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平衡轴组装用工装结构,包括基座和操作台本体,所述基座水平设置,所述基座的顶面两侧均沿纵向竖直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的顶面之间水平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中部竖直开设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同轴设置有能够竖向往复升降的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的顶端水平固定有所述操作台本体。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推齿轮脱出内齿圈后转动拉杆的方式能够带动操作台本体周向转动,以此来对装夹在操作台本体的工件进行组装位置的调节切换,代替了人员在装置外围绕行走动的组装位置调节切换方式,工人在组装过程中无需改变自身站位,减小了装置占用的工作空间,有利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有利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有利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平衡轴组装用工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平衡轴加工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平衡轴组装用工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发动机的工作循环中,活塞的运动速度非常快,而且速度很不均匀。在上下止点位置,活塞的速度为零,而在上下止点中间的位置速度达到最高。由于活塞在气缸内做反复的高速直线运动,必然在活塞、活塞销和连杆上产生很大的惯性力。在连杆上配置的配重可以有效地平衡这些惯性力. 但连杆上的配重只有一部分运动质量参与直线运动,另一部分参与旋转。除了上下止点位置外,各种惯性力不能被完全平衡,使发动机产生了振动,因此需要使用到汽车平衡轴来让发动机工作起来更加平稳、顺畅,汽车平衡轴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与支架通过组装的方式得到汽车平衡轴支架合件,此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工装结构,但是目前的工装结构在使用时由于无法进行转动,造成组装过程中需要通过人员绕工装结构绕行走动的方式方能完成对不同位置的组装,这就造成工装结构需要占用大量的工作空间方能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平衡轴组装用工装结构,通过上推齿轮脱出内齿圈后转动拉杆的方式能够带动操作台本体周向转动,以此来对装夹在操作台本体的工件进行组装位置的调节切换,代替了人员在装置外围绕行走动的组装位置调节切换方式,工人在组装过程中无需改变自身站位,详见下文阐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平衡轴组装用工装结构,包括基座和操作台本体,所述基座水平设置,所述基座的顶面两侧均沿纵向竖直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的顶面之间水平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中部竖直开设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同轴设置有能够竖向往复升降的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的顶端水平固定有所述操作台本体,且所述操作台本体位于所述顶板的上方;
[0006]所述顶板的顶面中部水平固定有内齿圈,所述内齿圈与所述安装孔竖向同轴,且所述内齿圈与所述锁定组件的中部啮合。
[0007]作为优选,所述操作台本体的顶面两侧均固定有用以装夹工件的夹具组件。
[0008]作为优选,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垫板和安装架,所述垫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所述操作台本体的顶面两侧,所述垫板的顶面后部固定有所述安装架,且所述安装架为倒置的L型结构,所述安装架的顶面均竖直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的推杆以滑动配合的方式穿过所述安装架,所述推杆的底端均水平固定有压板,且所述压板悬于对应的所述垫板上方。
[0009]作为优选,所述垫板的顶面和所述压板的底面均沿横向开设有弧形凹槽,且所述
弧形凹槽在横向上为通槽。
[0010]作为优选,所述锁定组件包括拉杆和齿轮,所述拉杆与所述安装孔竖向滑动配合,且所述拉杆的顶端固定在所述操作台本体的底面,所述拉杆伸出所述顶板顶面的部分同轴固定有所述齿轮,且所述齿轮与所述内齿圈啮合,所述拉杆的底端固定有端板,所述拉杆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端板之间的部分间隙配合有弹簧。
[0011]作为优选,所述内齿圈和所述齿轮的齿形均为直齿。
[0012]作为优选,所述端板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均不固定或一端固定。
