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调节照射范围的LED雷达感应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362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LED雷达感应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方便调节照射范围的LED雷达感应灯,包括灯壳、位于灯壳外侧的调节环以及位于灯壳顶部中间位置处的防尘罩所述灯壳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槽,所述灯壳内部顶端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灯壳的底部设置有微波雷达,通过第一马达带动调节杆发生转动,调节杆外侧的外螺纹和调节环内部的螺纹孔相互配合,可使调节环与调节杆上下移动,通过活动孔可使调节环与灯壳发生活动,通过限位孔可使调节环与限位杆发生活动,使调节环的上下移动效果更换,通过调节环带动灯罩上下移动,通过对灯罩与LED灯的距离,对LED雷达感应灯的照射范围进行调节,提高了LED雷达感应灯的实用性。提高了LED雷达感应灯的实用性。提高了LED雷达感应灯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调节照射范围的LED雷达感应灯


[0001]本技术属于LED雷达感应灯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调节照射范围的LED雷达感应灯。

技术介绍

[0002]微波雷达感应led灯又称雷达感应led灯是根据多普勒效应为基础,采用最先进的平面天线,可有效抑制高次谐波和其他杂波的干扰、灵敏度高、可靠性强、安全方便、智能节能,是楼宇智能化和物业管理现代化的首选产品。
[0003]现有的大多数LED雷达感应灯结构简单,通过固定在灯体外侧的灯罩对照射光线进行聚拢,不便于对照射范围进行调节,实用性较差,不方便人们的使用,且LED雷达感应灯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容易对LED雷达感应灯造成损坏,影响LED雷达感应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调节照射范围的LED雷达感应灯,旨在解决不便于对照射范围进行调节,且LED雷达感应灯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容易对LED雷达感应灯造成损坏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方便调节照射范围的LED雷达感应灯,包括灯壳、位于灯壳外侧的调节环以及位于灯壳顶部中间位置处的防尘罩;
[0006]所述灯壳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槽;以及
[0007]所述灯壳内部顶端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灯壳的底部设置有微波雷达。
[0008]优选的,所述调节环的外侧设置有灯罩,所述安装槽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至调节环内部的调节杆,所述灯壳的外侧设置有贯穿至调节环内部的限位杆,所述安装槽内部远离所述第一马达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固定槽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灯体,所述灯体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LED灯,所述灯体的顶部设置有多组接电线。
[0009]优选的,所述防尘罩的内部设置有多组通风孔,所述防尘罩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固定槽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的输出端设置有扇叶。
[0010]优选的,所述灯壳的外侧设置有凹槽,所述调节环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活动孔,所述调节环通过活动孔与灯壳活动连接,所述防尘罩与灯壳焊接连接,且防尘罩呈锥形台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马达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第一马达通过安装座与安装槽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第一马达电性连接,所述调节环内部靠近所述限位杆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孔,所述调节环通过限位孔与限位杆滑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环内部的一侧设置有与调节
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调节环通过螺纹孔与调节杆螺纹连接,所述灯体外侧的两端皆设置有固定杆,所述灯体通过固定杆与灯壳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杆与防尘罩焊接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外侧设置有多组固定杆,所述固定架通过固定杆与灯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二马达通过安装孔与固定架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马达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且转轴远离所述第二马达的一端与扇叶相连接,所述扇叶通过转轴与第二马达转动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方便调节照射范围的LED雷达感应灯,通过第一马达带动调节杆发生转动,调节杆外侧的外螺纹和调节环内部的螺纹孔相互配合,可使调节环与调节杆上下移动,通过活动孔可使调节环与灯壳发生活动,通过限位孔可使调节环与限位杆发生活动,使调节环的上下移动效果更换,通过调节环带动灯罩上下移动,通过对灯罩与LED灯的距离,对LED雷达感应灯的照射范围进行调节,提高了LED雷达感应灯的实用性,方便人们的使用,通过固定架将第二马达固定在固定槽内部,第二马达带动转轴发生转动,转动的转轴带动扇叶发生转动,转动的扇叶产生风力,对灯体进行散热,通过防尘罩内部的通风孔实现空气的相流通,对灯体的散热效果更好,防止温度过高对LED雷达感应灯造成损坏,提高了LED雷达感应灯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截面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9]图中:1、灯壳;101、固定槽;102、安装槽;103、微波雷达;2、调节环;201、灯罩;202、第一马达;203、调节杆;204、限位杆;205、控制模块;206、灯体;207、LED灯;208、接电线;3、防尘罩;301、通风孔;302、安装杆;303、固定架;304、第二马达;305、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调节照射范围的LED雷达感应灯技术方案:包括灯壳1、位于灯壳1外侧的调节环2以及位于灯壳1顶部中间位置处的防尘罩3;
[0022]灯壳1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槽101;以及
[0023]灯壳1内部顶端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槽102,灯壳1的底部设置有微波雷达103
[0024]进一步的,调节环2的外侧设置有灯罩201,安装槽102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马达202,第一马达202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至调节环2内部的调节杆203,灯壳1的外侧设置有贯穿至调节环2内部的限位杆204,安装槽102内部远离第一马达20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模块205,固定槽101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灯体206,灯体206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LED灯207,灯体206的顶部设置有多组接电线208。
[0025]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节环2的外侧设置有灯罩201,安装槽102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
一马达202,第一马达202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至调节环2内部的调节杆203,通过第一马达202带动调节杆203发生转动,灯壳1的外侧设置有贯穿至调节环2内部的限位杆204,通过限位杆204对调节环2进行限位,安装槽102内部远离第一马达20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模块205,固定槽101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灯体206,灯体206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LED灯207,灯体206的顶部设置有多组接电线208。
[0026]进一步的,防尘罩3的内部设置有多组通风孔301,防尘罩3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杆302,固定槽10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架303,固定架303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马达304,第二马达304的输出端设置有扇叶305。
[0027]在本实施方式中,防尘罩3的内部设置有多组通风孔301,实现感应灯的通风效果更好,防尘罩3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杆302,固定槽10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架303,固定架303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马达304,第二马达304的输出端设置有扇叶3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调节照射范围的LED雷达感应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1)、位于灯壳(1)外侧的调节环(2)以及位于灯壳(1)顶部中间位置处的防尘罩(3);所述灯壳(1)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槽(101);以及所述灯壳(1)内部顶端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槽(102),所述灯壳(1)的底部设置有微波雷达(10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照射范围的LED雷达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2)的外侧设置有灯罩(201),所述安装槽(102)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马达(202),所述第一马达(202)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至调节环(2)内部的调节杆(203),所述灯壳(1)的外侧设置有贯穿至调节环(2)内部的限位杆(204),所述安装槽(102)内部远离所述第一马达(20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模块(205),所述固定槽(101)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灯体(206),所述灯体(206)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LED灯(207),所述灯体(206)的顶部设置有多组接电线(208)。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照射范围的LED雷达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3)的内部设置有多组通风孔(301),所述防尘罩(3)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杆(302),所述固定槽(10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架(303),所述固定架(303)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马达(304),所述第二马达(304)的输出端设置有扇叶(30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照射范围的LED雷达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的外侧设置有凹槽,所述调节环(2)内部的中间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金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玖凤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