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水垢的活水换热式热水器,包括具有储水腔的储水容器、以及设置于储水腔上的注水管和供水管;还包括具导流腔的活水导流杯,导流腔通过注水部连通储水腔;所述注水管的出水端连通导流腔,以通过注水部连通储水腔;所述供水管的进水端高于注水部。本活水换热式热水器中,水体能实现直进直出的流动效果,进而有效保证换热效果,及有效防垢。及有效防垢。及有效防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水垢的活水换热式热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式热水器,具体是一种抗水垢的活水换热式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现有的换热式热水器的工作原理一般是:将内胆中的水体加热成热水,再通过换热水管在热水中输送冷水,使冷水与热水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冷水加热并最终供给用户端。对内胆注水的水管,以及用于输送冷水的水管同属于一水管组,热水器工作过程中,会有大量冷水进入内胆内腔,这种结构存在以下不足:
①
大量冷水进入内胆内腔会降低内胆内腔的热水温度,导致降低换热效果,而为了保证换热效果,系统需要增加能耗进行补热,又会导致能耗高;
②
大量冷水中的钙离子进入内胆内腔,钙离子在高温作用下析出并结成碳酸钙(水垢的主要组成部分),导致内胆内壁和发热管表面等位置容易形成厚厚的水垢,进而影响热水器的正常工作,缩短热水器的使用寿命。
[0003]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热水器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抗水垢的活水换热式热水器,本热水器中,水体能实现直进直出的流动效果,进而有效保证换热效果,及有效防垢。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抗水垢的活水换热式热水器,包括具有储水腔的储水容器、以及设置于储水腔上的注水管和供水管;还包括具导流腔的活水导流杯,导流腔通过注水部连通储水腔;所述注水管的出水端连通导流腔,以通过注水部连通储水腔;所述供水管的进水端高于注水部。
[0007]所述注水部为活水导流杯的顶部开口或开设于活水导流杯顶部的通孔结构。
[0008]所述活水导流杯上设有用于连接注水管出水端的第一水管连接部、以及用于引导水体流向的弧形引流部;所述注水管出水端与弧形引流部对应连通。
[0009]所述弧形引流部呈旋涡状扭曲延伸,使导流腔上的水体以涡流方式流动并最终溢出注水部。
[0010]所述注水管上设有以盘旋方式扭曲的注水盘管,注水盘管的末端为注水管的出水端;所述第一水管连接部和弧形引流部设置于活水导流杯侧部,活水导流杯位于注水盘管上方,注水盘管的末端与第一水管连接部配合连接,供水管至少部分位于注水盘管内侧。
[0011]所述活水导流杯上设有第二水管连接部;所述供水管的进水端自下向上贯穿所述第二水管连接部。
[0012]所述储水容器包括内腔彼此连通以形成所述储水腔的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所述注水管、供水管和活水导流杯分别设置于第二内胆内腔。
[0013]所述第一内胆内腔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的进水端连通供水源,换热管的出水端
连通注水管的进水端,供水管的出水端连通用户端。
[0014]所述换热管的进水端与供水管的出水端之间设置有混水阀,换热管的进水端通过混水阀上的第一冷水水路连通供水源,供水源通过混水阀上的第二冷水水路连通供水管的出水端,供水管的出水端通过混水阀上的混水水路连通用户端。
[0015]所述储水腔上设置有用于排放污水的排污管。
[0016]所述供水管的进水端与注水部之间的高度差L为1
‑
15mm,优选5mm、8mm或10mm;所述储水腔上设置有用于加热水体的发热部件,所述注水管的出水端和供水管的进水端高于发热部件。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通过设置活水导流杯,使经注水管出水端进入储水腔的水可进行进水缓冲;当储水容器未注满水时,由于注水管的出水端低于供水管的进水端,所以水体会优先进入储水腔;当储水容器满水时,在热水器执行出水动作的情况下,水体装满活水导流杯后在压力(用水时,由于供水管的进水端与大气压力连通,所以供水管的进水端压力为零或接近零,水体则向低压位置流动)作用下直接进入供水管的进水端,可见此时的水体基本不与储水腔内部(尤其是底部)水体进行交换,实现活水直进直出,进而可向用户端供给活水,还可避免冷水入侵性掺入储水腔内的热水中而降低热水温度,保证换热效果,降低功耗。此外,水垢的形成源于冷水中的钙离子高温析出结成的碳酸钙,通过设置活水导流杯获得冷水直进直出效果,新进的水体基本不停留,所以不会与储水腔内部原有的水体进行交换,即新进水体中的钙离子基本无法进入储水腔中,保证储水腔内钙离子含量基本不变,长时间使用热水器后,发热部件(一般是发热管)表面也不会形成厚厚的水垢(甚至不会出现明显的水垢),有效解决了发热部件的结垢问题,避免发热部件因水垢过厚散热不良而爆管漏电等问题。另外,注水管的出水端和供水管的进水端分别位于发热部件以上,该结构采用高水位进出水方式,有效确保储水容器可进行满水排空,有效避免停水时储水腔内的水体经水管排走状态下用户误操作开启热水器而导致发热部件干烧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热水器内部的示意图(储水容器剖视)。
