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底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307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盆底康复装置,该方案包括具有弧形轮廓的主体以及与该主体连接的尾部;主体内设有安装腔,该安装腔内设有控制板以及与该控制板电连接的电池、振动电机和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于安装腔的内壁上,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盆底肌肉给与主体的压力,控制板上设有无线通信模块;尾部呈弧形状,在主体位于人体内时,尾部位于人体外,本申请能够方便地将主体放入人体内,通过振动电机工作来进行康复操作,利用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到盆底肌肉与主体之间的压力,从而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移动终端等设备来调节振动电机的强度,更好地进行康复操作,而且整体体积小,可以做到成本低的同时具备小体积的效果,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盆底康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盆底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资料显示,在性妊娠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逐渐增大,盆底肌的软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破坏了盆底对子宫等器官的慢性牵拉作用;妊娠期由于激素水平的改变,导致盆底结缔组织胶原代谢改变,进而削弱了盆底的支撑功能。盆底肌发生去神经改变,失去弹性,肌肉拉伸后,承托力不足,导致相应功能障碍,主要危害有产后出现尿失禁或者尿失禁在产后持续存在,盆腔脏器脱垂,产后性生活质量下降,产后排便异常。因此通常需要使用盆底康复装置来进行康复。
[0003]然而现有的盆底康复装置大部分体积庞大,无法家用,并且大部分在医院或者其他机构进行操作,女性在生完孩子以后身体虚弱,前往相关地点并不容易。如中国专利CN201189279Y公开了一种“妇女盆底康复器”,其存在体积庞大,无法家用,并且大部分在医院或者其他机构进行操作,使用成本和时间成本高,不利于持续帮助康复。
[0004]综上,亟待一种能够显著降低体积、降低成本且方便家用操作的盆底康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盆底康复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盆底康复装置包括具有弧形轮廓的主体以及与该主体可拆卸连接的尾部;所述主体内设有安装腔,该安装腔内设有控制板以及与该控制板电连接的电池、振动电机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盆底肌肉给予所述主体的压力,所述控制板上设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尾部呈弧形状,在所述主体位于人体内时,所述尾部位于人体外。
[0007]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控制板驱动控制振动电机从而带动整个主体在用户的盆底内部振动来刺激盆底肌,起到康复训练效果,同时在振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压力传感器来反馈压力数据,从而能够根据压力大小来调节合适的振动强度,更加个性化,更加符合多种用户的需求;
[0008]2、而且主体的弧形轮廓设置更加方便插入到用户体内直达盆底位置,操作方便,使用时能够通过控制板的无线通信模块与手机等移动终端通信连接,从而实现无线操作,也能够在手机端进行实时压力数据查看,从而控制振动电机的强度和使用时间;
[0009]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结构复杂度大大降低,可以显著降低整体成本,而且体积显著减少,方便携带,而且在使用时,尾部位于人体外,能够在尾部安装其他部件,如天线或者充电头等,来减少主体内部的空间占用,进一步减少主体的体积。
[0010]进一步地,所述尾部内设有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的信号增强天线。
[0011]此设置,由于尾部在使用时是在人体外的,因此用过尾部的信号增强天线能够更好地与外界的移动终端通信连接,保证信号的正常传输,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保证本装置的正常使用,减少手机端操作时的无响应和延迟现象的发生。
[0012]进一步地,所述尾部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的充电部。
[0013]此设置,通过充电部能够方便地对电池进行充电,通过控制板来充当充电保护器件,可以更好地保护电池,安全性能好,而且能够在用户使用时进行充电,完美地解决了由于电池电量不足无法使用的问题发生。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包括硅胶壳体和位于该硅胶壳体内部的塑胶壳体,所述塑胶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与该第一壳体旋转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控制板和所述电池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硅胶壳体之间,所述振动电机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
[0015]此设置,通过硅胶壳体来与人体接触,无毒无害且不伤害人体,通过塑胶壳体来增强硅胶壳体内部的强度,使其不易发生过度变形导致损坏,从而保护好内部的控制板和电池的部件,而且塑胶壳体也能够起到一道隔绝屏障的效果,同时在振动电机振动的时候,第二壳体可以相对第一壳体相对上下摆动,起到高频振动效果,从而带动硅胶壳体振动刺激盆底肌,实现对盆底肌的康复训练。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与所述振动电机配合的配重块,且所述振动电机位于所述配重块和所述第二壳体内壁之间。
[0017]此设置,通过配重块来增加整体的惯性,从而使得振动电机振动时能够更好地刺激盆底肌,可根据实际情况旋转不同重量的配重块。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为上下分体式结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之间通过卡扣或螺纹紧固件固定。
[0019]此设置,方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拆装操作,而正是因为此设置,可以将尾部的端部部分固定在第一壳体内。
[0020]进一步地,所述尾部的外表面材料为硅胶。
[0021]此设置,通过硅胶可以提供无毒,且更加舒适的质感,使用体验更好。
[0022]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壁的前后两侧以及底部,且所述第一壳体外壁上设有供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的安装槽。
[0023]此设置,能够在多个方向测得多个压力值,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压力数值。
[0024]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壳体包括球形部和弧形部以及连接所述球形部和弧形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球形部和所述弧形部的直径,所述弧形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球形部的直径。
[0025]此设置,使得球形部能够更加方便地插入到用户体内,而且弧形部能够在保证能够插入到用户体内时,起到一定的过盈配合效果,而且尽可能地提供最大的安装腔来安装控制板等部件,不仅保证了足够的安装腔,也保证了用户的舒适感。
[0026]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为锂电池,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至少包括WIFI、蓝牙及ZigBee其中一种或组合。
[0027]此设置,通过锂电池能够在保证体积小的同时提供更多的电量,无线通信模块能够连接多种移动终端,尤其是一般手机均具备WIFI和蓝牙,兼容性好,而且部分智能家用终
端也具有ZigBee功能,因此也能够实现与智能家用终端的通信连接,如部分智能音响或网关。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图;
[0029]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30]图3是本技术通信关系图。
[0031]图中,1、主体;2、尾部;3、控制板;4、电池;5、压力传感器;6、配重块;7、开关按钮;8、振动电机;11、硅胶壳体;12、第一壳体;13、第二壳体;121、安装槽;111、球形部;112、弧形部;113、连接部;21、充电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盆底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弧形轮廓的主体以及与该主体可拆卸连接的尾部;所述主体内设有安装腔,该安装腔内设有控制板以及与该控制板电连接的电池、振动电机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盆底肌肉给与所述主体的压力,所述控制板上设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尾部呈弧形状,在所述主体位于人体内时,所述尾部位于人体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底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内设有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的信号增强天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底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的充电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底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硅胶壳体和位于该硅胶壳体内部的塑胶壳体,所述塑胶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与该第一壳体旋转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控制板和所述电池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硅胶壳体之间,所述振动电机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盆底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与所述振动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鹏
申请(专利权)人:棒糖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