[0013]采用上述一种汽车平衡轴组装用工装结构,初始时,所述拉杆的所述齿轮与固定在所述顶板顶面的所述内齿圈啮合,则此时通过所述齿轮与所述内齿圈的啮合能够锁止所述拉杆无法周向转动,使用时,先将汽车平衡轴的轴体至与两个所述垫板的所述弧形凹槽之间,后将所述气缸与外界气源通过管路相连,之后通过所述气缸带动所述推杆下降的方式使所述压板配合所述垫板下压夹紧汽车平衡轴的轴体端部,汽车平衡轴的轴体固定后应使凸出部分向上凸起,汽车平衡轴轴体固定完成后操作人员即可将支架与轴体的对应位置进行组装,组装过程中需要调节切换组装位置时,拿住所述端板上推所述拉杆,所述拉杆上升的过程中带动所述齿轮上升脱出所述内齿圈,同时此过程中所述端板上升压缩所述弹簧,当所述齿轮上升脱出所述内齿圈后即可通过转动所述拉杆的方式带动所述操作台本体周向转动,此过程中所述操作台本体转动而带动轴体进行组装位置的调节切换,当轴体周向转动至合适的组装角度时即可停止转动所述拉杆,缓慢下放所述端板,此过程中通过所述弹簧释放压缩状态的方式能够顶动所述端板及所述拉杆下降并使所述齿轮再次与所述内齿圈啮合,如此便完成了对装夹在所述操作台本体的工件进行组装位置的调节切换,代替了人员在装置外围绕行走动的组装位置调节切换方式,工人在组装过程中无需改变自身站位,减小了装置占用的工作空间,有利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0014]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上推齿轮脱出内齿圈后转动拉杆的方式能够带动操作台本体周向转动,以此来对装夹在操作台本体的工件进行组装位置的调节切换,代替了人员在装置外围绕行走动的组装位置调节切换方式,工人在组装过程中无需改变自身站位,减小了装置占用的工作空间,有利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外部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图1的正视剖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图1的左视剖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图1的俯视外部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图1的俯视剖视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2]1、操作台本体;2、顶板;201、安装孔;3、侧板;4、基座;5、夹具组件;501、气缸;502、安装架;503、推杆;504、压板;505、垫板;506、弧形凹槽;6、内齿圈;7、锁定组件;701、弹簧;702、拉杆;703、端板;704、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4]参见图1
‑
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平衡轴组装用工装结构,包括基座4和操作台本体1,基座4水平设置,基座4的顶面两侧均沿纵向竖直固定有侧板3,侧板3的顶面之间水平固定有顶板2,顶板2 的中部竖直开设安装孔201,且安装孔201同轴设置有能够竖向往复升降的锁定组件7,锁定组件7的顶端水平固定有操作台本体1,且操作台本体 1位于顶板2的上方。顶板2的顶面中部水平固定有内齿圈6,内齿圈6 与安装孔201竖向同轴,且内齿圈6与锁定组件7的中部啮合。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平衡轴组装用工装结构,包括基座(4)和操作台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4)水平设置,所述基座(4)的顶面两侧均沿纵向竖直固定有侧板(3),所述侧板(3)的顶面之间水平固定有顶板(2),所述顶板(2)的中部竖直开设安装孔(201),且所述安装孔(201)同轴设置有能够竖向往复升降的锁定组件(7),所述锁定组件(7)的顶端水平固定有所述操作台本体(1),且所述操作台本体(1)位于所述顶板(2)的上方;所述顶板(2)的顶面中部水平固定有内齿圈(6),所述内齿圈(6)与所述安装孔(201)竖向同轴,且所述内齿圈(6)与所述锁定组件(7)的中部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平衡轴组装用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本体(1)的顶面两侧均固定有用以装夹工件的夹具组件(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汽车平衡轴组装用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组件(5)包括垫板(505)和安装架(502),所述垫板(505)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所述操作台本体(1)的顶面两侧,所述垫板(505)的顶面后部固定有所述安装架(502),且所述安装架(502)为倒置的L型结构,所述安装架(502)的顶面均竖直固定有气缸(501),所述气缸(501)的底部的推杆(503)以滑动配合的方式穿过所述安装架(5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毅,陈庚,王俊,轩永正,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久诺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