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1)能够从外部在行车道(2)上行驶并向下侧停车空间(3)进入的停车装置(10)具备托盘(5)和升降驱动装置(9)。托盘(5)通过升降驱动装置(9)在位于下侧停车空间(3)的上方的上侧停车空间(7)和下侧停车空间(3)之间升降。在托盘(5)位于下侧停车空间(3)时,汽车(1)能够开入到托盘(5)。将从下侧停车空间(3)朝向行车道(2)的一侧作为前侧,升降驱动装置(9)配置于比下侧停车空间(3)靠上侧和前侧。比下侧停车空间(3)靠上侧和前侧。比下侧停车空间(3)靠上侧和前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停车装置
[0001]本申请是如下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专利技术名称:停车装置;申请日:2016年3月31日;申请号:201680079593.2。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能够从外部在行车道上行驶并向停车空间进入的停车装置。更详细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停车装置,该停车装置具备:托盘,其能够在下侧停车空间供汽车开入;以及升降驱动装置,其在下侧停车空间和上侧停车空间之间对托盘进行升降。
技术介绍
[0003]图1A~图1C示出了关联技术的停车装置的构成例。图1A为正视图,图1B为图1A的B
‑
B向视图,图1C为图1A的C
‑
C向视图。
[0004]停车装置具有行车道102、下侧停车空间103(利用图的虚线包围的部分)、托盘105、上侧停车空间107(利用图的虚线包围的部分)和升降驱动装置109。
[0005]在入库时,汽车1在行车道102上行驶并开入位于下侧停车空间103的托盘105。升降驱动装置109使该托盘105与开入其中的汽车1一起向上侧停车空间107上升。在该状态下,在下侧停车空间103中,其他的汽车1也能停车。在出库时,汽车1从下侧停车空间103向行车道102开出。在使上侧停车空间107的托盘105上的汽车1出库的情况下,使该托盘105向空的下侧停车空间103下降,接下来,该托盘上的汽车1向行车道102开出。
[0006]升降驱动装置109具有马达109a、被马达109a旋转驱动的两个卷筒109b、将两个卷筒109b同轴连结的连结轴109c。
[0007]在与停车空间103、107邻接的右侧和左侧(图1A和图1B的右侧和左侧)的各区域中,两根钢丝绳123各自从卷筒109b沿图1B的下方向延伸,并挂在两个滑轮125上,从这些滑轮125向下方延伸与托盘105的前侧部和后侧部结合。
[0008]两个卷筒109b被马达109a旋转驱动。由此,卷筒109b将钢丝绳123卷绕或卷出,并经由钢丝绳123对托盘105进行升降驱动。
[0009]上述这样的停车装置例如记载于下述专利文献1。
[0010]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
‑
21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用于设置停车装置的用地面积有限时,存在无法充分获得行车道或下侧停车空间103的前后方向(即图1C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的情况。具体而言,如下所述。
[0012]为了设置上述的停车装置,在前后方向上,确保如图1C所示的各长度L1、L2、L3。L1是行车道102的长度,L2是下侧停车空间103的长度,L3是升降驱动装置109的设置用长度。
L3是为了使升降驱动装置109不与在下侧停车空间103和上侧停车空间107之间升降的托盘105干涉而确保的。
[0013]在用地的前后方向长度限制为L0的情况下,行车道102的长度L1为L1=L0
‑
L2
‑
L3,因此如果L0短的话L1就变得不够。特别是,存在无法使L1为规定值(例如6m)以上的情况。
[0014]同样地,在用地的前后方向长度限制为L0的情况下,下侧停车空间103的长度L2为L2=L0
‑
L1
‑
L3,因此如果L0短的话L2就变得不够。
[001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车装置,其在将停车装置设置于选定的前后方向长度的用地或空间的情况下,能够使行车道或下侧停车空间103在前后方向上变长。
[0016]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能够从外部在行车道上行驶并向下侧停车空间进入的停车装置,其具备:托盘,其在位于下侧停车空间时能够供汽车开入;以及升降驱动装置,其在位于下侧停车空间的上方的上侧停车空间和下侧停车空间之间对前述托盘进行升降;将从下侧停车空间朝向行车道的一侧作为前侧,升降驱动装置配置于比下侧停车空间靠上侧和前侧。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将从下侧停车空间朝向行车道的一侧作为前侧,升降驱动装置配置于比下侧停车空间靠上侧和前侧。因此,在下侧停车空间的后侧,在前后方向上不需要设有升降驱动装置的设置空间。由此,行车道和下侧停车空间的前后方向长度不会影响升降驱动装置的设置用长度,因此使行车道或下侧停车空间的前后方向长度比现有的增加。
