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尾气自动控制供气装置,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的内部设有浮动式气囊,所述浮动式气囊的内部通过液体水封形成密闭的储气室;所述储气罐的下端穿设有尾气输送管,所述尾气输送管位于储气罐内部的一端向上穿过液面后伸入储气室,尾气输送管连接有排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通过浮动式气囊对脉冲式的尾气进行存储,之后浮动式气囊将存储的尾气以连续的形式排放,便于后续尾气燃烧装置持续对尾气进行处理,无需定时启停,大大降低能耗。低能耗。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气自动控制供气装置
[0001]
: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尾气自动控制供气装置。
[0003]
技术介绍
:
[0004]现有技术中,一些生产工艺或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相应的尾气,且尾气的排放是间歇性的,当采用燃烧装置对尾气进行处理时,为了与尾气间隙性排放相配合,燃烧装置通常也是定时启停,即:尾气排放时启动燃烧装置对尾气进行处理,而尾气停止排放时燃烧装置也保持停机,这种反复的启停大大的增加了燃烧装置的能耗,增加尾气处理成本。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
[0006]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尾气自动控制供气装置,设计合理,有效降低后续尾气处理的能耗。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尾气自动控制供气装置,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的内部设有浮动式气囊,所述浮动式气囊的内部通过液体水封形成密闭的储气室;所述储气罐的下端穿设有尾气输送管,所述尾气输送管位于储气罐内部的一端向上穿过液面后伸入储气室,尾气输送管连接有排气管。
[0008]进一步的,所述储气罐的内部装设有液体;所述浮动式气囊倒扣在液面上,浮动式气囊与液面之间形成密闭的储气室。
[0009]进一步的,所述浮动式气囊呈底部具有敞口的筒状结构,浮动式气囊底部的敞口位于液面以下。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位于储气罐的外侧。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贯穿储气罐的底部。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与尾气燃烧装置的进气口相连接的空气补充管,所述空气补充管与空气供给装置相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浮动式气囊的内部设有用于检测储气室内部压力的压力检测组件;所述空气供给装置经控制单元与压力检测组件相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储气罐的内部设有用于检测浮动式气囊体积的感应组件;所述空气供给装置经控制单元与感应组件相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通过浮动式气囊对脉冲式的尾气进行存储,之后浮动式气囊将存储的尾气以连续的形式排放,便于后续尾气燃烧装置持续对尾气进行处理,无需定时启停,大大降低能耗。
[0016]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构造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构造示意图。
[0019]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纵向”、
“ꢀ
横向”、
“ꢀ
上”、
“ꢀ
下”、
“ꢀ
前”、
“ꢀ
后”、
“ꢀ
左”、
“ꢀ
右”、
“ꢀ
竖直”、
“ꢀ
水平”、
“ꢀ
顶”、
“ꢀ
底”、
“ꢀ
内”、
“ꢀ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
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尾气自动控制供气装置,包括储气罐1,所述储气罐1的内部设有浮动式气囊3,所述浮动式气囊3的内部通过液体水封形成密闭的储气室4;所述储气罐1的下端穿设有尾气输送管5,尾气输送管5与尾气生产设备的尾气排放口相连接,以利于输送产生的脉冲式尾气,所述尾气输送管5位于储气罐1内部的一端向上穿过液面后伸入储气室4,储气室4用于存储脉冲式尾气,尾气输送管5连接有排气管6,排气管6排出的气体经过滤装置7过滤后从尾气燃烧装置8的进气口输入。当尾气生产设备连续工作时,尾气生产设备产生的尾气通过尾气输送管5进行输送,一部分尾气直接从排气管6排出,一部分则进入浮动式气囊3内部的储气室4进行存储,此时储气室4内部尾气存储越来越多,压强变大,浮动式气囊3向上浮动;之后在尾气生产设备停止工作时,浮动式气囊3将存储的尾气以连续的形式通过排气管6排放,此时浮动式气囊3内部压强变小,浮动式气囊3向下浮动,排气管6排出的气体经过滤装置7过滤后从尾气燃烧装置8的进气口输入,由于尾气是连续的排放,燃烧装置无需定时启停,大大降低燃烧装置启停造成的能耗,节约能源。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气罐1的内部装设有液体;所述浮动式气囊3倒扣在液面2上,浮动式气囊3与液面2之间形成密闭的储气室4。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浮动式气囊3呈底部具有敞口的筒状结构,浮动式气囊3底部的敞口位于液面2以下。浮动式气囊底部敞口与液面相组合形成液体水封,因浮动式气囊可上下浮动,故而该储气室的空间大小可随之产生变化。应说明的是,所述浮动式气囊为刚性结构。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管6位于储气罐1的外侧,浮动式气囊3进行排气时,储气室4内部的尾气先流动从尾气输送管5中流出,之后从排气管6排出。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浮动式气囊3的内部设有用于检测储气室4内部压力的压力检测组件9。优选的,压力检测组件采用压力传感器。
[0027]本实施例中,尾气输送管5和排气管6上均连接有控制阀门(图中未画出)。
[0028]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尾气燃烧装置8的进气口相连接的空气补充管10,所述空气补充管10与空气供给装置11相连接,用于为尾气燃烧装置补充新鲜空气(即:补充氧气,便于尾气燃烧装置对尾气进行燃烧),所述空气供给装置经控制单元与压力检测组件电性连接。压力检测组件检测储气室内部的压力,当压力较大时,证明尾气较多,此时尾气燃烧装置经空气供给装置、空气补充管补充新鲜空气,确保尾气充分燃烧;若是储气室内部压力较小时,证明尾气较少,空气供给装置不工作。应说明的是,控制单元可采用单片机,空气供给装置可采用抽气泵。
[0029]本实施例中,除了采用检测储气室内部压力的方式来判断是否需要对尾气燃烧装置进行补气之外,还可以检测浮动式气囊3的体积,例如:所述储气罐1的内部设有用于检测浮动式气囊体积的感应组件12,感应组件例如可采用安装在储气罐顶部的光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磁性感应器等;所述空气供给装置经控制单元与感应组件相连接。
[0030]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排气管的分布位置不同,具体为:所述排气管6贯穿储气罐1的底部,当浮动式气囊3内部的尾气需要排出时,尾气
无需再流至尾气输送管,直接从排气管6排放。
[0031]本技术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自动控制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的内部设有浮动式气囊,所述浮动式气囊的内部通过液体水封形成密闭的储气室;所述储气罐的下端穿设有尾气输送管,所述尾气输送管位于储气罐内部的一端向上穿过液面后伸入储气室,尾气输送管连接有排气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自动控制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的内部装设有液体;所述浮动式气囊倒扣在液面上,浮动式气囊与液面之间形成密闭的储气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自动控制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式气囊呈底部具有敞口的筒状结构,浮动式气囊底部的敞口位于液面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自动控制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祥雨,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利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