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及线圈绕组的接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327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40
一种电磁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及线圈绕组的接线方法,其中摩擦摆原型包括上盖板、滑块容腔、铰接滑块、滑动曲面;电磁装置包括电磁组件和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电磁组件设置在滑动曲面下方并与铰接滑块内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相互作用;其中电磁组件的线圈绕组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相连。当发生地震时,开启控制系统,通过调节线圈绕组输出功率的大小与摩擦摆原型进行同步耗能工作,共同对地震输入能量进行大幅耗散;通过开启电磁装置削弱铰接滑块对限位环的碰撞破坏以及减少摩擦摆减隔震系统存在的残余位移问题,使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具有好的耗能能力,从而减少在面对超预期地震时人员的伤亡以及财产的损失。伤亡以及财产的损失。伤亡以及财产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及线圈绕组的接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减震与隔震技术,具体是摩擦摆减隔震支座,特别是涉及电磁摩擦摆减隔震支座技术。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摩擦摆隔震体系能够有效延长上部结构的自振周期,通过钟摆原理大幅减小因地震作用而引起的动力放大效应,通过摩擦摆腔内的滑块摩擦对地震输入能量进行耗散。从而对地震能量进行消能。摩擦摆隔震体系是当前隔震体系中最主流的隔震方式之一,但是现有的摩擦摆隔震支座由于其内部缺陷的影响,在超预期地震动下,上部结构存在倾覆、倒塌等严重的问题。同时由于摩擦摆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摩擦系数不稳定、有最大位移限制、摩擦摆支座力学性能变化较大,尤其是震后存在残余位移,而这些摩擦摆固有缺陷导致其隔震效果并不理想。
[0003]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断发展,摩擦摆隔震体系已研制出十余种摩擦摆隔震支座,其现有分类如曲面式、沟槽式、曲面沟槽式等等,这些摩擦摆隔震支座不仅在理论上对原有摩擦摆有了长足的研究,更是在大量工程中得到了实际的应用。虽然摩擦摆隔震支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对于摩擦摆自身存在的缺陷,如震后存在的残余位移,虽然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摩擦摆隔震支座可以自动回复。但是当达到力平衡时,其不会再回到原始中心位置,其最大残余位移与摩擦系数和球面半径有关,致使滑块并不能很好的进行完全复位。并且因为摩擦摆自身存在位移限制,导致摩擦摆自身减震耗能能力也存在一定的限制,这对于摩擦摆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对于超预期地震的减震消能情况较理论值而言相对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及线圈绕组的接线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电磁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及线圈绕组的接线方法,电磁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包括电磁耗能装置、摩擦摆原型和控制装置8,其中摩擦摆原型包括上盖板2、滑块容腔2

1、滑动曲面3、铰接滑块4,摩擦摆原型的上盖板2与上部基础1相连接,电磁构件部分5与下部基础7相连接;其中所述电磁耗能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电磁构件部分5和安装在铰接滑块4内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4

1,所述电磁组件设置在所述电磁构件部分5内,并与所述铰接滑块4内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4

1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吸、斥力;当摩擦摆原型独立工作时,内嵌在电磁构件部分5内的电磁组件并不工作,承担耗能工作的部位为铰接滑块4及滑动曲面3,其中铰接滑块4内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4

1与滑动曲面3产生吸力,能提高摩擦摆原型的抗拔能力,在滑动曲面3全区域内都产生吸力,能减弱铰接滑块4对限位环的碰撞破坏;当强震来临或超预期地震来临前,接入电源,开启电磁耗能装置,电磁构件部分5加入工作,开启控制系统8选择低功率或最大功率辅助摩擦摆原型进行耗能,其中由电磁构件部分5内的十二槽单极线圈绕组5

1~5

12、吸力电磁铁5

13所产生的电磁吸、斥力与铰接滑
块4内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4

1相互作用,当铰接滑块4处在滑动曲面3中心范围内时,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4

1与吸力电磁铁5

13相互吸引,迫使地震输入能量在克服摩擦摆本身的摩擦耗能之后,更多的消耗能量摆脱电磁吸力;而当脱离中心区域之后,进入电磁斥力区时,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4

