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骨料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2946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再生骨料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初步破碎装置、磁选装置、再次破碎装置、三次破碎装置、筛选装置、清洗装置以及脱水装置;初步破碎装置用以对建筑垃圾进行初步整形破碎;磁选装置通过磁力吸引建筑垃圾中的磁性金属,使得磁性金属与建筑垃圾分离;再次破碎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再次整形破碎;三次破碎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三次整形破碎;筛选装置根据建筑垃圾的尺寸对建筑垃圾进行筛选,使得建筑垃圾筛分成不同规格的骨料;清洗装置对骨料进行水洗,洗去骨料中的粉尘;脱水装置对骨料进行脱水,得到较为干燥的骨料。通过筛选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筛分,能够得到品质较好的再生骨料。生骨料。生骨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骨料生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骨料再生系统,特别地,涉及一种再生骨料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住宅、写字楼、商业和工业建筑的更新和市政动迁规模的不断加大。一方面,大量的原有旧建筑物被拆毁,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另一方面,大量的新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显然,如何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是处理建筑垃圾的较为妥善的方法。所以如何对建筑垃圾进行筛分处理,得到品质较好的再生骨料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骨料生产系统,其具有能够对建筑垃圾进行筛分处理,得到品质较好的再生骨料的优势。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再生骨料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初步破碎装置、磁选装置、再次破碎装置、三次破碎装置、筛选装置、清洗装置以及脱水装置;所述初步破碎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挤压破碎,使得建筑垃圾的体积得以缩小;所述磁选装置通过磁力吸引建筑垃圾中的磁性金属,使得磁性金属与建筑垃圾分离;所述再次破碎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再次破碎,使得建筑垃圾的体积得以进一步缩小;所述三次破碎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三次破碎,使得建筑垃圾的体积更进一步缩小;所述筛选装置根据建筑垃圾的尺寸对建筑垃圾进行筛选,使得建筑垃圾筛分成不同规格的骨料;所述清洗装置对骨料进行水洗,洗去骨料中的粉尘;所述脱水装置对骨料进行脱水,得到较为干燥的骨料。
[000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建筑垃圾投入到初步破碎装置中,初步破碎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挤压,使得大颗粒的建筑垃圾破碎并形成小颗粒的建筑垃圾。使用传送带等工具将初步破碎装置中的建筑垃圾运送向再次破碎装置。这一过程中,使用磁选装置将建筑垃圾中的磁性金属分离。当建筑垃圾进入到再次破碎装置内部时,再次破碎装置可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使得建筑垃圾得到整形,且颗粒得以进一步减小。使用传送带等工具将再次破碎装置中的建筑垃圾运送向三次破碎装置。当建筑垃圾位于三次破碎装置内部时,三次破碎装置可对建筑垃圾进行三次破碎,使得建筑垃圾得到整形且体积更进一步缩小。使用传送带等工具将三次破碎装置中的建筑垃圾运送向筛选装置一侧。当建筑垃圾位于筛选装置内部时,筛选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筛选,将建筑垃圾分成不同规格的骨料。目前,一般将建筑垃圾分成三种不同规格的骨料。使用传送带等工具将骨料运送向清洗装置一侧。当骨料位于清洗装置内部时,清洗装置对刮料进行水洗,用以清除骨料中的粉尘。使用传送带等工具将清洗装置中的骨料运送向脱水装置一侧。当骨料位于脱水装置内部时,脱水装置将骨料中的水分去除,得到较为干燥的骨料。通过筛选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筛分,能够得到品质较好的再生骨料。
[0006]优选的,所述筛选装置与所述三次破碎装置之间设置有回料传送带,所述回料传送带用以将大颗粒的骨料送入到所述三次破碎装置中进行再次破碎。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回料传送带将大颗粒的骨料送入到三次破碎装置中进行再次破碎,如此可得到更多的小颗粒骨料,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垃圾的回收效率。
[0008]优选的,还包括废水沉淀池,所述废水沉淀池与所述清洗装置之间设置有废水回收管一,所述废水沉淀池与所述脱水装置之间设置有废水回收管二。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清洗装置中经使用的水可经由废水回收管一进入到废水沉淀池中,脱水装置中回收的水可经由废水回收管二进入到废水沉淀池中。废水沉淀池中的废水经沉淀后可再次使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0010]优选的,所述废水回收池包括沉淀池体、蓄水池体以及抽水装置,所述抽水装置设置在所述沉淀池体与所述蓄水池体之间,用以将所述沉淀池体中的水抽至所述蓄水池体中,所述废水回收管一以及所述废水回收管二均与所述沉淀池体连通。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废水在沉淀池体内部沉淀一段时间之后,通过抽水装置将沉淀池体内部的上清液抽入到蓄水池体中。蓄水池体内部的水较为清澈,含有杂质较少,能够供清洗装置进行使用。
