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对位流体装卸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222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流体装卸臂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全自动对位流体装卸臂,包括引导槽车移动至流体装卸臂的有效移动范围之内的视频引导系统、识别槽车上的槽口的相机、控制器以及呈镂空状布置的架体;架体上设有竖向移动且与流体管道连通的垂管、带动垂管横向移动的横向移动结构以及带动垂管纵向移动的纵向移动结构,垂管具有朝下布置且插入槽口内的插入段,插入段的末端具有往槽口内注入流体的注液口,插入段的外周环设有密封槽口的密封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全自动对位的流体装卸臂,实现了全自动无人化操作,全自动实现垂管对位,实现了较高程度的自动化,作业效率大幅度提高、避免了职业暴露以及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业暴露以及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业暴露以及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对位流体装卸臂


[0001]本技术专利涉及流体装卸臂的
,具体而言,涉及全自动对位流体装卸臂。

技术介绍

[0002]流体装卸臂是用于实现地面设备与液体槽车(或其它可移动容器)之间传输液体或气体产品的装置。
[0003]传统的流体装卸臂是由旋转灵活、密封性能好、耐较大负荷的旋转接头与管道、管道附件、平衡装置、支撑机构及控制操作系统组合而成,主要用于槽车、槽船与管线之间流体物料的传输。
[0004]传统的流体装卸臂存在以下缺陷:
[0005]1)、必须由人工操作,流体装卸臂在作业开始前,流体装卸臂的对位,以及装卸作业结束之后,流体装卸臂的复位,均需要人工操作,对位效率低下;
[0006]2)、存在职业暴露,流体装卸臂必须要人工操作才能实现对位和复位作业,因此,操作人员容易暴露在装卸介质的挥发气体环境中,存在较为严重的职业暴露;
[0007]3)、效率低下,传统的流体装卸臂在作业过程中的对位、复位步骤,一般的人工作业时间为3

