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三显功能的机电分离光电直读式智能水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118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35
一种具有三显功能的机电分离光电直读式智能水表,包括机械水表和电子远传系统,所述机械水表具有磁主动轮及其驱动的第一机械计数器,还包括磁从动轮和直读式机械显示装置;所述磁从动轮与所述磁主动轮相隔透明盖板在同一条轴线对齐,所述磁从动轮驱动直读式的第二机械计数器,所述电子远传系统包括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将用水量的数据进行存储和/通过第三电子计数器进行显示;使所述智能水表具备三重显示功能,即具备机械水表的第一机械计数器、第二机械计数器同步显示和远传数据的第三电子计数器的显示功能,实现用水量数据与用户直观确认、远程传输以及电子远传系统的数据管理确认的多重复合功能,为智慧城市供水提供新技术支撑。市供水提供新技术支撑。市供水提供新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三显功能的机电分离光电直读式智能水表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水表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三显功能的机电分离光电直读式智能水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与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控制和管理在诸多领域普遍应用,其中水表计量技术成为智慧城市发展中重要一环。
[0003]现有的智能水表一般采用如下结构形式,在传统机械水表基础上,增设电子检测和远程传输装置,这样可以将水表的用水量数据较为准确测试出来并远程传输到管理终端,便于抄表、校验和收费管理。
[0004]然而现有的智能水表技术具有如下技术缺陷:
[0005]①
增设的电子检测和远程传输装置与传统机械水表一体化设计,鉴于计量精度要求,根据国家水表计量法规,水表机械表体需要在每6年更换一次,这样一体化结构的水表因其包含机械水表部分和电子检测和远程传输的电子组件部分,因此在更换时电子检测和远程传输电子组件部分也一并被换掉,而真正涉及计量精度要求的部件仅为机械水表部分,而“电子检测和远程传输部分”主要为电子组件,其寿命在15~20年以上,因水表总成上的“电子检测和远程传输部分”的成本相比“机械水表部分”成本高出很多,显然每6年一次的更换都使“电子检测和远程传输的电子组件部分”成为陪葬品而产生较大的浪费,全国范围水表用量相当庞大,这笔浪费统计起来也是惊人的数据。
[0006]②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有少部分水表需要对电子部件进行维护,而现有技术的一体化设计使作为电子部件的“电子检测和远程传输部分”与机械水表为一体化结构,每一次拆解都需要将水表总成拆解下来,这需要关闭水源阀门,导致用户停水的不便,也增加了技术人员工作量以及造成较大的工作难度及成本。
[0007]③
在企业生产和出厂检验阶段,现有技术一体化设计的水表,同样也增加了水表制造企业车间检修技术人员工作量以及造成较大的工作难度及较多的检验成本。
[0008]④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子检测和远程传输部分”需要供电,供电方式采用的是内藏高能量密度的储能电池,这种电池因长期使用,会在1~3年内能量殆尽需要更换,现有技术的智能水表更换电池时也需要将整个水表从水管上拆下来,在进一步拆解电子部件中的储能电池,工序较为麻烦。
[0009]如附图1所示,为图1是现有技术的机械水表结构示意图;传统水表具有壳体(101)及透明的表盖(102),在壳体(101)内安装有齿轮计量装置,包括计量涡轮(103)、与计量涡轮同轴相连的显示轮(104),计量涡轮(103)的转轴还驱动机械数字表(105),该机械数字表通过窗口(106)显示当前累计用水数字。
[0010]如图2,是现有技术的电子远传的智能水表结构示意图之一;在上述机械水表基础上增设了“电子检测和远程传输部分”(201),包括信号检测和处理部分(202),其具有水流量检测和信号处理以及发送功能,处理数据通过导线(203)连接至远程中继站或数据处理
中心以及信号终端。首先,它利用磁力联动原理,在显示轮(104)上设置小磁铁,在电子检测部分也采用小的感应轮与机械水表内的显示轮同轴对齐,在感应轮上设有与显示轮上磁性相反的小磁铁,当水表水流流动驱动计量涡轮旋转时,显示轮上的小磁铁也同步转动,具有与该小磁铁异名磁极的感应轮受到磁力驱动,也同步旋转,使电子检测部分的传感器产生相应的电信号,经信号处理电路和远程传输电路发送到水务管理部门作信号采集和水费管理所用。传统机械水表本身就是密封的,所增设的“电子检测和远程传输部分”(201)与其显示轮(104)是隔着透明上盖进行磁力传输的。这种水表的“电子检测和远程传输部分”(201)与机械水表壳体之间是全封闭的,外部看不见原来机械水表的观察窗口(106)显示的用水量机械数字,导致与用户核对上的困难,因为用户不能直接了解“电子检测和远程传输部分”的电子数据具体值、也可能对不能直读的电子数据产生质疑,对水表计费管理工作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用户坚持直接读取机械水表窗口(106)显示的数字,就需要水务工作人员上门拆下水表总成上的“电子检测和远程传输部分”,并当面与用户核对窗口(106)的数字,这样使智能水表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大打折扣。