[0012]优选的,所述抽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管、抽水泵以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沉淀池体的顶部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蓄水池体的底部连通。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与沉淀池体的顶部连通,如此在使用抽水装置进行抽水的过程中,不易将沉淀池体内部的泥沙抽起。出水管与蓄水池体的底部连通,如此进入到蓄水池体中的水不易溅起,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0014]优选的,还包括压滤机以及净水池,所述压滤机的进水口处设置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与所述蓄水池体的顶部连通,所述压滤机的出水口处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净水池的底部连通。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蓄水池体中的水经压滤机过滤之后排入到净水池中。净水池中的水含有更少的杂质,用于清洗装置内部时,可对骨料进行有效清洗。供水管与蓄水池体的顶部连通,如此不易将蓄水池体底部的泥沙带起。排水管与净水池的底部连通,如此进入到净水池中的水不易溅起,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0016]优选的,所述初步破碎装置包括颚式破碎机主体、固定设置在所述颚式破碎机主体中的定颚破碎板、活动设置在所述颚式破碎机主体中的动颚破碎板、用以驱动所述动颚破碎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定颚破碎板的破碎驱动机构,所述定颚破碎板以及所述动颚破碎板呈左右对称设置,且所述定颚破碎板与所述动颚破碎板之间形成有破碎空腔。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建筑垃圾放入到破碎空腔内部,通过破碎驱动机构控制动颚破碎板靠近、远离动颚破碎板,用以将建筑垃圾夹碎。
[0018]优选的,所述定颚破碎板靠近所述动颚破碎板的端面为颚式破碎面,所述颚式破碎面呈倾斜设置,且所述颚式破碎面与定颚破碎板之间的间距向下逐渐减小。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颚式破碎面呈倾斜设置,且颚式破碎面与定颚破碎板之间的间距向下逐渐减小。如此设置的初步破碎装置能够对不同大小的建筑垃圾进行破碎,适用性较高。
[0020]优选的,所述定颚破碎板上设置有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凸出于所述颚式破碎
面,且所述按压组件用以下压所述破碎空腔中的建筑垃圾。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按压组件可将破碎空腔中的建筑垃圾下压,如此定颚破碎板与动颚破碎板配合时能够有效将建筑垃圾破碎,不易出现建筑垃圾始终停留在破碎空腔顶部的情况。
[0022]优选的,所述颚式破碎面上开设有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按压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顶部的从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底部的主动轮、套设在所述从动轮以及所述主动轮之间的传送履带、设置在所述传送履带表面的按压齿、用以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的执行电机。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执行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可与从动轮配合,用以带动传送履带进行转动,传送履带转动时可通过按压齿将破碎空腔顶部的建筑垃圾下压,如此定颚破碎板与动颚破碎板配合时能够有效将建筑垃圾破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骨料生产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设置的初步破碎装置(2)、磁选装置(1)、再次破碎装置(3)、三次破碎装置(4)、筛选装置(5)、清洗装置(6)以及脱水装置(7);所述初步破碎装置(2)对建筑垃圾进行挤压破碎,使得建筑垃圾的体积得以缩小;所述磁选装置(1)通过磁力吸引建筑垃圾中的磁性金属,使得磁性金属与建筑垃圾分离;所述再次破碎装置(3)对建筑垃圾进行再次破碎,使得建筑垃圾的体积得以进一步缩小;所述三次破碎装置(4)对建筑垃圾进行三次破碎,使得建筑垃圾的体积更进一步缩小;所述筛选装置(5)根据建筑垃圾的尺寸对建筑垃圾进行筛选,使得建筑垃圾筛分成不同规格的骨料;所述清洗装置(6)对骨料进行水洗,洗去骨料中的粉尘;所述脱水装置(7)对骨料进行脱水,得到较为干燥的骨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生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筛选装置(5)与所述三次破碎装置(4)之间设置有回料传送带(8),所述回料传送带(8)用以将大颗粒的骨料送入到所述三次破碎装置(4)中进行再次破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生产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废水沉淀池(9),所述废水沉淀池(9)与所述清洗装置(6)之间设置有废水回收管一(10),所述废水沉淀池(9)与所述脱水装置(7)之间设置有废水回收管二(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生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废水回收池包括沉淀池体(91)、蓄水池体(92)以及抽水装置(93),所述抽水装置(93)设置在所述沉淀池体(91)与所述蓄水池体(92)之间,用以将所述沉淀池体(91)中的水抽至所述蓄水池体(92)中,所述废水回收管一(10)以及所述废水回收管二(11)均与所述沉淀池体(91)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生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抽水装置(93)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管(931)、抽水泵(932)以及出水管(933),所述进水管(931)与所述沉淀池体(91)的顶部连通,所述出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连军周伟丁宇豪周海燕王军卫王嘉晖李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宇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