[0020]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热水器未满水时的水流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热水器满水时的水流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热水器未满水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热水器满水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3中H处放大示意图(隐藏水体)。
[0025]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活水导流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7]第一实施例
[0028]参见图1
‑
图6,本实施例涉及的活水换热式热水器包括具有储水腔A的储水容器、设置于储水腔A内的注水管7和供水管8、以及具导流腔501的活水导流杯5;导流腔501通过
注水部504连通储水腔A;注水管7的出水端连通导流腔501,以通过注水部504连通储水腔A;供水管8的进水端高于注水部504。当储水容器未注满水时,水体会优先进入储水腔A;当储水容器满水且执行出水指令时,由于供水管8的进水端与大气压力连通,压力为零或接近零,水体则向低压的供水管8进水端流动,此时的水体基本不与储水腔A内部(尤其是底部)水体进行交换,实现活水直进直出,进而可向用户端供给活水;此外,由于新进的水体不会与储水腔A内部原有的水体进行交换,即新进水体中的钙离子基本无法进入储水腔中,保证储水腔A内钙离子含量基本不变,长时间使用热水器后,储水容器内部也不会形成厚厚的水垢(甚至不会出现明显的水垢),有效解决了结垢带来的不良问题。
[0029]进一步地,注水部504为活水导流杯5的顶部开口;参见图2和图4,当储水腔A未满水时,水体经注水部504溢出注入储水腔A;参见图3、图5和图6,当储水腔A内满水以至于水位超过供水管8的进水端时,新进的水体直进直出经供水管8的进水端排走。
[0030]进一步地,活水导流杯5上开设有用于插接注水管7出水端的第一水管连接部502、以及用于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水垢的活水换热式热水器,包括具有储水腔(A)的储水容器、以及设置于储水腔(A)上的注水管(7)和供水管(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导流腔(501)的活水导流杯(5),导流腔(501)通过注水部(504)连通储水腔(A);所述注水管(7)的出水端连通导流腔(501),以通过注水部(504)连通储水腔(A);所述供水管(8)的进水端高于注水部(5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水垢的活水换热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部(504)为活水导流杯(5)的顶部开口或开设于活水导流杯(5)顶部的通孔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水垢的活水换热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水导流杯(5)上设有用于连接注水管(7)出水端的第一水管连接部(502)、以及用于引导水体流向的弧形引流部(503);所述注水管(7)出水端与弧形引流部(503)对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抗水垢的活水换热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引流部(503)呈旋涡状扭曲延伸,使导流腔(501)上的水体以涡流方式流动并最终溢出注水部(50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抗水垢的活水换热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7)上设有以盘旋方式扭曲的注水盘管(701),注水盘管(701)的末端为注水管(7)的出水端;所述第一水管连接部(502)和弧形引流部(503)设置于活水导流杯(5)侧部,活水导流杯(5)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力,黄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沐捷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