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加热系统以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220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加热系统以及汽车,该系统包括逆变器、电机、电池以及水泵;逆变器分别与电池和电机电性连接,逆变器用于将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驱动电机;逆变器具有第一流体通道,电机具有第二流体通道,电池具有第三流体通道,三个流体通道相互连通形成冷却液通道;水泵可以向冷却液通道内输送冷却液,使得逆变器和电机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冷却液传递至电池。故采用了该系统的汽车可以通过逆变器和电机对电池进行加热,使得逆变器和电池具有现有电池加热系统中的PTC的功能,所以电池加热系统中可以设置功率较小的PTC(或者是不设置PTC)即可满足对电池的加热需求,从而可以降低整车的成本。而可以降低整车的成本。而可以降低整车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加热系统以及汽车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温控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加热系统以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是电动汽车必不可少的核心部件,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但是锂离子电池对工作温度的需求较为苛刻,过低的温度会导致锂离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可用的能量急剧衰减,进而使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迅速降低甚至是无法正常启动。
[0003]目前,电动汽车中给电池进行加热的方式为:先通过PTC对冷却液进行加热,然后再通过冷却液对电池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需要采用大功率的PTC,使得整车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在现有电动汽车中对电池加热的方式会导致整车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加热系统以及汽车。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加热系统,包括逆变器、电机、电池以及水泵;所述逆变器用于将所述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驱动所述电机,所述逆变器分别与所述电池和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所述逆变器具有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电机具有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电池具有第三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以及所述第三流体通道相互连通形成冷却液通道;所述水泵用于向所述冷却液通道内输送冷却液,使得所述逆变器和所述电机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冷却液通道内的冷却液传递至所述电池。
[0006]可选的,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以及所述第三流体通道依次串接连通,使得所述水泵输送的冷却液依次流过所述逆变器、所述电机以及所述电池。
[0007]可选的,所述电池加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逆变器的开关频率,使得所述逆变器能够对所述电机输出频率随机变化的电流。
[0008]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所述逆变器对所述电机输出频率随机变化的id电流。
[0009]可选的,所述电池加热系统还包括电池温度检测单元,所述电池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的实际温度,使得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所述电池的实际温度来控制所述逆变器的工作。
[0010]可选的,所述逆变器为三项逆变器。
[00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电池加热系统。
[0012]可选的,所述汽车还包括换热装置和空调系统,所述换热装置用于将所述电池加热系统的热量传输至所述空调系统。
[0013]可选的,所述换热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三流体通道的出液端。
[0014]可选的,所述汽车还包括冷却液温度检测单元,所述电池加热系统包括控制单元,
所述冷却液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冷却液通道内的冷却液的实际温度,使得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所述冷却液通道内的冷却液的实际温度来控制所述逆变器的工作。
[0015]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汽车的电池加热系统可以利用逆变器和电机可以作为热源对电池进行加热,使得逆变器和电池具有现有电池加热系统中的 PTC的功能,故采用本实施例的设置方式时,电池加热系统中设置功率较小的 PTC(或者是不设置PTC)即可满足对电池的加热需求,从而可以降低整车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局部模块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电池加热系统的局部电路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逆变器的控制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电池加热系统中的冷却液的温度控制示意图。
[0020]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1]100、汽车;10、电池加热系统;20、换热装置;30、空调系统;1、逆变器;11、第一功率开关;12、第二功率开关;13、第三功率开关;14、第四功率开关;15、第五功率开关;16、第六功率开关;2、电机;3、电池;4、水泵; 5、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汽车100包括电池加热系统10,电池加热系统10包括逆变器1、电机2、电池3、水泵4以及控制单元5。逆变器1 分别与电机2和电池3电性连接,逆变器1用于将电池3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将该交流电输出给电机2,以驱动电机2工作。控制单元5可以控制逆变器1、电机2、电池3以及水循环单元4的工作。
[0024]逆变器1具有第一流体通道,电机2具有第二流体通道,电池3具有第三流体通道,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以及第三流体通道相互连通形成冷却液通道;水泵4可以向冷却液通道内输送冷却液,使得逆变器1和电机2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冷却液通道内的冷却液传递至电池3。
[0025]在本实施例中,逆变器1和电机2可以作为热源对电池3进行加热,使得逆变器1和电池3具有现有电池加热系统10中的PTC的功能,故采用本实施例的设置方式时,电池加热系统10中设置功率较小的PTC(或者是不设置PTC) 即可满足对电池3的加热需求,从而可以降低整车的成本。
[0026]在实际产品中,第一流体通道可以是形成的逆变器1的外壳上,第二流体通道可以是形成的电机2的外壳上,第三流体通道可以是形成在电池3的外壳上。此时,电池3的外壳壁、逆变器1的外壳壁以及电机2的外壳壁都可以采用中空结构设置。
[0027]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按照冷却液的流动方向,水泵4、逆变器1、电机2、电池3三者依次设置,也即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以及第三流体通道依次串接连通,水泵4
输送的冷却液依次流过逆变器1、电机2以及电池3,这样可以使流动至电池3处的冷却液得到充分的加热,提高对电池3加热的效果。此时,水泵4的出液端通过水管与第一流体通道的进液端连通,第一流体通道的出液端通过水管与第二流体通道的进液端连通,第二流体通道的出液端通过水管与第三流体通道的进液端连通。另外,水泵4的进液端和第三流体通道的出液端可以直接连通,当然二者也可以是分别与一盛装冷却液的储液箱连通。
[0028]如图2和图3所示,控制单元5与逆变器1电性连接,用于控制逆变器1 的开关频率,使得逆变器1能够向电机2输出频率随机变化的电流,这样可以使电机2内的电感所产生噪声的峰值不在固定的频率点,从而可以避免产生尖锐的噪声,提高声音品质。其中,逆变器1和电机2对电池3进行加热时,逆变器1输出给电机2的id电流的频率可以随机变化,输出给电机2的iq电流为 0。
[0029]如图2所示,电机2为三相交流电机,此时逆变器1采用三相逆变器,通过控制单元5可以对逆变器1的每一相的开关频率进行控制。
[0030]如图2所示,逆变器1包括第一功率开关11、第二功率开关12、第三功率开关13、第四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器、电机、电池以及水泵;所述逆变器用于将所述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驱动所述电机,所述逆变器分别与所述电池和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所述逆变器具有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电机具有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电池具有第三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以及所述第三流体通道相互连通形成冷却液通道;所述水泵用于向所述冷却液通道内输送冷却液,使得所述逆变器和所述电机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冷却液通道内的冷却液传递至所述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以及所述第三流体通道依次串接连通,使得所述水泵输送的冷却液依次流过所述逆变器、所述电机以及所述电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加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逆变器的开关频率,使得所述逆变器能够对所述电机输出频率随机变化的电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所述逆变器对所述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臻周国伟刘呈超邱晨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