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2804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设于基板上的对应于各自颜色的发光元件。所述的对应于各自颜色的每个发光元件具有谐振腔结构,在该结构中包括发光层的发光功能层保持在反射电极和半透射电极之间。在所述的对应于各自颜色光的发光元件中,至少适配于使具有最短波长的光产生谐振的发光元件的谐振腔次数为1,其它各发光元件的谐振腔次数为0。除了所述的发光层之外的发光功能层对于所述的对应于各自颜色的发光元件是公共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其中设置有诸如有机电致发光(EL , electroluminesence)元件等自发光型元件的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其中设置有发出各颜色 光且分别具有谐振腔结构的元件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使用有机EL元件的有机EL显示装置作为替代液晶显示装置 的显示装置已经投入实际应用。因为有机EL显示装置是自发光型的,所 以它比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更宽的视角。此外,有机EL显示装置有望对高 清晰度的高速视频信号具有足够的响应。直至今日,对于有机EL元件,通过引入谐振腔结构,所发出的颜色 的色纯度已得到提高并且发光效率得到提高等等。通过这种方式,曾经 试图分别控制从各发光层发出的光。但是,当谐振器结构引入有机EL元 件时,因为谐振光的光谱峰值高且宽度窄,所以对于所显示的画面在正 面方向的光提取效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一个问题, 即当从斜向观看画面时,发光波长大大偏移且发光强度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这样一种结构,即谐振部分的光距设置 为最小值以落入满足谐振腔结构的条件范围内,这样的结果是,即便在 视角偏移时,通过基于空腔效应保持峰值宽度且同时提高所提取出的光 的光谱的峰值强度,波长的偏移量减小并且色纯度提高,从而落入宽视 角内。例如在PCT专利申请公开公报No.WO01/39554(小册子)(以下称为专 利文献l)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No.2006-147598(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 中描述了该结构。此外,曾经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即有机EL元件的具有谐振器结构的发光部以凹面结构形成,并且光散射部和光偏转部设于有机EL元件的光提取侧的透明基板上,这样的结果是光的发射方向被散射以平衡光的指向性,从而增大了视角。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No. 9-190883(以 下称为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这样一种尝试。但是,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述的结构中,其中谐振腔部的光 距设为最小值,则有机EL元件中有机层的厚度降低。有机层的变薄会带 来一个问题,即因电极间短路所产生的诸如灭点的像素缺陷。此外,在专利文献3所述的结构中,必须以新的方式形成凹面结构、 光散射层和光偏转层,这导致了成本的增加。此外,存在的新问题是, 外光也被形成于透明基板上的凹面结构、光散射层和光偏转层散射,从 而外光对比度明显恶化。这里,在彩色有机EL显示装置中,分别发射红色(R)、绿色(G)和蓝 色(B)光的各有机EL元件设于基板上,当发射红色(R)、绿色(G)和蓝色(B) 光的各有机EL元件的视角特性存在差异时,白光的视角特性通常变坏。 换言之,只要各颜色的有机EL元件的视角特性间存在差异,即便有机EL 元件的每种颜色的视角特性得到改善,也不可能提高白光的视角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期望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减少有机 EL元件的像素缺陷并且提高就人的视觉特征而言易于观察到的白光的视 角特性,而不增加结构上的成本,在该结构中设有用于发射各自颜色光 且分别具有谐振器结构的有机EL元件。为了实现上述愿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设置于基板上 的对应于各自颜色的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对应于各自颜色的每个所述 发光元件具有谐振腔结构,在该谐振腔结构中,包括发光层的发光功能 层夹在反射电极和半透射电极之间。在所述的对应于各自颜色的发光元 件中,至少适配于使具有最短波长的光产生谐振的发光元件的谐振腔次 数为l,而其它各发光元件中的谐振腔次数为O。除了所述发光层之外的 发光功能层对于所述对应于各自颜色的发光元件是公共的。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显示装置中,在所述的对应于各自颜色且各自具 有谐振腔结构的发光元件中,至少适配于使具有最短波长的光发生谐振 的发光元件(即,当谐振腔次数彼此相同时在谐振腔部(发光功能层)中具 有最短光距L的发光元件)的谐振腔次数为1,而其它各发光元件的谐振腔 次数为0。