[0018]上述的停车装置可以具有以下结构。
[0019]上述停车装置具备:后侧构造部,其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从下侧停车空间的前端到后侧的范围内不与下侧停车空间以及上侧停车空间干涉的区域;以及突出构造部,其支承于后侧构造部,设置有升降驱动装置;突出构造部在比下侧停车空间靠上方处,从后侧构造部突出到比下侧停车空间靠前侧。
[0020]在该结构中,使突出构造部在比下侧停车空间靠上方处,从后侧构造部突出到比下侧停车空间靠前侧。通过将升降驱动装置设置于这样的突出构造部,升降驱动装置不会影响行车道和下侧停车空间的前后方向尺寸。
[0021]后侧构造部具备配置于前述区域的多个前侧柱和多个后侧柱,具备前后梁,其位于比下侧停车空间靠上方,与在前后方向上调整的后侧柱和前侧柱结合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前后梁具有比前侧柱更向前侧突出的突出部;前述突出构造部具有多个前述前后梁的前述突出部和与多个前述突出部结合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右方向部件。
[0022]这样,突出构造部由与前侧柱和后侧柱结合的各前后梁的突出部、和与各突出部结合的左右方向部件构成。通过该结构,突出构造部牢固地支承于后侧构造部。
[0023]另外,突出构造部具有与多个前后梁的突出部结合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右方向
部件。由此,能够遍及左右方向上大范围地确保升降驱动装置的设置空间。
[0024]升降驱动装置具备马达和驱动旋转体,前述马达对驱动旋转体进行旋转驱动,驱动旋转体通过被旋转驱动从而经由多个线状体对托盘进行升降驱动,前述线状体以被驱动旋转体驱动的方式挂在或卷在驱动旋转体上,从动旋转体配置于驱动旋转体的后侧的前述区域,供从驱动旋转体延伸的线状体挂住,在各自支承于多个从动旋转体的同时从从动旋转体延伸到下方的多个线状体的下端与托盘结合,前述马达和驱动旋转体配置于前述突出构造部。
[0025]前述区域包括下侧停车空间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在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的各个中,作为驱动旋转体设有驱动链轮,作为从动旋转体设有从动链轮和第一滑轮以及第二滑轮,作为线状体设有无接头状的链条和第一钢丝绳以及第二钢丝绳,从动链轮配置于驱动链轮的后侧,在驱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挂有前述链条,第一钢丝绳以及第二钢丝绳分别与前述链条中的两个结合部位结合,这些钢丝绳分别从结合部位延伸并挂在第一滑轮以及第二滑轮,从这些滑轮向下方延伸且下端与托盘的前侧部和后侧部结合。
[0026]通过该结构,在托盘向下侧停车空间下降时,从托盘延伸到上方的线状体不是需要润滑油的链条,而是不需要润滑油的钢丝绳。因此,即使人在托盘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停车装置的设置方法,所述停车装置为汽车能够从外部在行车道上行驶并向下侧停车空间进入、汽车从所述下侧停车空间向所述行车道开出的停车装置,所述停车装置具备:托盘,其在位于所述下侧停车空间时能够供汽车开入;升降驱动装置,其在位于所述下侧停车空间的上方的上侧停车空间和所述下侧停车空间之间对所述托盘进行升降;后侧构造部,其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从下侧停车空间的前端到后侧的范围内不与所述下侧停车空间以及所述上侧停车空间干涉的区域;以及突出构造部,其支承于所述后侧构造部,设置有所述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突出构造部在比所述下侧停车空间靠上方处,从所述后侧构造部突出到比所述下侧停车空间靠前侧,所述后侧构造部具备配置于所述区域的多个前侧柱和多个后侧柱,所述下侧停车空间的前端面与所述前侧柱一致,所述行车道延伸直到所述前侧柱,所述停车装置的所述设置方法中,将所述停车装置设置在所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矢豪,山畑晓生,
申请(专利权)人:IHI运搬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