建线上对称设置有挡墙式路基,挡墙式路基具体包括悬臂挡墙5与垫层7,悬臂挡墙5的底部位于铁路既有线路基面的下方,且悬臂挡墙5的顶面超出铁路既有线的路基面,且垫层7固定设置在悬臂挡墙5的下方,悬臂挡墙5为直角梯形结构,且悬臂挡墙5的上表面倾斜设置,悬臂挡墙5的墙顶高出铁路既有路基面,且与铁路既有线上形心保持一定距离,悬臂挡墙5能够有效的抵挡墙内新填土体对墙外铁路既有线周边土体的影响,有效的降低新旧路基过渡段的差异化沉降;
[0020]挡墙式路基下方设有多组横向排列的高压旋喷桩4,每组高压旋喷桩4设有多个,且其长度沿前侧到后侧依次递减,高压旋喷桩4深入地基设置,且其长度依次递减,节省材料的同时又能够很好的对挡墙式路基进行加固,同时通过采用高压旋喷桩4,可以有效的解决铁路施工作业的场地有限的问题,且其施工占地少、振动小、噪音较低;
[0021]铁路既有线与铁路新建线之间设有隔离桩,且隔离桩靠近铁路既有线的一侧设有金属隔离网一1,金属隔离网一1设置在铁路既有线路基面的上方,隔离桩设置在铁路既有线路基面的下方,隔离桩可以有效的减少铁路新建线路竖向荷载对铁路既有线路地基产生的附加的不均匀沉降,保证运营线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金属隔离网一1能够起到阻拦与防护的作用。
[0022]隔离桩为预制桩,隔离桩由胶合板2与钢管3组合而成,如此设置,能够增强隔离桩的结构稳定性。
[0023]挡墙式路基的中部安装有金属隔离网二6,金属隔离网二6能够有效隔离泥土与砂石,防止其朝向铁路既有线的方向塌下。
[0024]悬臂挡墙5与垫层7之间设有土工格栅9,土工格栅9能够有效的提高路基承载能力。
[0025]两个挡墙式路基之间设有填充层10,填充层10上方设有填料运输及卸料区8,填充层10内可进行路基填筑,便于稳定挡墙式路基的结构,填料运输及卸料区8上可进行填料的运输与卸料过程。
[0026]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控制邻近既有线沉降的挡墙式路基装置,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0027]1、施工前,将铁路既有路肩外侧设金属隔离网一1代替既有栅栏,隔离网高度1.8m,前后顺接至既有防护栅栏形成封闭,封闭后拆除金属隔离网一1外的既有栅栏,金属隔离网一1间隔一段距离设一金属立柱,立柱基础采用人工挖坑埋设,基础保持一定埋深,硬隔离外侧每隔一段距离设缆风绳拉结隔离网,硬隔离采取封锁施工,施工分段长度控制在20~50m范围,保证在天窗时间内完成分段长度范围全部作业,用以保证施工安全,以及营业线行车安全;
[0028]2、金属隔离网一1施作完成后,根据水沟排水方向及排水坡度,对场地进行清表、初平、压实,满足排水坡度;确定场地平整的设计标高,作为计算挖填土方工程量、进行土方平衡调配、选择施工机械、制定施工方案的依据;
[0029]3、靠近营业线侧采用钢管3和胶合板2挡护既有路基土,钢管3间距1m,打入开挖面以下1m,钢管3顶部平路基面,胶合板2与钢管3采用铁丝绑扎牢固,基坑底部设高沙袋护脚,可以有效的减少铁路新建线路竖向荷载对铁路既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邻近既有线沉降的挡墙式路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铁路既有线与铁路新建线,所述铁路新建线上对称设置有挡墙式路基,所述挡墙式路基具体包括悬臂挡墙(5)与垫层(7),所述悬臂挡墙(5)的底部位于铁路既有线路基面的下方,且所述悬臂挡墙(5)的顶面超出铁路既有线的路基面,且所述垫层(7)固定设置在悬臂挡墙(5)的下方,所述悬臂挡墙(5)为直角梯形结构,且所述悬臂挡墙(5)的上表面倾斜设置;所述挡墙式路基下方设有多组横向排列的高压旋喷桩(4),每组高压旋喷桩(4)设有多个,且其长度沿前侧到后侧依次递减;所述铁路既有线与铁路新建线之间设有隔离桩,且所述隔离桩靠近铁路既有线的一侧设有金属隔离网一(1),所述金属隔离网一(1)设置在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飞,齐骏,李文艺,金超奇,祝俊华,朱碧堂,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