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开微通风装置及门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193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开微通风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门窗,该平开微通风装置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齿轮和第一转动件,第一连杆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孔,齿轮转动连接于第一长孔的孔壁,第一连杆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能够带动齿轮在第一长孔内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第二连杆具有第二长孔,第二长孔的一端具有开口;第一转动件的一端与齿轮连接,第一转动件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长孔与第二长孔的孔壁连接,通过转动执手带动第一连杆移动,从而带动齿轮转动,进而改变第一转动件的状态,使得第二连杆能够相对第一连杆移动或者相对第一连杆锁止,实现门窗扇的微通风、微通风防大风以及平开功能。风以及平开功能。风以及平开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开微通风装置及门窗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门窗配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平开微通风装置及门窗。

技术介绍

[0002]门窗是建筑物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翼扇结构,通常是作为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口,传统的平开窗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锁闭状态,一种是打开状态。当门窗完全关闭时,室内空气不流通;当门窗完全打开时,对于学校或医院或者是家里有小孩的场合很容易发生不安全事故。
[0003]平开微通风装置是门窗行业发展中的一款新兴产物,现有的平开窗微通风装置在实现微通风功能时,遇到大风天气会使得窗户受到风力作用发生摆动,窗户晃动不仅会产生噪音,而且还有可能撞击到窗框等外物出现窗户玻璃损坏,从而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平开微通风装置存在使用不便以及使用安全度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平开微通风装置,该平开微通风装置通过执手作用于第一连杆能够实现窗户的平开功能和微通风防大风功能。
[0005]一种平开微通风装置,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齿轮和第一转动件;
[0006]所述第一连杆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孔,所述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长孔的孔壁,所述第一连杆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能够带动所述齿轮在所述第一长孔内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
[0007]所述第二连杆具有第二长孔,所述第二长孔的一端具有开口;
[0008]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齿轮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转动件同步转动,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另一端能够穿过所述第二长孔与所述第二长孔的孔壁连接;
[0009]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至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杆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连杆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转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二长孔内移动;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至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杆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连杆锁止,以对所述第一转动件在所述第二长孔内的移动进行限位。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长孔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所述第一转动件具有弧面以及与所述弧面邻接的平面;
[0011]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至第一状态时,所述弧面传动至朝向所述第一圆孔和所述第二圆孔的一侧,所述第一转动件通过所述平面在所述第二长孔内移动;
[0012]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至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件位于所述第一圆孔或所述第二圆孔内,所述第一转动件通过所述弧面相对所述第二长孔锁止。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长孔的孔壁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传动的齿牙;
[0014]或,所述第一长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齿轮啮合传动的齿条。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开微通风装置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固定连接于扇型材,所述第一连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三长孔,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三长孔的孔壁连接。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杆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连杆穿设于所述卡槽且能够在所述卡槽内移动。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开微通风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转动件穿过所述第二长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对所述第二连杆锁紧。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开微通风装置还包括框固定座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二长孔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框固定座连接。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开微通风装置还包括回弹件,所述回弹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回弹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框固定座连接,所述回弹件用于向所述第二连杆施加回复力。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开微通风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用于将所述第二连接件件相对所述第二连杆锁紧。
[002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门窗,能够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2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门窗,包括门窗扇、门窗框以及如上所述的平开微通风装置。
[0023]采用本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平开微通风装置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齿轮和第一转动件;第一连杆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孔,齿轮转动连接于第一长孔的孔壁,第一连杆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能够带动齿轮在第一长孔内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第二连杆具有第二长孔,第二长孔的一端具有开口;第一转动件的一端与齿轮连接,第一转动件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长孔与第二长孔的孔壁连接;第一转动件转动至第一状态时,第二连杆能够相对第一连杆移动,使得第一转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二长孔内移动;第一转动件转动至第二状态时,第二连杆相对第一连杆锁止,以对第一转动件在第二长孔内的移动进行限位。该装置通过转动执手带动第一连杆向下移动,第一连杆能够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齿轮连接的第一转动件转动,当第一转动件转动到第一状态时,第一转动件能够在第二长孔内移动,即第二连杆能够相对第一连杆摆动,当第一转动件移动至第二长孔远离开口的一端时,窗户打开一定角度实现微通风;由于第二长孔具有开口,第一转动件在第二长孔内移动直至脱离第二长孔时,窗户能够平开;当窗户处于微通风状态时,通过转动执手带动第一连杆移动,进而带动齿轮转动,使得第一转动件转动至第二状态,由于第一转动件无法在第二长孔内移动,使得第二连杆无法相对第一连杆摆动,即窗户开启角度不会改变,窗户不会出现晃动,从而实现微通风防大风功能。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平开微通风装置的爆炸图;
[0025]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转动件转动至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转动件转动至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1所示的平开微通风装置处于锁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图1所示的平开微通风装置处于微通风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图1所示的平开微通风装置处于微通风状态防大风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图1所示的平开微通风装置处于平开状态的剖视图。
[0031]附图标号:10

平开微通风装置;110

第一连杆;111

第一长孔;112

第一插接柱;120

第二连杆;121

第二长孔;122

第一圆孔;123

第二圆孔;130

齿轮;140

第一转动件;141

平面;142

弧面;150

齿牙;160

导向杆;161

第三长孔;162

卡槽;163

第三圆孔;164

第一螺纹孔;165...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开微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开微通风装置包括第一连杆(110)、第二连杆(120)、齿轮(130)和第一转动件(140);所述第一连杆(110)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孔(111),所述齿轮(130)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长孔(111)的孔壁,所述第一连杆(110)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能够带动所述齿轮(130)在所述第一长孔(111)内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所述第二连杆(120)具有第二长孔(121),所述第二长孔(121)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第一转动件(140)的一端与所述齿轮(130)连接,所述齿轮(130)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转动件(140)同步转动,所述第一转动件(140)的另一端能够穿过所述第二长孔(121)与所述第二长孔(121)的孔壁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140)转动至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杆(120)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连杆(110)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转动件(140)能够在所述第二长孔(121)内移动;所述第一转动件(140)转动至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杆(120)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连杆(110)锁止,以对所述第一转动件(140)在所述第二长孔(121)内的移动进行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开微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长孔(121)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第一圆孔(122)和第二圆孔(123);所述第一转动件(140)具有弧面(142)以及与所述弧面(142)邻接的平面(141);所述第一转动件(140)转动至第一状态时,所述弧面(142)传动至朝向所述第一圆孔(122)和所述第二圆孔(123)的一侧,所述第一转动件(140)通过所述平面(141)在所述第二长孔(121)内移动;所述第一转动件(140)转动至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件(140)位于所述第一圆孔(122)或所述第二圆孔(123)内,所述第一转动件(140)通过所述弧面(142)相对所述第二长孔(121)锁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开微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孔(111)的孔壁设置有与所述齿轮(130)啮合传动的齿牙(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宝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