[0011]如图3,是现有技术的电子远传的智能水表结构示意图之二;它是在如2所示的智能水表基础上,通过缩减“电子检测和远程传输部分”的几何尺寸,将原来机械水表的观察窗(106)露出,可以直观观察机械技术数字,相比来说有所改进,可以由用户直接读出传统水表的机械数字,但仍旧存在用户质疑“电子检测和远程传输部分”的电子数据与机械数据之间是否一致的问题,也可能是使用户怀疑电子部分的计量会有偏差,部分用户可能会要求校验电子数据和机械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因为电子数据不可直读。
[0012]鉴于上述现实问题,智能水表行业亟需开发出一种能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结构较为简化、技术通用性好、具有普适性、能提高智能水表通用性且成本较低的新型智能水表技术和产品,以为高度智能化的城市供水管理体系作出贡献。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三重复合功能的智能水表。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三显功能的机电分离光电直读式智能水表,其特殊之处在于,
[0014]包括机械水表和电子远传系统;
[0015]所述机械水表包括壳体内安装的计量涡轮、显示装置、以及与计量涡轮同轴安装的磁主动轮,所述磁主动轮上设置有永磁性的磁极或软磁性的磁芯,且所述磁主动轮靠近所述机械水表的视窗布置,所述视窗为透明的非磁性材料制造的窗口部件,所述显示装置为第一机械计数器,所述第一机械计数器用于计量和显示所述机械水表流过的用水量;
[0016]所述电子远传系统包括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发射模块配置于所述机械水表壳体外部,所述接收模块配置于数据中继站或远程数据接收处理站,所述发射模块含有用于检测所述磁主动轮转动的磁传感器和用于对所述磁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磁传感器接收所述磁主动轮的信号并做当量计数处理后输出数据,所述数据作为所述机械水表流过的用水量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远程发送,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发射模块的电子信号并将含有所述用水量的数据进行存储和/通过第三电子计数器进行显示,所述第三电子计数器将所述用水量的数据在所述接收模块的终端进行数据显示;
[0017]还包括磁从动轮和直读式机械显示装置;所述磁从动轮和所述直读式机械显示装置均位于所述机械水表壳体外部,所述磁从动轮固定安装于磁从动轮的轮轴一端,所述磁从动轮与所述磁主动轮隔所述视窗靠近,所述磁从动轮靠近所述视窗的一端设置有软磁性的磁芯或永磁性的磁极,所述磁从动轮的轴线与所述磁主动轮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对齐,所述直读式机械显示装置为第二机械计数器,所述磁从动轮的转轴的另一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二机械计数器的输入齿轮相啮合,当所述磁主动轮受到水流驱动旋转时,所述磁从动轮上的软磁性的磁芯或永磁性的磁极跟随所述磁主动轮上的永磁性的磁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三显功能的机电分离光电直读式智能水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水表和电子远传系统;所述机械水表包括壳体内安装的计量涡轮、显示装置、以及与计量涡轮同轴安装的磁主动轮,所述磁主动轮上设置有永磁性的磁极或软磁性的磁芯,且所述磁主动轮靠近所述机械水表的视窗布置,所述视窗为透明的非磁性材料制造的窗口部件,所述显示装置为第一机械计数器,所述第一机械计数器用于计量和显示所述机械水表流过的用水量;所述电子远传系统包括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发射模块配置于所述机械水表壳体外部,所述接收模块配置于数据中继站或远程数据接收处理站,所述发射模块含有用于检测所述磁主动轮转动的磁传感器和用于对所述磁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磁传感器接收所述磁主动轮的信号并做当量计数处理后输出数据,所述数据作为所述机械水表流过的用水量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远程发送,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发射模块的电子信号并将含有所述用水量的数据进行存储和/通过第三电子计数器进行显示,所述第三电子计数器将所述用水量的数据在所述接收模块的终端进行数据显示;还包括磁从动轮和直读式机械显示装置;所述磁从动轮和所述直读式机械显示装置均位于所述机械水表壳体外部,所述磁从动轮固定安装于磁从动轮的轮轴一端,所述磁从动轮与所述磁主动轮隔所述视窗靠近,所述磁从动轮靠近所述视窗的一端设置有软磁性的磁芯或永磁性的磁极,所述磁从动轮的轴线与所述磁主动轮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对齐,所述直读式机械显示装置为第二机械计数器,所述磁从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水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禅得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