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阻碍高效管状呼吸管路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297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阻碍高效管状呼吸管路过滤器,包括固定管、底部挡板、支撑架、硅胶套、导向套罩、过滤帽、微型电机、凸轮、滤芯,首先固定管和过滤帽相互组合形成管状结构,能够方便患者佩戴,降低压迫面积,解决了传统的伞状呼吸管路过滤器,容易产生阻碍和干涉,影响患者舒适性和依从性的问题,其次通过过滤帽内部的滤芯采用复合结构,能够对气体中的灰尘颗粒、污染物以及病菌进行有效的过滤隔绝,提高了后续患者通气的舒适和安全性,最后在通气过程中,可借助微型电机驱动凸轮高点往复接触硅胶套的作用,促进硅胶套往复膨胀和收缩,实现固定管内部的负压抽吸状态,借助负压的吸引,能够加快气体流通,利于后续患者的呼吸。吸。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阻碍高效管状呼吸管路过滤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无阻碍高效管状呼吸管路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现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同时随之带来人们生活环境中充满了大量的废气,病菌及灰尘等污染,其后果是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这些污染主要是通过人们的呼吸道进入人体内造成对身体的损害,尤其是对抵抗力低下的病人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呼吸过滤器就是针对上述情况,在病人的呼吸管道之间插入呼吸过滤器,使空气中的废气微粒、病菌及灰尘等杂质吸附在呼吸过滤器内部,保证进入呼吸道中的空气是洁净的,从而保证人们的健康。
[0003]根据上述,目前现有技术中的传统呼吸管路过滤器,在临床的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具体如下;
[0004]1、传统呼吸管路过滤器的形状为伞状,直径大,当佩戴后,容易压迫在患者眼部区域,给患者带来伤害和不适,患者舒适性和依从性差。
[0005]2、传统的过滤器在进行过滤时,因滤芯的过滤阻碍,因此容易降低气体流速,加重了患者的呼吸负担。
[0006]故而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无阻碍高效管状呼吸管路过滤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阻碍高效管状呼吸管路过滤器,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阻碍高效管状呼吸管路过滤器,包括固定管、底部挡板、支撑架、硅胶套、导向套罩、过滤帽、微型电机、凸轮、滤芯,所述的底部挡板固设于固定管内部下端,所述的底部挡板与固定管一体成型,所述的支撑架固设于底部挡板顶部中端,所述的支撑架与底部挡板一体成型,所述的硅胶套固设于支撑架顶部,所述的硅胶套与支撑架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导向套罩固设于固定管内部上端,所述的导向套罩与固定管一体成型,且所述的导向套罩与硅胶套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过滤帽安装于固定管顶部,所述的过滤帽与固定管采用内外螺纹连接,所述的微型电机固设于过滤帽底部中端,所述的微型电机与过滤帽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凸轮固设于微型电机底部,所述的凸轮与微型电机采用联轴器连接,所述的滤芯固设于过滤帽内部,所述的滤芯与过滤帽采用热熔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的固定管内壁底端还设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为螺纹凹槽,所述的固定管内部还设有导流腔,所述的导流腔为环形空腔。
[0010]进一步,所述的底部挡板内部还设有若干数量的第一流通孔,所述的第一流通孔为圆形通孔。
[0011]进一步,所述的导向套罩内部顶端还设有若干数量的第二流通孔,所述的第二流通孔为圆形通孔。
[0012]进一步,所述的过滤帽内部底端还设有若干数量的第三流通孔,所述的第三流通孔为圆形通孔,且所述的第三流通孔与第二流通孔位置对应,所述的过滤帽内部中端还固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过滤帽采用热熔连接,且所述的蓄电池与微型电机采用电源线连接,所述的过滤帽顶部还固设有单向阀,所述的单向阀与过滤帽一体成型。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无阻碍高效管状呼吸管路过滤器,具有如下优点;
