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测试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384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46
本专利介绍了一种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测试平台,包括与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输入端连接的测试控制装置和与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输出端连接的测量单元;测试控制装置包括集成在壳体内部的信号发生器、射频开关、数控衰减器、以及为上述器件供电的电源模块;测量单元包括频谱分析仪和噪声系数分析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测试控制装置和测量单元,搭建进口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工作回路,能够实现输出频率、传输系数、噪声系数、线性上限的测试,可直观的反映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工作特性,结构简单,功能全面,操作简单,测试高效,解决了进口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无法测试的问题。口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无法测试的问题。口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无法测试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测试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航空维修
,特别涉及一种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测试平台。

技术介绍

[0002]航空电子装备雷达微波接收机的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作为重要组件的一部分,国内尚无此产品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且目前的雷达微波接收机多为本振信号直接混频,无法满足弹载的多本振、高精度、插损低的要求;进口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设计年代早,采用陶瓷基片作为衬底,使用微带线电路完成微波信号处理,经开盖后分析,自身陶瓷基片装配方式存在工艺缺陷,致使故障率较高,在进行维修时,由于国内无针对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故该进口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无法检测并完成修复。
[0003]常规测试需要搭建外部参考本振源和发射信号源,在被测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的工作频率内,完成多个频率点的测量;该方法的缺点是测试复杂,测试步骤繁琐,每次测量前需要先搭建信号源平台和测试平台,测试时间长,测试仪器价格昂贵,测试成本很高。
[0004]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可靠性高,性能稳定,检测方便的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测试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测试平台,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完成进口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工作回路的搭建。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测试平台,包括与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输入端连接的测试控制装置和与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输出端连接的测量单元
[0008]所述测试控制装置包括集成在壳体内部的信号发生器、射频开关、数控衰减器、以及为上述器件供电的电源模块;
[0009]所述信号发生器的多个本振信号输出端和多个模拟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射频开关的多个本振信号输入端和多个模拟信号输入端连接,射频开关的模拟信号输出端与数控衰减器的输入端连接,射频开关的本振信号输出端接测试控制装置的LO输出端口;数控衰减器的输出端口接测试控制装置的RF输出端口;
[0010]所述测量单元包括频谱分析仪和噪声系数分析仪。
[0011]具体的,所述的电源模块通过壳体面板的电源控制及指示开关实现测试平台的供电控制,电源模块的显示并口接壳体面板上的数显屏幕显示空载电压、供电电压和消耗电流,电源模块在壳体面板上提供供电对外接口空载+12V、+12V和接地口。
[0012]具体的,所述的信号发生器输出的多路本振信号和多路模拟信号接入射频开关,相对应的一路本振信号和一路模拟信号共同形成一路频点信号,射频开关通过壳体面板上
的频率切换旋钮控制射频开关和信号发生器,控制多路频点信号的选通输出,实现测试频点切换。
[0013]具体的,所述的数控衰减器通过壳体面板上的若干衰减匀调按钮,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调整不同衰减值。
[0014]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优越性:
[0015]本技术通过测试控制装置和测量单元,搭建进口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工作回路,能够实现输出频率、传输系数、噪声系数、线性上限的测试,可直观的反映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工作特性,结构简单,功能全面,操作简单,测试高效,解决了进口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无法测试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原理框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测试控制装置壳体内部布局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测试控制装置的壳体面板的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说明,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0020]结合附图1

3一种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测试平台,包括与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输入端连接的测试控制装置和与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输出端连接的测量单元。
[0021]测试控制装置包括集成在壳体内部的信号发生器、射频开关、数控衰减器、以及为上述器件供电的电源模块;电源模块通过壳体面板的电源控制及指示开关实现测试平台的供电控制,电源模块的显示并口接壳体面板上的数显屏幕显示空载电压、供电电压和消耗电流,电源模块在壳体面板上提供供电对外接口空载+12V、+12V和接地口。
[0022]信号发生器的3个本振信号输出端本振1、本振2、本振3和3个模拟信号输出端模拟1、模拟2、模拟3分别与射频开关的3个本振信号输入端和3个模拟信号输入端连接,3路本振信号和3路模拟信号一一对应形成3路频点信号,并通过壳体面板上的频率切换旋钮分别对应F1、F2、F3三个指令位置控制3路频点信号的选通输出;射频开关的模拟信号输出端与数控衰减器的输入端连接,射频开关的本振信号输出端接测试控制装置的LO输出端口;数控衰减器的RF输出端口接测试控制装置的RF输出端口。
[0023]具体工作时,通过频率切换旋钮,控制射频开关和信号产生单元,使得在F1指令下,模拟1信号和本振1信号能够被选通,模拟1信号进入到数控衰减器经壳体面板的衰减匀调按钮,调整不同衰减值,并通过RF输出端口输送至测试控制装置的RF输出端口,本振1信号直接输送至测试控制装置的LO输出端口,在F2和F3指令作用下,同理控制模拟2、3信号和本振2、3信号的输出,进而达到测试不同频点(F1、F2、F3)的目的,同时实现技术参数的测试条件。
[0024]测量单元包括频谱分析仪和噪声系数分析仪;频谱分析仪对输出的信号进行测量,检测传输系数、输出频率、线性上限。
[0025]在使用时,先将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与测试控制装置和频谱分析仪连接;测试
控制装置壳体面板上的+12V输出与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的+12V电源端口连接,测试控制装置的RF输出端口连接到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的RF端口,测试控制装置的LO输出端口连接到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的LO端口;设置测试控制装置为初始状态,频率切换旋钮至关,衰减匀调至实际需要的标定值。
[0026]+12V消耗电流测试:
[0027]接通电源控制及指示开关,读取+12V消耗电流。
[0028]输出频率测试:
[0029]分别设置频率切换旋钮至F1、F2、F3指令,使频点信号分别进入测试控制装置的RF输出端口和测试控制装置的LO输出端口,利用频谱分析仪读取频率值。
[0030]传输系数测试:
[0031]通过衰减匀调按钮,衰减匀调至实际需要的标定值,测量F2频点时的输出信号功率P1,则|

50

P1|即为该号频点时的传输系数。
[0032]线性上限:
[0033]设置频率切换旋钮至F2指令,减少衰减匀调同时,测试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IF口的信号功率,查找P
‑1的功率值。
[0034]将噪声系数分析仪的噪声信号输出端连接到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的RF端口,将输入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输入端连接的测试控制装置和与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输出端连接的测量单元;所述测试控制装置包括集成在壳体内部的信号发生器、射频开关、数控衰减器、以及为上述器件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信号发生器的多个本振信号输出端和多个模拟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射频开关的多个本振信号输入端和多个模拟信号输入端连接,射频开关的模拟信号输出端与数控衰减器的输入端连接,射频开关的本振信号输出端接测试控制装置的LO输出端口;数控衰减器的输出端口接测试控制装置的RF输出端口;所述测量单元包括频谱分析仪和噪声系数分析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频混频前置放大模块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模块通过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强李宏顺高希辉李恒松隋新
申请(专利权)人:国营洛阳丹城无线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