5分钟左右,效率较为低下。
[0008]4)、存在安全隐患,传统的流体装卸臂在对位、复位操作过程中,一般都在槽车顶部进行,其作业面高度一般为3

4米,作业人员在进行作业时,虽然穿戴有安全绳之类的防护装备,但仍存在跌落、摔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全自动对位的流体装卸臂,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流体装卸臂无法实现全自动对位的问题。
[0010]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全自动对位的流体装卸臂,包括引导槽车移动至流体装卸臂的有效移动范围之内的视频引导系统、识别槽车上的槽口的相机、控制器以及呈镂空状布置的架体;
[0011]所述架体上设有竖向移动且与流体管道连通的垂管、带动垂管横向移动的横向移动结构以及带动垂管纵向移动的纵向移动结构,所述垂管具有朝下布置且插入槽口内的插入段,所述插入段的末端具有往槽口内注入流体的注液口,所述插入段的外周环设有密封槽口的密封帽。
[0012]进一步的,所述相机中设有激光雷达,当所述垂管与罐口同轴布置后,所述激光雷达扫描所述槽车的顶部的三维图像,并将所述三维图像传输给控制器。
[0013]进一步的,所述垂管内设有排空阀,当所述垂管往罐口内注入的流体的容量满足设定要求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排空阀自上而下吹气,将所述垂管的残留流体吹出所述垂管。
[0014]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有安全联锁装置,在所述垂管往罐口内注入流体
的过程中,所述控制器监测所述安全联锁装置的状态,并根据所述安全联锁装置的信号,控制所述垂管是否继续往罐口内注入流体。
[0015]进一步的,所述安全联锁装置包括监测罐口是否有静电或溢油的静电溢油保护器、监测垂管位置的垂管归位器、防爆挡车器、监测罐车钥匙启动的钥匙管理器、监测垂管连接状态的垂管连接检测器、监测罐车周围人群静电状态的人体静电释放报警器以及语音提示控制器。
[0016]进一步的,所述架体的顶部的两侧设置有纵向导轨,所述纵向移动结构包括沿着纵向导轨移动的纵向移动臂,所述纵向移动臂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纵向导轨上;所述纵向移动臂上设有横向导轨,所述横向移动结构包括沿着横向导轨移动的横向移动头,所述垂管的上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横向移动头,且所述垂管自上而下穿过所述架体,所述垂管的插入段延伸至所述架体的下方。
[001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多个竖向布置且驱动垂管竖向移动的伸缩轴,多个所述伸缩轴环绕在所述垂管的外周布置;所述伸缩轴的上端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伸缩轴的下端与垂管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竖向布置且监测垂管竖向移动的位移传感器202,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上端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下端朝下延伸布置,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下端位于插入段的上方。
[0018]进一步的,所述垂管上设有朝外延伸的外延板,所述外延板上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具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连接有回收垂管内的残留流体的残液回收器,所述残液回收器具有顶部开口的回收腔,所述残液回收器位于垂管的注液口的下方,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残液回收器转动,直至所述垂管的注液口与所述回收腔的顶部开口呈上下正对齐布置或回收腔的顶部开口与垂管的注液口呈偏离布置。
[0019]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帽包括环绕连接在所述垂管外周的环板,所述环板具有朝下布置的下端面,所述环板的下端面设置有环绕连接在所述垂管外周的密封胶环;所述密封胶环具有朝下布置的密封面,沿着所述垂管插入罐口的方向,所述密封面的直径逐渐缩小。
[0020]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胶环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环绕密封胶环的外周布置;沿着垂管的轴向,多个所述环形槽依序间隔布置,相邻的环形槽之间形成有环形片。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全自动对位的流体装卸臂,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22]1)、实现了全自动无人化操作,全自动实现垂管对位以及复位,实现了较高程度的自动化;
[0023]2)、作业效率大幅度提高,垂管实现自动对位的作业时间缩短,作业效率大大提高;
[0024]3)、避免了职业暴露,由于垂管对位以及复位实现全自动操作,无需人工干预,可以良好地避免职业暴露的问题;
[0025]4)、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无需人工干预,可实现全自动运行,避免操作人员跌落、摔伤的风险,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流体装卸臂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流体装卸臂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听过的密封帽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31]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2]参照图1

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0033]全自动对位的流体装卸臂,包括引导槽车移动至流体装卸臂的有效移动范围之内的视频引导系统、识别槽车上的槽口的相机500、控制器以及呈镂空状布置的架体100;架体100上设有竖向移动且与流体管道连通的垂管300、带动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对位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槽车移动至流体装卸臂的有效移动范围之内的视频引导系统、识别槽车上的槽口的相机、控制器以及呈镂空状布置的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竖向移动且与流体管道连通的垂管、带动垂管横向移动的横向移动结构以及带动垂管纵向移动的纵向移动结构,所述垂管具有朝下布置且插入槽口内的插入段,所述插入段的末端具有往槽口内注入流体的注液口,所述插入段的外周环设有密封槽口的密封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对位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中设有激光雷达,当所述垂管与罐口同轴布置后,所述激光雷达扫描所述槽车的顶部的三维图像,并将所述三维图像传输给控制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对位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管内设有排空阀,当所述垂管往罐口内注入的流体的容量满足设定要求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排空阀自上而下吹气,将所述垂管的残留流体吹出所述垂管。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对位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有安全联锁装置,在所述垂管往罐口内注入流体的过程中,所述控制器监测所述安全联锁装置的状态,并根据所述安全联锁装置的信号,控制所述垂管是否继续往罐口内注入流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对位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联锁装置包括监测罐口是否有静电或溢油的静电溢油保护器、监测垂管位置的垂管归位器、防爆挡车器、监测罐车钥匙启动的钥匙管理器、监测垂管连接状态的垂管连接检测器、监测罐车周围人群静电状态的人体静电释放报警器以及语音提示控制器。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对位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顶部的两侧设置有纵向导轨,所述纵向移动结构包括沿着纵向导轨移动的纵向移动臂,所述纵向移动臂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纵向导轨上;所述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杰程平官建成徐贻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奥图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