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空气净味器的供电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载空气净味器的供电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汽车内部内饰材料用量大,因此新车内饰气味非常大,通常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减轻该味道,这些味道对于用户来说是十分难受的,车载空气净味器是常见的车载用品,其具有净化空气的能力,能够减轻内饰气味,因此受到人们的追捧。但现有的车载空气净味器,其结构为一体结构,当电池耗尽时只能充着电使用,而电池损坏时只能寄回厂家更换,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一种车载空气净味器的供电结构,该车载空气净味器的电池可随时拆卸、随时更换使用,用途拓宽,使用方便。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空气净味器的供电结构,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上部的空气净化单元和吹风装置,外壳的底部设有一内凹的电池腔和用于密封电池腔的底座,底座与外壳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腔中设有电池,电池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池腔的顶部设有与第一电极接触的第一导电部,底座的顶部设有与第二电极接触的第二导电部,底座上还设有与第二导电部电性连接的第三导电部,外壳上设有与第三导电部接触的第四导电部,第一导电部和第四导电部与空气净化单元、吹风装置电性连接以提供电池的电能。
[0005]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嵌入部,所述第二导电部设于嵌入部的顶部,嵌入部的侧面设有第一螺纹结构,所述电池腔的腔壁上设有与第一螺纹结构配合的第二螺纹结构。 />[0006]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围绕嵌入部设有凹阶,所述第三导电部呈环形并且设置于所述凹阶的上端面,所述外壳壳壁的底部对应所述凹阶,所述第四导电部设于外壳壳壁的底面上。
[0007]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和下壳,上盖与下壳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所述空气净化单元和吹风装置设置于上盖,上盖与下壳之间通过导电结构电性连接。
[0008]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结构包括设于上盖底部的导电环和导电圆心、及设置于下壳顶部的外导电触头和内导电触头,所述导电圆心设于导电环的中部,内导电触头对应导电圆形,外导电触头对应导电环,所述第一导电部与外导电触头电性连接,第四导电部与内导电触头电性连接。
[0009]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单元为负离子发生器或臭氧发生器。
[0010]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为干电池或锂电池。
[0011]本技术同
技术介绍
相比存在的效果是:该车载空气净味器的供电电池可供拆卸,用户不再局限车内使用,也可以在携带在户外使用,同时多携带后备电源供电,拓宽了
使用范围,此外,供电结构适用于市面上的干电池、锂电池,而干电池和锂电池在市面上广泛流通,用户容易购买,即使在户外电源耗尽时,也可以在普通超市够得,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车载空气净味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5]请参看图1
‑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空气净味器的供电结构,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上部的空气净化单元1和吹风装置2,外壳的底部设有一内凹的电池腔3和用于密封电池腔3的底座4,底座4与外壳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腔3中设有电池5,电池5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电极6和第二电极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6为正极,第二电极7为负极,电池腔3的顶部设有与第一电极6接触的第一导电部8,底座4的顶部设有与第二电极7接触的第二导电部9,底座4上还设有与第二导电部9电性连接的第三导电部10,外壳上设有与第三导电部10接触的第四导电部 11,当底座4安装于外壳上时,即可将电池4的供电电路接通,第一导电部8和第四导电部11与空气净化单元1、吹风装置2电性连接以提供电池5的电能,所述第二导电部9与第三导电部10通过电源线或者导电介质连接导电,导电介质可以是铜片。
[0016]所述底座4的顶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嵌入部41,所述第二导电部9设于嵌入部41的顶部,嵌入部41的侧面设有第一螺纹结构12,所述电池腔3的腔壁上设有与第一螺纹结构12配合的第二螺纹结构13,嵌入部41用于抵住电池5,确保电池5的第一电极6可以与第一导电部8接触,底座4采用第一螺纹结构12与第二螺纹结构13的配合,可以牢固地与电池腔3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
[0017]所述底座4围绕嵌入部41设有凹阶,所述第三导电部10呈环形并且设置于所述凹阶的上端面,所述第三导电部10可以采用螺丝等固定件,或者胶水粘接在底座4上,所述外壳壳壁的底部对应所述凹阶,所述第四导电部11设于外壳壳壁的底面上,当第一螺纹结构12与第二螺纹结构13配合连接时,第三导电部10即与第四导电部11连接,实现导通供电电路。
[0018]所述外壳包括上盖14和下壳15,上盖14与下壳15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所述空气净化单元1和吹风装置2设置于上盖14,上盖14与下壳 15之间通过导电结构电性连接,将空气净化单元1和吹风装置2集成在上盖14上,使上盖14形成模块化结构,使空气净味器形成可拆分的模块话结构有利于在其部分零件出现损坏时,直接更换模块化部分,而损坏的部分可以送回厂家回收,缩减用户等待维修的时间。
[0019]所述导电结构包括设于上盖14底部的导电环16和导电圆心17、及设置于下壳15顶部的外导电触头18和内导电触头19,所述导电圆心17 设于导电环16的中部,内导电触头19对应导电圆心17,外导电触头18 对应导电环16,所述第一导电部8与外导电触头18电性连接,第四导电部11与内导电触头19电性连接,具体可通过电源线连接,采用该结构,用户在安装上盖14和下壳15时无需进行对位操作,直接拧紧即可。
[0020]所述空气净化单元1为负离子发生器或臭氧发生器,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购买种类,所述电池5为干电池或锂电池,干电池和锂电池为目前市面流通电池,用户可以在普通超市或小卖部购得,十分方便。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空气净味器的供电结构,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上部的空气净化单元(1)和吹风装置(2),外壳的底部设有一内凹的电池腔(3)和用于密封电池腔(3)的底座(4),底座(4)与外壳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腔(3)中设有电池(5),电池(5)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电极(6)和第二电极(7),电池腔(3)的顶部设有与第一电极(6)接触的第一导电部(8),底座(4)的顶部设有与第二电极(7)接触的第二导电部(9),底座(4)上还设有与第二导电部(9)电性连接的第三导电部(10),外壳上设有与第三导电部(10)接触的第四导电部(11),第一导电部(8)和第四导电部(11)与空气净化单元(1)、吹风装置(2)电性连接以提供电池(5)的电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空气净味器的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顶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嵌入部(41),所述第二导电部(9)设于嵌入部(41)的顶部,嵌入部(41)的侧面设有第一螺纹结构(12),所述电池腔(3)的腔壁上设有与第一螺纹结构(12)配合的第二螺纹结构(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空气净味器的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围绕嵌入部(41)设有凹阶,所述第三导电部(10)呈环形并且设置于所述凹阶的上端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国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尼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