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机端盖铸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284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35
本申请涉及一种造纸机端盖铸造工艺,属于生产造纸机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型砂制造铸型;S2、干燥:对制造好的铸型进行干燥;S3、配箱:将干燥好的铸型合在一起,并将两个中子放入铸型中,以使后续浇铸时在中子处形成插孔和连接管道;S4、熔炼:将配好的原料进行熔炼以形成金属熔液;S5、除渣:往金属熔液内撒入除渣剂,待除渣剂充分反应后,进行扒渣;S6、浇注:将扒渣后的金属熔液浇注到铸型中;S7、开箱:金属熔液凝固后进行自然冷却,使其降到800℃后再开箱;S8、打磨:去除成型后工件的飞边,并进行表面打磨,以及插孔内壁和连接管道内壁的打磨,最终完成造纸机端盖的铸造。本申请具有提高造纸机端盖质量的效果。有提高造纸机端盖质量的效果。有提高造纸机端盖质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造纸机端盖铸造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生产造纸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造纸机端盖铸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造纸机是使纸浆形成纸幅的分部联动的全套设备的总称,其中包括流浆箱、网部、压榨部、烘干部、压光机、卷纸机以及传动部等主机和汽、水、真空、润滑、热回收等辅助系统。造纸机端盖是造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造纸机端盖一般采用铸造工艺生产。
[0003]相关技术中,现有的造纸机端盖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加热坯料使其融化;S2、在操作台上方的上模和下模内铺上一层脱模剂,上模下移并将下模压紧,将融化后的坯料通过浇筑口注入上模与下模内的空间;S3、压铸结束后,液压缸带动上模上移进行脱模,人工进行工件与下模的脱模,并人工将工件从下模内取出,再搬下操作台;S4、去除工件上的飞边并进行表面打磨。
[0004]参考图1和图2,目前存在一种造纸机端盖,包括开设有若干安装孔11的连接环板1、固定在连接环板1上且超一侧凸起的封闭环板2,封闭环板2背离连接环板1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容纳槽23,封闭环板2中部开设有供造纸机上的转轴插入的插孔21,封闭环板2一侧连通有连接管道22。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采用相关技术中的工艺,对上述造纸机端盖进行铸造时,由于造纸机端盖的结构较为复杂,坯料融化后倒入模具内时,熔液内会含有一些无法融化的废渣,在进行铸造后,会造成造纸机端盖的部分结构性能不够稳定,最终导致成型后的造纸机端盖质量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提高成型后的造纸机端盖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造纸机端盖铸造工艺。
[0007]本申请提供的造纸机端盖铸造工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造纸机端盖铸造工艺,所述造纸机端盖包括开设有若干安装孔的连接环板、固定在连接环板上且朝连接环板一侧凸起的封闭环板,封闭环板背离连接环板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容纳槽,封闭环板中部开设有供造纸机的转轴插入的插孔,封闭环板一侧连通有连接管道;造纸机端盖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型砂制造铸型;S2、干燥:对制造好的铸型进行干燥;S3、配箱:将干燥好的铸型合在一起,并将两个中子放入铸型中,以使后续浇铸时在中子处形成插孔和连接管道;S4、熔炼:将配好的原料进行熔炼以形成金属熔液;S5、除渣:往金属熔液内撒入除渣剂,待除渣剂充分反应后,进行扒渣;S6、浇注:将扒渣后的金属熔液浇注到铸型中;S7、开箱:金属熔液凝固后进行自然冷却,使其降到800℃后再开箱;
S8、打磨:去除成型后工件的飞边,并进行表面打磨,以及插孔内壁和连接管道内壁的打磨,最终完成造纸机端盖的铸造。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型铸造的成本低,且铸型制造简便,铸造周期短,能够有效提高造纸机端盖的铸造效率;在金属熔炼后,以及往铸型内浇注之前,先把除渣剂撒入金属熔液内,除渣剂充分反应后,再进行扒渣,即可有效去除金属熔液内的废渣,除渣剂能够聚集铸造溶液中各种熔渣和杂质,保证铁水的洁净,消除铸件夹渣后,提高了铸件质量,降低了铸件废品率;除渣后再将金属熔液浇注入铸型内,在进行开箱时,将两个中子取出,使插孔和连接管道一次性成型,最后进行废除飞边和打磨,使得成型后的造纸机端盖质量更佳。
[0009]可选的,在S7中,开箱后的工件进行热处理。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处理能够提高造纸机端盖的硬度和抗磨损性能,进而提高了造纸机端盖的质量。
[0011]可选的,在S7中,开箱后的工件先进行淬火,再进行水冷或油冷,再进行回火后空冷到室温。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淬火后冷却的工件,能够使其组织先奥氏体化再进行马氏体的转变,提高了工件的强度、硬度和抗磨损性能,再进行回火后能够消除内应力,进一步提高了工件的硬度,进而使得造纸机端盖的质量更佳。
[0013]可选的,在S7中,淬火温度位于1000℃~1600℃之间,保温15min~30min。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温淬火能够提高造纸机端盖的生产效率,进行保温能够使之奥氏体化的更佳彻底,以进一步提高造纸机端盖的生产质量。
[0015]可选的,在S7中,回火温度位于450℃~650℃之间,保温1.5h~3.5h。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温回火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造纸机端盖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够消除淬应力和回火中的组织转变应力,以提高造纸机端盖的韧性和使用寿命。
[0017]可选的,在S7中,回火后的工件进行