因此,至少在具有最薄薄膜厚度的谐振腔部的发光元件中的发 光功能层可以被加厚以防止灭点的产生,同时防止了分别从各发光元件 提取出的光的视角特性的恶化。此外,在所述发光元件中,除发光层之 外具有相同结构且构成发光功能层的各层被制成公共层。因此,可以使 得各发光功能层的总的薄膜厚度的差异相近似。因此,可以提高通过合 成所发射的对应于各颜色的光所得到的白光的视角特性。如上文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减少有机EL元件的像素缺陷并且可以提高就人的视觉特征而言易于观察到的白光的视角 特性而不增加彩色显示装置的成本,在该彩色显示装置中设有对应于各自颜色且分别具有谐振器结构的有机EL元件。 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2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3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第二或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电路配置的 示例的电路图,其中部分为模块形式;图5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具有密封结构的模块形式的显示 装置的结构性视图6是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视机的立体图7A和图7B是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分别从前侧和后侧 所视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笔记本电脑的立体图9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摄像机的立体图;并且图10A至图10G分别是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例如移动电话等移动 终端设备在打开状态下的前视图及其侧视图,在闭合状态下的前视图、 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在以下说明中,存在 多个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所述显示装置的结构为在基板上设置分别发出红色(R)、绿色(G)和蓝色(B)光的有机EL元件,目的是实现全色彩显示。第一实施方式图l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 图。在图中所示的显示装置la中,分别用于发出红色(R)、绿色(G)和蓝色 (B)光的有机EL元件5r、 5g和5b,即红光发射元件5r、绿光发射元件5g和 蓝光发射元件5b以矩阵形式设于基板3上。并且,显示装置la构造为上表 面发光型显示装置,其中,分别从发光元件5r、 5g和5b发出的光从与基 板3相对的一侧提取出。基板3是通过在玻璃基板、硅基板、塑料基板等的表面层上布置并形 成TFT(薄膜晶体管,未示出)所得到的所谓TFT基板。并且,基板3的表面 覆盖有平坦化绝缘膜。并且,各发光元件5r、 5g和5b这样构造,即阳极7、发光功能层9、 电子注入层和阴极11依次层叠在基板3上。并且,各发光元件5r、 5g和5b 以微谐振器结构的形式构造,其中阳极7形成为由反射电极构成的反射 镜,阴极ll形成为由半透射-半反射电极构成的半反射镜,并且从各发光 元件5r、 5g和5b发出的特定波长的光被谐振以从阴极(半反射镜)ll一侧提 取出。艮口,在红光发射元件5r中,调节谐振腔部的光距Lr以使得落在红色 波形区域内的各个具有红色的光在相应的一个阳极(反射镜)7和阴极(半反射镜)ll之间的谐振腔部中谐振,从而得到处于局部最大值的提取效 率。此外,在绿光发射元件5g中,调节谐振腔部的光距Lg以使得落入绿 色波形区域内的各个具有绿色的光在相应的一个阳极(反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对应于各颜色而设置于基板上的发光元件,其中, 每个对应于各颜色的所述发光元件具有谐振腔结构,在该谐振腔结构中,包含发光层的发光功能层夹在反射电极和半透射电极之间, 在对应于各颜色的所述发光元件中,至少适配于使 具有最短波长的光产生谐振的所述发光元件的谐振腔次数为1,而其它各发光元件的谐振腔次数为0,并且, 除所述发光层之外的所述发光功能层对于对应于各颜色的所述发光元件是公共的。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11-13 2007-2938141. 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对应于各颜色而设置于基板上的发光元件,其中,每个对应于各颜色的所述发光元件具有谐振腔结构,在该谐振腔结构中,包含发光层的发光功能层夹在反射电极和半透射电极之间,在对应于各颜色的所述发光元件中,至少适配于使具有最短波长的光产生谐振的所述发光元件的谐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木玲生山田二郎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