1与十二槽单极线圈绕组5

1~5

12则是相互排斥,这种电磁斥力由于区域面大,电磁斥力分布广且均匀使得地震输入能量同样在摩擦摆原型摩擦耗能的基础上耗能更大,同时由于电磁斥力区的存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铰接滑块4对限位环的碰撞破坏。
[0006]本专利技术的电磁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及线圈绕组的接线方法,其步骤为:步骤(1)所述第一组第一环线圈绕组与第一组第二环线圈绕组内环的两根接线端相连接,第一组第一环线圈绕组与第一组第二环线圈绕组外环外露两根接线端,分别设为U1、U
2 ;第二组第一环线圈绕组与第二组第二环线圈绕组内环的两根接线端相连接,第二组第一环线圈绕组与第二组第二环线圈绕组外环外露两根接线端,分别设为V1、V
2 ;第三组第一环线圈绕组与第三组第二环线圈绕组内环的两根接线端相连接,第三组第一环线圈绕组与第三组第二环线圈绕组外环外露两根接线端,分别设为W1、W
2 ;步骤(2)将U1、U2、V1、V2、W1、W
2 接至接线端子盒6内,通过垫片将W2、U2、V
2 进行并联,则形成低功率的星型接法,通过垫片将W2、U1,U2、V1,V2、W1,分别进行连接,则形成最大功率的三角形接法;步骤(3)通过控制系统8的远程控制,可在低功率和最大功率两种功率之间进行功率变换,辅助摩擦摆原型进行地震能量消耗。
[0007]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当发生微小地震时,通过摩擦摆原型进行对地震输入能量的耗散,通过钟摆原理减小因地震作用而引起的动力放大效应;当发生中强地震时,可依靠摩擦摆原型自身的抗震性能进行减震消能;当发生强震或大地震时,激活电磁装置,调节电磁装置的功率至低功率模式并与摩擦摆原型进行同步工作,共同对地震能量进行消耗;当发生巨大地震或超预期地震时,调节电磁装置的功率至最大功率并与摩擦摆原型一起进行对地震输入能量进行大幅耗散,从而减少在面对超预期地震时,人员的伤亡以及财产的损失。由于现有专利技术是将电磁铁和现有摩擦摆原型相结合,通过控制电磁铁的电磁力和通过线圈绕组的所产生的功率大小从而实现对普通摩擦摆的功能化发展及控制,着重解决了现有摩擦摆体系中的残余位移、竖向抗拔能力小可能发生竖向倾覆、滑块对限位环的碰撞破坏等问题。高效的降低了结构的地震响应,以达到更好的减隔震效果,起到更好的安全保护结构稳定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整体构造示意图(正视图),图2是滑动曲面(3)与电磁构件部分(5)局部构造示意图(正视图),图3是十二槽单极线圈绕组(5

1~5

12)及吸力电磁铁局部构造示意图(俯视图),附图标记及对应名称为:上部基础1;上盖板2;滑动曲面3;铰接滑块4;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4

1;低摩擦系数材料层4

2;电磁构件部分5;下盖板3、5;第一线槽5

1;第二线槽5

2;第三线槽5

3;第四线槽5

4;第五线槽5

5;第六线槽5

6;第七线槽5

7;第八线槽5

8;第九线槽5

9;第十线槽5

10;第十一线槽5

11;第十二线槽;电磁吸力线圈绕组;接线端子盒6;下部基础7;控制装置8。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包括电磁耗能装置、摩擦摆原型和控制装置(8),其中摩擦摆原型包括上盖板(2)、滑块容腔(2

1)、滑动曲面(3)、铰接滑块(4),其特征在于摩擦摆原型的上盖板(2)与上部基础(1)相连接,电磁构件部分(5)与下部基础(7)相连接;其中所述电磁耗能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电磁构件部分(5)和安装在铰接滑块(4)内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4

1),所述电磁组件设置在所述电磁构件部分(5)内,并与所述铰接滑块(4)内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4

1)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吸、斥力;当摩擦摆原型独立工作时,内嵌在电磁构件部分(5)内的电磁组件并不工作,承担耗能工作的部位为铰接滑块(4)及滑动曲面(3),其中铰接滑块(4)内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4

1)与滑动曲面(3)产生吸力,能提高摩擦摆原型的抗拔能力,在滑动曲面(3)全区域内都产生吸力,能减弱铰接滑块(4)对限位环的碰撞破坏;当强震来临或超预期地震来临前,接入电源,开启电磁耗能装置,电磁构件部分(5)加入工作,开启控制装置(8)选择低功率或最大功率辅助摩擦摆原型进行耗能,其中由电磁构件部分(5)内的十二槽单极线圈绕组(5

1~5

12)、吸力电磁铁(5

13)所产生的电磁吸、斥力与铰接滑块(4)内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4

1)相互作用,当铰接滑块(4)处在滑动曲面(3)中心范围内时,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4

1)与吸力电磁铁(5

13)相互吸引,迫使地震输入能量在克服摩擦摆本身的摩擦耗能之后,更多的消耗能量摆脱电磁吸力;而当脱离中心区域之后,进入电磁斥力区时,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4

1)与十二槽单极线圈绕组(5

1~5

12)则是相互排斥,这种电磁斥力由于区域面大,电磁斥力分布广且均匀使得地震输入能量同样在摩擦摆原型摩擦耗能的基础上耗能更大,同时由于电磁斥力区的存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铰接滑块(4)对限位环的碰撞破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构件部分(5)处在所述摩擦摆原型的滑动曲面(3)下方,且与所述的滑动曲面(3)不在一个平面内,即所述电磁构件部分(5)包括十二槽单极线圈绕组(5

1~5

12)和安装在中心处的吸力电磁铁(5

13),所述十二槽单极线圈绕组(5

1~5

12)与中心处的吸力电磁铁(5

13)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十二槽单极线圈绕组(5

1~5

12)安装在电磁构件部分(5)专门为其设置的线槽内,同时与吸力电磁铁(5

13)归属为不同的两个部分,所述两个部分同时与铰接滑块(4)内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4

1)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8)为远程控制装置,通过人为调整模式使电磁耗能装置辅助摩擦摆原型进行工作,其作为一个个体独立于整个电磁摩擦摆减隔震支座之外;其主要承担的功能有电磁耗能装置的功率调节,通过连接接线端子盒(6)对电磁构件部分(5)的接线方式进行控制,同时承担电磁耗能装置的供电来源,使其能够在地震来临时能够稳定、安全地对电磁构件部分(5)进行供电,电磁耗能装置能够正常、平稳的工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构件部分(5)内嵌于所在滑动曲面(3)的下方,所述内嵌电磁构件部分(5)部分半径尺寸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东杨林马顺利任杰闫鹏亮弓耀云吴健张振永李少丰陈恩亮卢悦翁银绩裴少荣郭明晶王长成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