70℃~

100℃的深冷处理,保温2h~3h。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深冷处理能够使造纸机端盖残留的奥氏体更加彻底的向马氏体转变,并使马氏体的晶格更小,提高造纸机端盖的耐磨性并延长使用寿命;

70℃~

100℃的温度能够使造纸机端盖所增加的残余内应力更少,减小了造纸机端盖开裂的可能性,提高了造纸机端盖的韧性和尺寸稳定性。、可选的,在S4中,采用电加热至少1600℃对原料进行熔炼,熔炼时间1.5h~3.5h。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加热的效率更高,高温熔炼能够使原料熔化的更快,熔炼时间的设置能够使原料熔化的更加充分,以为后续浇注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保障。
[0020]可选的,在S8中,在去除飞边和打磨之前,先对工件进行抛丸处理。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去除造纸机端盖表面的氧化皮和锈蚀,提高了对造纸机端盖的表面清理效率。
[0022]可选的,在S8中,抛丸处理后的工件先进行碳弧气刨,以加工出容纳槽,使封闭环板最终成型。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碳弧气刨的方式开设容纳槽,相比于浇筑时形成容纳槽,能够使砂型的构造更加简便,进而使铸型的成型更加快捷,减少了后续去除飞边以及打磨时的工作量。
[0024]可选的,在S8中,将去除飞边和打磨后的工件进行酸洗。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酸洗是利用酸性溶液去除造纸机端盖表面的氧化皮和锈蚀物,提高了造纸机端盖表面的清洁质量。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金属熔炼后,以及往铸型内浇注之前,先把除渣剂撒入金属熔液内,除渣剂充分反应后,再进行扒渣,即可有效去除金属熔液内的废渣,除渣剂能够聚集铸造溶液中各种熔渣和杂质,保证铁水的洁净,消除铸件夹渣后,提高了铸件质量,降低了铸件废品率;2.先淬火后冷却的工件,能够使其组织先奥氏体化再进行马氏体的转变,提高了工件的强度、硬度和抗磨损性能,再进行回火后能够消除内应力,进一步提高了工件的硬度,进而使得造纸机端盖的质量更佳;3.采用碳弧气刨的方式开设容纳槽,相比于浇筑时形成容纳槽,能够使砂型的构造更加简便,进而使铸型的成型更加快捷,减少了后续去除飞边以及打磨时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相关技术中造纸机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显示相关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纸机端盖铸造工艺,所述造纸机端盖包括开设有若干安装孔(11)的连接环板(1)、固定在连接环板(1)上且朝连接环板(1)一侧凸起的封闭环板(2),封闭环板(2)背离连接环板(1)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容纳槽(23),封闭环板(2)中部开设有供造纸机的转轴插入的插孔(21),封闭环板(2)一侧连通有连接管道(22);其特征在于:造纸机端盖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型砂制造铸型;S2、干燥:对制造好的铸型进行干燥;S3、配箱:将干燥好的铸型合在一起,并将两个中子放入铸型中,以使后续浇铸时在中子处形成插孔(21)和连接管道(22);S4、熔炼:将配好的原料进行熔炼以形成金属熔液;S5、除渣:往金属熔液内撒入除渣剂,待除渣剂充分反应后,进行扒渣;S6、浇注:将扒渣后的金属熔液浇注到铸型中;S7、开箱:金属熔液凝固后进行自然冷却,使其降到800℃后再开箱;S8、打磨:去除成型后工件的飞边,并进行表面打磨,以及插孔(21)内壁和连接管道(22)内壁的打磨,最终完成造纸机端盖的铸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机端盖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7中,开箱后的工件进行热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纸机端盖铸造工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田健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艾诺特殊钢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