[0014]1、首先固定管和过滤帽相互组合形成管状结构,能够方便患者佩戴,降低了压迫面积,解决了传统的伞状呼吸管路过滤器,容易产生阻碍和干涉,影响患者舒适性和依从性的问题。
[0015]2、其次通过过滤帽内部的滤芯采用复合结构,能够对气体中的灰尘颗粒、污染物以及病菌进行有效的过滤隔绝,提高了后续患者通气的舒适和安全性。
[0016]3、最后在通气过程中,可借助微型电机驱动凸轮高点往复接触硅胶套的作用,促进硅胶套往复膨胀和收缩,实现固定管内部的负压抽吸状态,借助负压的吸引,能够加快气体流通,利于后续患者的呼吸。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一种无阻碍高效管状呼吸管路过滤器的主视图;
[0018]图2是一种无阻碍高效管状呼吸管路过滤器的俯视图;
[0019]图3是一种无阻碍高效管状呼吸管路过滤器的立体图1;
[0020]图4是一种无阻碍高效管状呼吸管路过滤器的立体图2;
[0021]图5是一种无阻碍高效管状呼吸管路过滤器的分离状态立体图1;
[0022]图6是一种无阻碍高效管状呼吸管路过滤器的分离状态立体图2;
[0023]图7是一种无阻碍高效管状呼吸管路过滤器的A向剖视图。
[0024]固定管1、底部挡板2、支撑架3、硅胶套4、导向套罩5、过滤帽6、微型电机7、凸轮8、滤芯9、安装槽101、导流腔102、第一流通孔201、第二流通孔501、第三流通孔601、蓄电池602、单向阀603。
[002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0027]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无阻碍高效管状呼吸管路过滤器,包括固定管1、底部挡板2、支撑架3、硅胶套4、导向套罩5、过滤帽6、微型电机7、凸轮8、滤芯9,所述的底部挡板2固设于固定管1内部下端,所述的底部挡板2与固定管1一体成型,所述的支撑架3固设于底部挡板2顶部中端,所述的支撑架3与底部挡板2一体成型,所述的硅胶套4固设于支撑架3顶部,所述的硅胶套4与支撑架3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导向套罩5固设于固定管1内部上端,所述的导向套罩5与固定管1一体成型,且所述的导向套罩5与硅胶套4采用热熔
连接,所述的过滤帽6安装于固定管1顶部,所述的过滤帽6与固定管1采用内外螺纹连接,所述的微型电机7固设于过滤帽6底部中端,所述的微型电机7与过滤帽6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凸轮8固设于微型电机7底部,所述的凸轮8与微型电机7采用联轴器连接,所述的滤芯9固设于过滤帽6内部,所述的滤芯9与过滤帽6采用热熔连接;
[0028]需要说明的是该一种无阻碍高效管状呼吸管路过滤器具备以下功能;
[0029]A、固定管1和过滤帽6相互组合形成管状结构,能够方便患者佩戴,降低了压迫面积,解决了传统的伞状呼吸管路过滤器,容易产生阻碍和干涉,影响患者舒适性和依从性的问题;
[0030]B、过滤帽6内部的滤芯9采用复合结构,能够对气体中的灰尘颗粒、污染物以及病菌进行有效的过滤隔绝,提高了后续患者通气的舒适和安全性;
[0031]C、在通气过程中,为了提升高流通性,可开启微型电机7,即驱动凸轮8进行旋转,借助凸轮8高点往复接触硅胶套4的作用,促进硅胶套4往复膨胀和收缩,实现固定管1内部的负压抽吸状态,借助负压的吸引,能够加快气体流通,利于后续患者的顺畅呼吸;
[0032]所述的固定管1内壁底端还设有安装槽101,所述的安装槽101为螺纹凹槽,所述的固定管1内部还设有导流腔102,所述的导流腔102为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阻碍高效管状呼吸管路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管、底部挡板、支撑架、硅胶套、导向套罩、过滤帽、微型电机、凸轮、滤芯,所述的底部挡板固设于固定管内部下端,所述的底部挡板与固定管一体成型,所述的支撑架固设于底部挡板顶部中端,所述的支撑架与底部挡板一体成型,所述的硅胶套固设于支撑架顶部,所述的硅胶套与支撑架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导向套罩固设于固定管内部上端,所述的导向套罩与固定管一体成型,且所述的导向套罩与硅胶套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过滤帽安装于固定管顶部,所述的过滤帽与固定管采用内外螺纹连接,所述的微型电机固设于过滤帽底部中端,所述的微型电机与过滤帽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凸轮固设于微型电机底部,所述的凸轮与微型电机采用联轴器连接,所述的滤芯固设于过滤帽内部,所述的滤芯与过滤帽采用热熔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阻碍高效管状呼吸管路过滤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